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妍
摘 要: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勝利的一個重要法寶。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無論是在新民主主義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統一戰線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理論淵源及歷史經驗出發,分析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做法及如何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主題;從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展開,提出統一戰線服務發展大局,要發揮自身職能優勢,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找好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形成助推發展強大合力。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歷史經驗
中國共產黨關于統一戰線的理論以及政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之一。一般來說,統一戰線既是一定的階級和政黨在社會斗爭中的一種戰略和策略思想,也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所進行的實踐活動和結成的組織形式。因此,它既是一種思想體系,又是一種社會實體。目前,國內學術界有關統一戰線的研究資料不少,研究的側重點和角度也各不相同。國內學者有關統戰史方面的研究,主要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發展的歷史與中國共產黨在這段歷史演進中的具體實踐。有關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性質的研究,大多數學者認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各個階段統一戰線上的稱謂有所不同,總的來看統一戰線的性質仍然是各個階級、階層的政治聯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統一戰線理論研究熱潮的興起,學術界開始對統一戰線功能進行更加深層次的研究和探討。有人開始從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來探討這個問題,把統一戰線的功能分為政治、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還有人認為新時期統一戰線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功能,即團結功能、溝通功能、協調功能和自我教育功能。總的來說,這是一部曲折前進的發展史,其中既有經驗也有教訓,具有格外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格外深遠的現實意義,因此統一戰線的歷史經驗非常值得認真總結和研究。
一、統一戰線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革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才取得了勝利。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重要法寶之一,是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革命統一戰線才能建立、鞏固和發展,才能在革命和建設事業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一)我國統一戰線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
1.客觀歷史條件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地位
統一戰線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而不能由其他政黨領導,這并不是任何人主觀臆斷的推定,而是由客觀的歷史條件決定的,具有客觀必然性。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根本上來說,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經過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進行了28年的人民革命運動和人民革命戰爭換來的。
2.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她對統一戰線的領導地位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中國無產階級是中國近代社會中最先進、最革命、最有遠大前途的階級。它除具有一般無產階級的基本優點,即與最先進的經濟形式相聯系,富于組織性、紀律性,沒有私人占有的生產資料外,還有許多特殊的優點:第一,中國無產階級在歷史中曾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三重壓迫,他們所遭受的剝削、壓迫的嚴重性和殘酷性,在世界各民族中極少見,這使得他們的革命斗爭比任何別的階級更為堅決和徹底;第二,中國無產階級人數雖然不多,但能高度集中在少數大城市和大企業中,便于團結戰斗,易于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第三,中國無產階級大部分出身于破產農民,與廣大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便于和農民結成鞏固的聯盟。中國共產黨集中體現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品質。正是這些優點,決定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者。
3.中國革命的歷史發展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地位
毛澤東在總結中國革命的經驗時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的各階級和各種政治集團中,“只有無產階級和共產黨能夠領導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克服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的狹隘性,克服失業者群的破壞性,并且還能夠克服資產階級的動搖和不徹底性(如果共產黨的政策不犯錯誤的話),而使革命和戰爭走上勝利的道路。”由此可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擔任統一戰線的領導者,其他任何階級都不行。
(二)中國共產黨怎樣實現對統一戰線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作用,表現在政治、思想領導和共產黨員的模范作用等方面。黨的中央組織統一發揮領導作用,而黨的各級地方組織則保證黨中央領導作用的實現,并在局部范圍內發揮一定的領導作用。第一,制定統一戰線正確的政治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所規定的政治路線、方針和政策,主要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的建議、經各方代表協商后確定的。這也體現了黨在政治上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作用。第二,旗幟和風向標。在不同歷史時期提出了該時期基本的政治口號,例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統一的民主共和國”“停止內戰”“爭取民主”“實現抗戰”等口號目標的提出者。第三,在統一戰線中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黨對統一戰線的思想領導,主要是在革命統一戰線內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宣傳。第四,發揮統一戰線中共產黨員的模范作用。共產黨員以無限的積極性和忠誠,在奮斗時最有遠見、最富于犧牲精神、最堅定。第五,同盟的組建者。統一戰線最開始的號召者、組建者。第六,本身紀律嚴格、思想統一、組織嚴密。
二、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主題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夢是人民的夢,也是統一戰線的夢,實現中國夢是統一戰線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凝心聚力的最大共識。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要想凝聚改革的力量和智慧,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團結和帶領統一戰線廣大成員高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正確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關系,進一步鞏固統一戰線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
(一)“大團結大聯合”是統一戰線的永恒主題,凝聚人心和匯聚力量是統一戰線永遠的主旋律
縱觀歷史,不乏以大團結大聯合取勝的例子。1924年1月召開的國民黨“一大”,標志著以第一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正式形成,推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這次“大團結大聯合”成為中國革命高漲的起點,點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譜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壯麗詩篇。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中央在歷次全國統戰會議上,都會充分強調統一戰線的地位和作用。2000年12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在與出席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的代表座談時強調指出,要認真學習江澤民同志的重要講話,很好地貫徹落實;要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要下大功夫研究問題、研究政策。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相繼鍛造出爐,中央召開統戰工作會議,制定并頒布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2017年下半年又召開了黨的十九大。這一系列重要會議和重大舉措表明統一戰線進入了新時代,也為今后做好統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如何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
1.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共產黨具有其他一切資產階級政黨和小資產階級政黨所不具有的先進性、革命性、紀律性和強大的領導力量、組織力量。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和艱苦卓絕的斗爭,“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改革開放以來,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社會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和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樣一個長時間的高速發展在整個世界發展史上都極其罕見,創造出人類歷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因此,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必須毫不動搖地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堅持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實現大團結大聯合的基礎。
2.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他指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在他看來,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應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黨性之本,堅定理想信念就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解決的就是人心和力量問題。因此,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要繼續用好統一戰線這個重要法寶,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思想工作,做好民主人士的思想工作,把思想統一到黨領導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上。
3.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
統一戰線歷來是為黨的總路線、總任務服務的,黨的中心工作指向哪里、工作大局鋪排到哪里,統一戰線的光圈就要聚焦到哪里。“現在,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所面臨的內外形勢、所肩負的使命任務發生了重大變化。越是變化大,越是要把統一戰線發展好、把統戰工作開展好。”當今,中國夢已成為最大的主題,為統一戰線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明確了新的方向,提供了新的坐標。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中提出,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廣泛力量支持。在中國夢的引領下,統一戰線在爭取人心、凝聚共識,為中國夢助力中彰顯了自身的戰略價值和重要功能。中國夢把國家、民族和個人連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把多方利益都緊緊聯系在一起。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永恒主題,我們要把一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力量都動員起來,把一切熱愛社會主義的力量都凝聚起來,把一切熱愛祖國、擁護祖國統一的力量都團結起來,以此結成最廣泛的聯盟,匯聚最強大的力量。
三、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統一戰線作為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是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把統一戰線融入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之中,發揮統一戰線優勢,整合統一戰線資源,為服務發展大局凝心匯智聚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是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也是統一戰線工作的中心。因此,服從服務于這一中心工作,也是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應有之義和應盡之責。
(一)統一戰線服務大局,需要打牢凝聚共識這一基礎
凝聚共識是開展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才能形成推進發展強大的正能量。“同心”思想是統一戰線的本質要求,統一戰線具有同心聚力的獨特優勢,能夠有效把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的思想統一起來,切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要充分發揮好統一戰線獨特優勢,教育引導廣大統戰成員始終做到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向同為,夯實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統一戰線服務大局,需要把握凝聚人心這一主題
當前,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其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之多、挑戰阻力之大,前所未有。特別是隨著改革不斷深入,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牽涉的各種利益關系越加復雜,這就迫切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爭取人心優勢,及時幫助黨委、政府協調好各種利益關系,妥善處理隱患矛盾,有效消除不穩定因素,引導廣大統戰成員和人民群眾團結一致,齊心協力謀發展,同心同德干事業,萬眾一心促跨越。
(三)統一戰線服務大局,需要抓住凝聚智慧這一關鍵
統一戰線人才濟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發揮好統一戰線人才薈萃的智力優勢,尤其是發揮好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智慧優勢,引導他們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議,能夠為黨委和政府提供決策參考,促進工作科學化、規范化。
(四)統一戰線服務大局,需要扭住凝聚力量這一根本
統一戰線能夠團結一切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所聯系和代表的群眾團結起來,為服務發展大局提供巨大能量。特別是伴隨著我國所有制形式、社會治理方式、社會分工和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以體制外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群體逐漸形成了新的社會階層,成為新時期統戰工作新的著力點。開展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加強對體制外知識分子精英群體的團結引領,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需要切實做好對他們的凝心聚力工作,引導他們為促進經濟發展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
參考文獻:
[1]王邦佐.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顧行超.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蔣建農,肖杰.當代中國統戰思想史[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
[4]林遠.統一戰線概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5]王雨.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的形成與發展及其歷史經驗[D],2008,5.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