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霞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今年的寧波市兩會上,如何提升醫療健康服務水平,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寧波市政協委員、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董紅軍認為,近年來寧波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走在全國前例,但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明顯滯后,尤其是傳染病監測系統多以單病種為主,信息“孤島”現象普遍存在,現行的監測體系已無法滿足傳染病早期發現、及時預警,為決策提供強有力數據支持的需要。
對此,董紅軍建議,要加快制定寧波現代化公共衛生監測體系規劃,依托政務云,建設公共衛生大數據節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效保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硬件資源的緊急需求。在寧波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上,要架構傳染病綜合監測、預警分析等平臺,統一門診、住院、實驗室數據接口標準,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應急指揮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建立健康醫療、教育、氣象、公安等多部門的信息共享體制機制,實現多元數據在傳染病監測、預警中的有效利用。
對于如何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寧波市人大代表、寧海縣婦幼保健院院長沈平絨也提出了建議。她認為要做到三個“突出”。一是突出頂層規劃,加快研究編制全市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專項規劃,構建推進一體化、高水平的公共衛生政策環境。二是突出集中建設。建議采取集中規劃、集中研發、集中建設、集中管理的模式,建立聯防聯控大數據智慧決策平臺,打造市縣聯動的公共衛生應急指揮信息系統。三是突出區域協同。堅持全市一盤棋的原則,建立公共衛生發展聯盟,打造市域公共衛生安全論壇,加強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做強鄉鎮衛生院網底,加大公共衛生機構高水平建設力度。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也在多個公共場合肯定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寧波市人大代表、江北區人民醫院原院長王泰瑯表示,寧波中醫藥事業近年來取得一定成績,但寧波在推進現代化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短板。
對此,他提出要加強中醫藥發展的規劃引領,建議市衛健部門將推進現代化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全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對于中醫藥事業發展方面需要補齊的短板,要在規劃中提出明確要求。他認為要積極發展我市現代化中醫藥教育事業,建議引進上海中醫藥大學等高校資源。同時,他還建議要像抓食品安全一樣抓好中藥質量,讓地道中藥用在病人身上,提高中醫治療效果。
推動全民健身,是健康寧波建設的題中之義。寧波市政協委員、寧波財經學院射擊隊總教練、射擊國家級教練虞利華認為,近年來,寧波在推進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開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但當前我市體育場地設施不足、開放利用程度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對此,他建議通過促進體育與公園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城市邊角地塊建設健身設施等舉措,解決供應不足問題。同時,大力提高學校場館、大型體育場館使用率,積極發展社會體育俱樂部,帶動更多市民參加體育鍛煉。此外,要通過政府搭臺,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并進一步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作用,讓他們更好地引導群眾去哪里健身,更好地為群眾提供各類健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