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占德
摘要:病蟲害是破壞森林資源的重要自然災害之一。隨著我國原始森林資源面積不斷減少,保護森林資源和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討了基于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森林資源的管理措施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旨在為森林資源的保護提供一些管理思路和病蟲害防治的實用技,促進森林資源管理效率,減少森林資源病蟲害對其的破壞。
關鍵詞:森林資源;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
0 引言
森林資源具有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凈化空氣、防風固沙等重要作用,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也是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前提。隨著發展中國家伐林墾荒、過度取材,加上森林火災、病蟲害等自然災害,世界森林資源面積在不斷地減少。從1990年到2015年世界森林資源面積縮減19億畝。值得慶幸的是我國的森林面積隨著林業資源保護政策的推出和政府對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視,森林資源增長了11億畝。這一數據的變化表明世界林業資源破壞嚴重,也表明我國對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視。為了促進森林資源的保護,加強林業資源管理,我國不斷地研究各類森林資源保護技術。病蟲害是森林資源受到破壞的因素之一。研究森林資源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對于進一步促進我國森林資源高效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1]。
1 森林資源管理現狀
目前,我國森林資源化管理在趨向于產業化發展,且一些經濟發達城市的森林資源產業化管理體系趨于完善。從1991年召開自然資源產業化管理大會,國家林業局率先啟用森林資源產業化管理,緊接著廣東跟進森林資源產業化管理,其后四川、湖北等地分別建立了森林產業化資源管理的試點。森林資源產業化管理的內容包括資產會計核算、森林資產評估、森林資產抵押貸款、森林資產產權變動等內容及措施。自開展森林資源產業化管理試點以來,各地區森林資源管理和保護均取得較好的成就。目前,我國森林資源中未得到保護與管理的僅占0.1%。
2 森林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森林資源分布分散
目前,我國的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分別占34%、27%、13%。我國新疆、寧夏、青海、甘肅、陜西五省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2%,而森林資源僅占6%。從森林資源的分布情況來看,我國森林資源明顯存在著分散和分布不均的特點[2]。
2.2 森林資源質量不高
目前,我國的森林面積僅占世界水平的61%,人均森林資源面積不足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國林業平均每公頃森林資源的蓄積量也僅占85立方米,相對于世界森林資源水平的85%,位居世界84位,與發達國家相比,森林質量明顯不高。
2.3 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我國森林資源管理水平雖然整體相對有所提高,但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存在著地區性管理差異,森林資源管理水平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發達地區和森林面積覆蓋較多地區森林資源管理水平較高。信息化管理技術和智能化管理技術應用水平較高,森林資源管理效率較高,經濟落后地區和森林面積覆蓋較少地區森林資源管理水平較為落后,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技術相對偏低,其管理效率也相對低下。
3 優化森林資源管理的策略
3.1 加強森林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推廣應用對于解決我國森林資源分散和分布不均的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現階段,我國應該加大森林資源管理信息化平臺和智能化設備的建設,提高信息化和智能化森林資源管理的基礎,為森林資源管理和病蟲害綜合防治提供一個良好的管理條件。特別是在病蟲害監測與防治上,應該加強3D技術、信息化技術、網絡技術、智能感應技術的綜合應用,以提高森林資源綜合管理的水平,促進森林資源管理的效率[3]。
3.2 加強保護與恢復管理
我國的森林資源相對于世界水平存在著森林面積總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的問題。為此,在森林資源管理上,現階段應該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加強森林資源監督管理,加強森林資源監管法制體系的完善。對亂砍濫伐、違反森林資源保護的問題加大法制懲處,防止森林資源受到破壞。此外,要加緊森林資源的建設與恢復工作,對森林資源樹木類型進行調研,對受到破壞的森林加強次生林的種植,加快森林資源的恢復,有序的擴大森林資源面積。
3.3 提高森林管理水平
森林資源綜合管理和綜合防治是未來林業資源管理的趨勢。現階段,我國應該全面提高各地區森林資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高森林資源綜合管理水平。通過綜合化森林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優化森林資源管理的優化配置,更加高效的管理森林資源。
4 森林資源病蟲害的危害
病蟲害是森林資源質量降低、面積損失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它被稱為是不冒煙的森林火災。我國每年有超過一千萬立方米的森林資源遭受到病蟲害的破壞,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一百億元。森林病蟲害的發生不僅會造成林木停止生長,導致森林生態惡化,還會加劇森林火災的發生。由于病蟲害的傳播與擴散速度較快,對于林木資源的損害時間僅僅需要1-5年。因此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是提高森林資源管理效率的重要舉措。
5 森林資源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
5.1 加強病蟲害動態化監控
病蟲害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探索森林資源不同類型病蟲害的繁雜規律是有效的控制病蟲害的基礎條件。森林資源病蟲害分布廣泛,病蟲害類型較多,更加需要信息化技術與智能化技術對病蟲害的動態監控,以便于尋找病蟲害發展的動態性規律。為此,可在森林內設置不同的病蟲害監測點,在監測點的范圍內設置智能傳感器監測監測點范圍內的溫度、濕度、蟲害的數量等,采用3D技術定期捕捉不同監測點病蟲害的圖像,建設森林資源病蟲害信息資源管理平臺,綜合分析同類病蟲害的分布與發展特點,分析病蟲害不同環境下的發展變化,從而有針對性的控制病蟲害[4]。
5.2 加強綜合化防治
森林資源管理屬于一項大范圍的工作,需要較強的團隊意識和經驗豐富的管理隊伍。目前,政府應加大資源管理隊伍建設與病蟲害信息化記錄,主動對森林管理資源人員加強技術培訓,完善人員管理制度,加強森林資源管理的責任制與獎懲制度。特別是病蟲害防治技術人員,應該定期更新基礎理論與技術,組織其學習現今的病蟲害防治與控制技術。在病蟲害防治方面,應加強綜合化防治。要結合微波、聲波、光波、電源、熱源等病蟲害誘殺技術,科學合理的控制病蟲害的發展。在病蟲害藥劑防治技術上,要結合病蟲害的特性有針對性的研制藥劑。結合藥劑、物理、生物等多種病蟲害防治方法,結合病蟲害不同生長時期的特點,在其生命力較弱的狀態下進行殺蟲。
6 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有效的森林資源管理方法是提高林業資源管理效率的前提條件。由于森林資源面積分布較廣,自然災害分布點多且分散,森林資源管理首先應該加強團隊意識,重視專業化森林資源管理團隊的組建,以小組的形式分擔不同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任務。不同團隊在森林保護上應該注重團隊協調工作,加強協商與經驗交流。在病蟲害防治上,推薦采用信息化與智能化管理技術,加強對于森林資源病蟲害的動態監控,依據病蟲害的發展動態由各團隊總結經驗,共同研究有效的病蟲害防治策略。
參考文獻
[1] 賈茜.無人機在森林資源管理中的應用[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2] 張淑梅.黑龍江墾區森林病蟲害管理信息系統構建及應用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9.
[3] 黨潘飛,王彧.林業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的方案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6(18):119+153.
[4] 溫亮寶.基于網絡的森林病蟲害診斷咨詢專家系統研建[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