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建剛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負重關節,是人體站立和行走的主要部位,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髕骨、交叉韌帶、內外側副韌帶和半月板構成,最外面有關節囊,膝關節主要運動方式是屈膝和伸膝。
下肢股骨干骨折、股骨踝上骨折、髕骨骨折、脛骨骨折術后,膝關節活動受限是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主要與膝關節內外組織粘連及術后制動時間過久有關。
對膝關節活動受限要明確病因和疼痛性質,明確治療方法,而膝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的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持續被動康復期訓練(CMP)
CMP是關節功能持續被動活動的康復技術,可以減輕膝關節及周圍組織的疼痛和腫脹,防止膝關節僵硬,增加膝關節活動范圍。
主動屈伸訓練
練習以下兩個動作,可加強膝關節伸屈力量:
1. 患者坐于床邊或椅子上,向前伸出小腿即可。
2.患者可趴在床上,小腿向后彎曲,與身體呈90度。
由于膝關節固定的時間久了后,患者的步態會發生變化,通過對患者步態的矯正訓練也可以加快膝關節受限后的功能恢復。重心偏向健側腿后,步態改變,可以訓練患側腿在原地來回做邁步訓練,將支撐期變長,步幅變大。
總之,膝關節及周圍組織損傷手術后及早地介入康復治療是恢復關節功能,減輕軟組織粘連和肌肉攣縮,增加關節活動范圍,避免膝關節活動受限的有效方法。
此外,平時也要注意對膝關節的保護,下面3種動作可以養護膝關節,平時可多加鍛煉。
坐椅子
坐椅子是訓練大腿股四頭肌收縮力量的很好的動作。
動作要求
1.單腳站立。
2.單腿屈曲,利用腿部力量使身體穩定地坐于椅子之上。
3.坐穩后腿部發力,恢復站立姿勢。
踮腳半蹲
此動作可以很好地刺激股四頭肌,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
動作要求
1.雙腳站立,腳跟踮起至最高。
2. 初期手扶椅子或墻壁,雙膝屈曲,緩慢下蹲。要求同時踮腳,姿態不變。
3.下蹲至最深,膝蓋不要有腫脹擠壓的感覺。
4.下蹲后站立到起始姿態。
5.10次為1組,每天做4組。
直膝股四頭肌靜力
很多人膝關節疼痛是由于膝關節內外側力量不均衡。而直膝收縮是訓練股四頭肌內側頭很好的方式。
動作要求
1.坐于椅子上,伸出單腳。
2.膝關節伸直,腳尖向身體方向勾起。
3.盡力收縮股四頭肌使膝關節伸直,10秒后放松,并屈曲膝關節1次。
4.6次為1組,每天做4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