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同正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大主要產酒國的停工、停運使得今年的進口酒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不少大型航運公司的航次延遲更是加重進口商的負擔。目前供應鏈的阻滯對中國進口酒市場影響究竟有多大?
With the spread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over the world, the shutdown of major wine-producing countries have greatly impacted wine industry this year. Many large shipping companies delay the voyage, which increase the burden on importers.
二月末,我們在雜志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報道了關于航運加價、延期等信息。事實上,從春節剛結束開始,就陸續有酒商反映收到上游供貨商的航運費加價通知,部分航運貨柜的運費甚至增加了250歐元(歐洲產國),理由是:受到疫情影響導致船運公司“運作不正常”。
這對于在春節前早已清空庫存的酒商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成本的增加是一方面,而多國航班的停航、延期無疑拖慢了酒商新一年的進貨計劃。2月份,中遠海運集運就調整了歐洲、地中海、跨太平洋等航線班期,并擬定了服務替代方案。而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的馬士基則表示,業務中除了武漢的航運關閉外,大部分業務則保持正常。據Alphaliner的數據,在1月底至2月,亞洲–北歐航線上共取消了33個航次。
2月25日,馬士基CEO在集團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談論疫情、低硫燃油等問題對業績的影響,他預計四月、五月份會出現較大的業績反彈上升。然而步入4月,航運業界所熱切期待的反彈并沒有出現,相反各大船運公司和各大聯盟雪片一樣傳來停航跳港的通知。據知名航運咨詢機構SeaIntelligence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4月初在一周內停航數量就飆升了400%,東西向主要貿易航線的停航數量就從45航次增加到212航次。這對于以進口酒為主的中國葡萄酒市場來說,受到的航運沖擊顯然更為嚴重。
多國采取船舶隔離措施,延誤、停運危機加重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的蔓延,特別是對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個產酒國的沖擊較為嚴重。不少歐洲國家已經采取了對航運的隔離措施。船運被禁止靠岸,灌裝線也相繼關停,造成了航運費用上升及貨期的延遲。
3月份有國內媒體報道,國際的葡萄酒船運“一天一個價”,甚至有葡萄酒供應鏈公司從業者稱:從法國發往中國的船運,一個大柜的運費已經上漲了1000美金。
據吾愛航運網4月1日整理的全球各國船舶隔離措施匯總,多國已經要求對來自疫情重點國家的船舶,需在錨地隔離滿14天。而對國內葡萄酒業進貨量較大的國家,采取的措施如下:
法國、意大利、西班牙:
對進入拉羅謝爾港和拉帕利斯港的船舶必須在錨地停泊或等待指示,并審查其所有最后10個停靠港口及船員國籍。如果有疫情國家國籍的人員在船上,將審查他們是否在過去14天內上船。如果《海上健康聲明》結果為陰性,但船員在14天內登船,該船將在錨地停留滿14天。如果該船在過去14天內到達過疫區,將一直停留在錨地,直到離開疫區后的14天結束。
意大利方面的措施大致相同,靠港船舶需接受衛生檢疫,此外也不允許船員更換以及上岸。而西班牙目前僅有條件允許船員更換,不允許船員上岸,且拒絕載有乘客的游輪進港,同樣地船舶進港前遞交海事健康聲明。
澳大利亞:
昆士蘭海事安全局(MSQ)宣布:從3月18日起,所有14天內從其他國家來的商船(或者船上人員14天內有到過其他國家的),將被禁止停靠包括布里斯班港在內的所有昆士蘭地區的港口。
澳大利亞衛生檢疫局要求所有中國來的船都需要提供船員身體情況信息表。新南威爾士州已對近期曾掛靠中國大陸的船舶采取了額外的管控措施,澳大利亞其他各州也會在合適時間采取類似措施。
澳大利亞生物安全部(Australian Biosecurity Department)要求船舶在掛靠前填寫與病毒有關的表格。同時要求近期掛靠過中國的船舶的代理澄清以下信息:船舶駛離中國時間、離開中國到澳大利亞之間曾掛靠的港口、是否有生病船員、此前掛靠的5個港口等。
新西蘭 :
近日新西蘭方面宣布:過去的14天中船只到過疫情高風險地區的,不能進港。
自2020年2月7日起,奧克蘭港口將改變船舶的入境流程,包括:船舶必須在抵達24小時前填好《健康聲明》,并將其交回港口管制。此外,在船只抵達前90分鐘,船長必須通過告知港口管制,確認船員的健康狀況沒有改變。此外,如在過去的14天中,船只如到過疫情高風險地區,則不能進港。
美國:
在過去14天內前往劃定的高風險國家的客船或載有乘客的任何船只,將被拒絕進入美國。在過去14天內前往劃定的高風險國家的非載客商船或從上述國家登船的船員,在沒有生病船員的情況下,將被允許進入美國,且允許有條件的船員更換。
目前多數葡萄酒主要產酒國的港口措施大致相同,大多都采取了對航運船只的14天隔離期,此外由于不允許船員更換、提供各類健康證明及衛生防護措施無疑加重了航運公司的成本。據廣州某葡萄酒供應鏈公司負責人羅先生介紹,4月份由于歐洲增加了高峰期額外費用(Peak Season Surcharge),使得航運費用較上月增加了不少。一個小柜(20尺貨柜,葡萄酒裝載量約7000-9000瓶)上漲了125美元,大柜(40尺貨柜,葡萄酒裝載量約16000瓶)上漲了250美元。其他的費用則因航線、船東、港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對于葡萄酒進口商來說,航運費用的上漲分攤到單瓶葡萄酒成本上的壓力還是不小的,但不少酒商依然可以咬牙消化掉這部分成本。然而當前更大的問題是由于停運及未來航次的不確定性,艙位十分緊張。有酒商表示,3月份以來航運公司爆艙已經很難訂到貨柜,四月份航運費用的上升也十分讓人糾結。然而即使是這樣,進口商往往也只能夠訂到5月份甚至是更晚的航次。而內陸運費也有相應的上漲,對于采用EXW方式交付的進口商來說,這部分成本的增加也十分可觀。
這不僅僅對于進口商來說是一個難題,對于葡萄酒生產商來說也同樣面臨著“有貨發不出”的困境。目前多個國家采取了停工封鎖的政策,港口碼頭的工作人員大大減少,邊境安檢人員也必須輪班工作。此外,就算順利裝船發貨,到達目的地港口貨柜也面臨著不可預知的港口封鎖,甚至是訂單取消的風險。針對這些情況,馬士基提供了堆場暫存服務,客戶可以將已經裝柜的重箱送至位于碼頭附近的馬士基指定堆場進行暫存,貨物暫存時間直至有進一步明確的船期,或收貨人指令。此項服務已支持大部分大中華區的母港,包括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寧波、廈門、鹽田(保稅和非保稅)和南沙。但根本上,這些服務也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
航運危機當前,現貨為王?
在航運不順的情況下,早在年前已經清空庫存的進口商無疑受影響最大。早在二月份,本刊就收到了不少酒商反饋進貨困難的問題。對于春節期間未銷售完庫存,或者早在2019年底已經有計劃進行2020年上半年進貨計劃的進口商來說,無疑是幸運的。
但是缺貨問題是否真的這樣嚴重呢?在上期專題的采訪中,有酒商透露天津港保稅區很長一段時間已經進不去貨了。因為2019年底酒商進的貨物,通常都會先存放在保稅區,盡管這樣會產生較高的港口存放費用,但是可以暫時不用付稅費。事實上,很多酒商在2019年底都會對春節這樣的旺季有預判,會提早做節后的進貨,所以很多年前訂的貨柜都陸續在2月3月到達港口保稅區。只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酒商是否有充足的資金提貨成為了問題,實際能在市場上流通的貨物數量依然還是受供給端的影響。
針對目前航運出現的種種問題,國家出臺了不少扶持措施。3月10日,海關總署出臺了對進口通關的降低成本的政策,從減免滯報金和滯納金、關稅保證保險及加工貿易核銷、結轉、內銷等業務延期四個方面,進一步降低進出口環節通關成本,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外貿穩增長。據新出臺措施,對于疫情發生前已運抵口岸但因疫情原因未能及時報關的進口貨物,以及企業復工后因疫情出現經營困難或者資金短缺等原因而無法及時報關的進口貨物,均可根據《海關征收進口貨物滯報金辦法》向申報地海關申請減免滯報金。
供給端也有利好的措施。4月7日,南非交通部發布新規:“在封鎖期間,葡萄酒及其他生鮮類食品的在海港及空港等規定的口岸運輸將得到允許。”這對于南非葡萄酒業來說意義重大,目前南非葡萄酒的出口比例高達50%,其中出口往中國的葡萄酒數量也十分可觀。
無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航運的不穩定將會持續對進口商的進貨銷售規劃產生影響。即使目前手頭上有現貨的酒商,也在面臨著盡快清貨回籠資金或是持貨觀望的選擇。我們只能期望全球各國疫情能夠盡快得到控制,航運的壓力得以減輕。而進口商們在規劃今年下半年的進貨計劃時也應提早做好預估,持續關注上游生產商及供應鏈是否暢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