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磊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鄉鎮地區的居民分布與城市地區的居民分布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鄉鎮地區的居民分布松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生活污水的排放也非常分散,從而增大了鄉鎮地區生活污水的處理工作的難度。大多數的村莊和鄉鎮,其本身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就非常的落后,在實際運行中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污水處理效果,同時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過大,加上鄉鎮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并沒有實際作用,所以經常出現在公路或者是河道附近排放污水的情況,這就對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鄉鎮生活污水的來源非常的廣,不僅來源于城鎮本身的生活污水,而且包括各鄉村地區產生的生活污水,所以來源廣泛也是污水治理困難的主要因素之一。對于一般的鄉鎮污水而言,主要包括廚房用水和廁所用水,其中還包括一些飼養用水以及清潔用水,如果這些用水未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的話,不僅會造成耕地的惡化,而且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這些都源于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的不完善。
雖然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早就已經開展,但是污水處理效率仍然跟不上時代快速發展下,生活污水的產生量,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生活污水的處理與生活污水的產生能夠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該平衡早就被打破,大量的生活污水使得現有的污水處理系統無法支持生活污水的排放,所以加強對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的優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鄉鎮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斷地增加,而對現階段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而言,過高的產出與過低的排放處理效果形成了反比,從而給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1)科學合理是鄉鎮地區生活污水處理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合理的工程選址,對提高污水處理效果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而且能夠降低整個處理工程的造價,通常情況下都會選擇在污水收集區的下方。
2)在對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進行選址時,還要能夠與該地區的水庫、湖泊的常規水位進行對比,如果高于常規水位的話,則不利于后期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開展,甚至還會加劇生活污水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3)鄉鎮地區生活污水處理的選址,需要結合鄉鎮地區的總體發展規劃來確定,要能夠盡可能避免占用農田的問題出現,同時還要避免與鄉鎮地區的主體規劃發生沖突,以免對新農村建設活動的開展帶來阻礙。所以,應該意識到選址對污水處理效果帶來的影響,要給予選址工作足夠的重視,要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參與到選址工作中。
在現階段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對鄉鎮地區的污水排水標準進行重新的規劃和設計,同時也對生活用水的額定指標和污水排放量的綜合處理能力指標進行明確。在設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平均量和高峰期的排水量,要在符合實際生活需求上來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在工程設計的初期階段,可以采用用水量定額的87%~92%來進行計算,需要注意的是,要將浮動指標控制在5%以內。同時,生活污水的產生還有一部分會滲流到地表中,對這部分生活污水的收集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需要結合當地污水排放總量的實際情況,將工程設計的定額指標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圖1 鄉鎮生活污水處理流程圖
在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規劃設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的情況,來對鄉鎮污水處理工程進行設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不能照搬照套。對于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的規劃設計而言,需要結合季節對排水量的影響以及晝夜和天氣情況的影響。在對進水水質進行設計時,必須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基礎,并對該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以及經濟規模進行詳細的調研,從而確定一個明確的設計方向。而在對出水水質進行設計時,需要結合當地的用水實際,同時在確定設計方案時,也要考慮到經濟性與實用性。
現階段鄉鎮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有許多種,但是其工藝原理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自然系統處理以及生物處理系統,自然系統處理就是對生活污水進行簡單處理之后,就排放到土壤中,而其土壤在污水中微生物的分解產生的污染過濾,也能夠達到對污水處理的目標;生物處理系統則需要運用專業設計的氧生物來進行處理,通過對生活污水充氧,使其內部產生各種微生物菌種,從而達到污水降解處理的目的。
人工濕地處理法主要是通過生物過濾凈化系統來實現的,而整個系統主要是由植物和礫石構成的。人工濕地處理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以人工濕地表面的微生物薄膜為污水處理基礎,通過植物來起到分解作用,在微生物以及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實現對生活污水中各種雜質的徹底處理。而在鄉鎮生活污水實際優化工作開展中,要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對當地的土壤資源以及自然環境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利用,構建出能夠滿足實際處理需求的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好氧生物處理法在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是非常高效的,該方法主要是通過風機設備對污水進行充氧處理來實現經過充氧處理后的污水,會出現大量的微生物菌落,這些菌落可以對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分解,從而形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無污染、無毒害物質。在污水處理工作持續開展的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細胞物質,這些細胞物質的剩下會使微生物菌落的數量不斷增加,最終,整個污水內就只剩下沉淀后的污泥,將這些污泥排出后就起到了一定的污水處理效果。該方法的應用需要因地制宜,其適應范圍也有一定限制,但是該方法的工程造價相對來說比較低,其工作方式也非常的簡單,在使用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需求對工程設計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從而實現生活污水處理的良性循環。
加快對鄉鎮地區生活污水的處理,不僅是響應國家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號召,而且能提高鄉鎮地區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因此,要給予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作足夠的重視,對現有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規劃設計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優化,推動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穩定開展。
[ID: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