Sora

對一部分人來說,嗅覺喪失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第一癥狀或早期癥狀,在某些情況下,也是唯一的癥狀。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美國和世界范圍內肆虐,感染率高的城市中突發的嗅覺喪失的比例也在升高?,F在,嗅覺功能障礙被列為新冠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醫生也被要求為疑似病患測試嗅覺功能。
嗅覺喪失是很多病癥的癥狀—從簡單的感冒到鼻竇感染,再到早期的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甚至僅僅是衰老,都有嗅覺喪失的跡象。嗅覺不靈和嗅覺喪失很常見,40歲以上的美國人中有12.4%的人嗅覺不靈,而3%的美國人都患有嗅覺喪失癥。
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進行一項新研究,對一個相對較小的患者群體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嗅覺喪失可能預示著較輕的癥狀,無須住院治療。同時,僅憑嗅覺消失,并不能對感染新冠病毒下定論。
今年2月下旬,化學感官科學家開始在推特和其他社交媒體上討論與新冠相關的嗅覺喪失癥,并成立了一個名為“全球化學覺感官研究聯盟”的國際組織。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主導展開在線調查,并在全球范圍內收集數據。迄今為止,調查結果包含了以31種語言進行的3萬多次回復。
根據調查數據得出的第一篇論文顯示,新冠患者平均損失了將近80%的嗅覺功能、69%的味覺功能和39%的化學覺。下一篇論文將探討新冠與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相比,化學覺癥狀之間的差異。
從一些早期研究來看,在醫院所見的感染人群中,新冠病毒引起的嗅覺喪失發生率為30%~98%,遠遠超過其他已知呼吸道感染的發生率。

新冠病毒進入細胞時會“ 劫持”A C E 2 和TMPRSS2
值得注意的是,嗅覺功能是否正常的測試,很難在不同地區、文化和情景中實現標準化,因此各個地方總結嗅覺失靈的病因的差異也很大。
大多數科學家都同意,新冠病毒和早期已知的非典病毒一樣,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受體,通過與刺突蛋白結合進入細胞。新冠病毒似乎還需要蛋白酶TMPRSS2來幫助啟動刺突蛋白,使其進入細胞和其他一些蛋白。這意味著細胞必須“表達”所有這些蛋白質,病毒才能滲入它們并劫持其復制機制。
新冠患者平均損失了將近80%的嗅覺功能、69%的味覺功能和39%的化學覺。
ACE2和TMPRSS2在許多類型的細胞中都有“表達”,并且在鼻子、喉嚨和上呼吸道中含量豐富。這些細胞有助于維持感覺神經元和黏液層的健康,從而使氣味能夠正確激活神經元。到目前為止,嗅覺感覺神經元本身沒有結合新冠病毒的正確“表達”方式,這意味著該病毒可能不會直接侵入。
有證據表明,病毒可以通過鼻子或其他途徑遷移到中樞神經系統,而不會侵害感覺神經元。但是,ACE2和TMPRSS2的“表達”方式、癥狀的突然發作和迅速恢復正常,表明新冠病毒造成的嗅覺喪失不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引起的,因為嗅覺信息在到達大腦之前就“丟”了。
如果癥狀是神經中樞驅動的,那么喪失嗅覺的發病過程和恢復都會較慢,癥狀范圍更復雜,包括可能的妄想癥或幻覺—從全球來看,這些癥狀幾乎沒有出現過。
對于大多數新冠患者來說,嗅覺功能的恢復相對較快。嗅覺癥狀一般發生在疾病的早期,早于呼吸道癥狀出現,這也促使人們著力研究病毒如何進入嗅覺感覺上皮細胞。這一過程對了解病毒如何“攻入”細胞特別重要。
新冠病毒引發嗅覺喪失,這里仍然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好在前所未有的國際合作和早期數據共享使研究的進展比平時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