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定



齊魯大地,歷經(jīng)滄桑,數(shù)度變遷,王孫貴族早已灰飛煙滅,然而在這片神秘土地上還有著眾多秀麗迷人的自然景觀和璀璨耀眼的文物古跡:明德王陵墓群、孝堂石祠漢畫像、圣佛洞石窟造像……不勝訪、探不勝探。這些遺址坐落于崇山峻嶺之間、阡陌溝壑之上,它們的一山一水、一磚一墻、一寺一庵無不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明德王陵位于山東省長清縣五峰山鄉(xiāng)駐地東馬村迤東,是明代分封到濟南的歷代德王及其王妃的墓葬,有“小十三陵”之美稱。據(jù)道光《長清縣志》載:“明德莊王墓、德懿王墓、德懷王墓、德恭王墓、德定王墓、德端王墓俱在縣城東南四十里青崖山之陽。
德王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第二子朱見麟及其嫡系長子孫的封號。《明史·列傳第七》載: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英宗復辟后,同日封德、秀、崇、吉四王。朱見麟“初國德州,改濟南,成化三年(1467年)就藩”,至明末,德王共傳7世,封親王、郡王34個。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兵攻人濟南,第七代德王朱由樞被俘。至此,延續(xù)180余年的德王世襲宣告結束。
相傳,德王府是明德王朱見麟成化三年(1467)來濟南后,于珍珠泉畔建造,將珍珠泉圈人王府中。珍珠泉是濟南的第三大名泉,泉池長42米、寬29米,周圍砌以雪花石欄,泉水清澈如碧,廣植花木,并建有亭臺水榭,假山石橋,景色十分優(yōu)美。據(jù)乾隆《歷城縣志.故藩》記載:“德府,濟南府治西,居會城中,占三之一?!泵鞔牡峦醺?guī)模宏大、建筑豪華,東至縣西巷、西至芙蓉街、南至今泉城路、北至后宰門街(后宰門,原作“厚載門”舊時王府后門的通稱)。
明德王陵面積很大,占地約440余畝,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家族陵園。從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明德王陵園的垣墻為內(nèi)外雙重垣墻,其平面呈馬蹄形。在垣墻的修建上,并非普遍采用的青磚堆砌,而是泥石混筑,異常堅固,平整的石料早已被拆,可剩下內(nèi)墻芯仍能經(jīng)受歲月風雨,支撐著高聳、綿延的墻體。
明德王陵墓群共有幾座王陵,歷來說法不一。目前來說,現(xiàn)有的7座墓中除M5外均建有規(guī)模宏大的地面設施,如內(nèi)外陵園,陵園內(nèi)的享殿、配殿,還有金水橋、過廳等。陵園神道兩側原有碑碣、石象生等。上世紀50年代以后,碑刻已全部被毀壞,垣墻、享殿和配殿等柱礎也大都被拆除,修了水庫和房屋。現(xiàn)各墓僅存一些斷壁殘垣等地面遺跡。
Ml位于墓群東南部,其垣墻為石砌,分為內(nèi)外二重,構成了內(nèi)外陵園。現(xiàn)垣墻均已毀,陵園內(nèi)的殿堂建筑也早已坍塌,但這些建筑遺跡的位置、走向均清晰可辨。外陵園其東、南、西三面墻平直,北墻為弧形。平面呈長馬蹄形。南面辟有陵門,形制不詳。門內(nèi)似為——“凸”字形院落,其西部正中有一東西橫墻,東部對應處有建筑遺跡。
位于MI西南約250米處的M2,其陵園亦分為內(nèi)外雙重,垣墻的地面部分亦已被拆毀。從地面遺跡看,內(nèi)陵園東西垣墻不太對稱墓坑為70年代所掘。現(xiàn)墓坑后尚有高約2.5米,直徑約12米的封土堆。
M3俗稱“東王林”隔M2與Ml東西并列。現(xiàn)陵園北部垣墻尚存,為石結構。頂部向兩側出寬約5厘米的檐子。墻的兩面選用石料的平整面壘砌,內(nèi)以糯米汁和白灰、黃沙、黏土填筑亂石而成,異常堅固。現(xiàn)許多地方墻基部兩側的石料已被拆除,剩下的墻芯仍能支撐高聳、厚重、綿長的墻體。
位于M3之西,俗稱“老王林”的M4,是7座墓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其垣墻的地上部分為版筑土墻,當?shù)厝朔Q“坯墻”,并有修建王陵時每日每工“早晚(打制)二十四塊坯”的傳說?,F(xiàn)外陵園東北垣尚存長約12.5米、殘高約15米的一段,其余垣墻皆已難覓。
在M4西南約320米處的M5,是7座墓中唯一不見地上建筑設施的一座?,F(xiàn)墓的封土已無存,地表暴露一坑,東西8米,南北8米,深13米。這座墓已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拆毀?,F(xiàn)北、東坑壁規(guī)整,當系墓坊的東北角。
位于墓群最西部的是M6,俗稱“西王林”,形制與Ml、M3等相近似?,F(xiàn)內(nèi)外陵園的雙重陵墻保存基本完整。
M7俗稱“小王林”,位于墓群的東北部,青崖寨山之東。其形制與M3等相近,但地上石砌垣墻已不存在。外陵園南面有建筑遺跡,為陵園大門及垣墻的遺存。內(nèi)陵園南北長約151.5K。其前院寬約56米,東西垣墻不太對稱,西垣墻因地形而建,較東垣墻為短。東垣墻墻基處寬149米。前后院之間未見隔墻,但有享殿遺跡。
明德王陵也沒有逃過被盜掘的命運。1993年,明德王陵園中的德莊王墓被盜,引起了長清區(qū)政府的重視,并采取了保護措施。2013年,明德王陵園被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期在搶救性發(fā)掘中,僅僅運出了兩盒墓志。
已發(fā)掘的明德王陵墓是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親王的家族墓地,也是目前所知規(guī)模最大、埋葬時間跨度最長、墓葬最為集中的明代藩王陵園。明德王陵墓是明代實施封藩制度的產(chǎn)物。它攜帶了明代有關濟南地方發(fā)展、王室喪葬制度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
盡管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這些宏大的地宮和地表陵園等建筑遺跡,以及為營建王陵而疊筑的磚石拱橋等附屬文物,已經(jīng)沒有過去那么輝煌,但歲月的雕琢,讓它更加凝重祥和,像一位歷經(jīng)滄桑的使者,見證歷史的發(fā)展,訴說過去。
編輯/任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