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容
摘 要:隨著幼教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面對的職業壓力也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到了教師對“幼教”這個職業的認同。尤其是民辦幼兒教師,所承載的內外部壓力更加沉重。文章針對“職業壓力”和“職業認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職業壓力;職業認同
幼師是幼兒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他們的素質、能力以及心理變化都直接影響著幼教工作。隨著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幼兒教師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職業壓力,很多教師已經呈現出了極為明顯的職業倦怠感,產生了對職業的懷疑和困惑。而相對于公辦幼兒教師來講,民辦幼兒教師的壓力要明顯得多、沉重得多。
一、幼兒教師職業壓力現狀分析
1.外界壓力。首先從大環境下分析,一方面,幼教“小學化”特點較明顯,而現在又倡導堅決消除這種現象,兩者之間的沖突導致家長需求與教師之間教學理念的矛盾;另一方面,《綱要》要求教師要重新定位教學角色,必須要多多參與各種業務培訓、課題教研來強化自我建設,幼師由于精力、能力的限制而身心疲憊;其次,從社會對幼師的態度來看,工資少、待遇低、社會保障落實不到位、職業發展受限等都嚴重地影響了幼兒教師的生存與發展,而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過高的期望和不平等的待遇會讓教師產生極大的心理落差。
2.內在壓力。幼兒教師除了常規的教學活動之外,還需要兼顧幼兒的安全、生活班級的環創、案頭和衛生等方面,目的就是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工作忙碌煩瑣,久而久之都會讓教師產生煩躁失望之感。而現在部分家長過于關注自己的孩子而干涉教育工作,經常使教師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亂。幼兒的淘氣、家長的不理解、社會的過度關注、高強度的精神緊張都會加劇教師的工作和心理壓力,從而產生深深的職業倦怠感。
二、職業認同的中介作用
教師是否對職業產生了幸福感直接取決于他們是否具備職業認同意識。只有認同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才會拼盡全力去實現自己想要的工作結果。因此對于幼兒教師來講,職業認同與否決定著他們的職業幸福感和職業倦怠感,也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認同感強則幸福感強,產生的職業積極壓力就越大;而認同感弱則產生的職業消極壓力就大,職業倦怠感也就越強。
三、幼兒教師職業壓力對職業認同的影響
教師職業壓力是教師個體長期暴露于壓力工作環境而又無法對其有效應對時出現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為的反應過程。而通過具體的調研發現,職業壓力一般會通過應對方式來影響職業認同。教師壓力是每個教師在從教過程中產生的最普遍的一種情緒,但有些教師則能及時、有效地通過各種方式來調節緩沖這種壓力,也不會對職業認同產生多大的影響;而有些教師則不同,他們無法做到壓力的及時緩解,而是以一種極為消極的應對方式來看待自己的職業。
四、改變目前幼兒教師職業壓力的有效策略
1.調整社會態度和觀念。首先,社會各界要尊重幼兒教師,促使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有榮譽感和認同感;而幼兒園也要從教師的實際情況出發,從薪資待遇、社會保障等方面予以全面地落實和執行,從而保障他們基本的生活。其次,幼兒園要切實落實人文關懷。一方面要針對每個教師的特點和基本信息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體現出人性化,讓師資團隊能夠自覺、自愿地遵從,實現制度效能的最大化。再者,在園內建立教師內部的社會支持系統,比如用現有的教研室、備課組、教育課堂等加大與同事之間、與園長之間的深度交流,通過彼此的相互幫助來緩解壓力;園長也要仔細傾聽教師們的真實需求,并積極處理。最后,家長要充分理解幼兒教師,不過多干預教師的教學活動,構建和諧的家園合作關系。
2.正確認識自己的職業。壓力的緩解和消除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自己對自己不認可、不信任,因此教師要正確面對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加客觀和明確的人生方向,工作起來才會更有激情和熱情。另外,在面對壓力時,要積極迎戰,而不是退縮和逃避。比如在面對管理問題、教學問題、職業發展問題等多個問題共存的時候,要分析哪些問題是良性的、哪些是消極的、哪些又是目前自己還暫時無法解決的,然后將自認為最嚴重的某一類問題從原因到策略都進行詳細的分析。但若是壓力超載,自己也無法緩解了,可以及時向同事、領導及朋友、家人交流、傾訴,借助外力的幫助來緩解壓力。
結語
針對教師普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職業壓力,社會各界以及幼兒園都要予以重視,并采取不同的舉措來幫助教師緩解、消除職業壓力,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以更加健康、和諧的心態開展幼兒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任秀華.幼兒教師職業壓力成因分析及對策[J].教育探索.
[2]趙蕊.新手幼兒教師職業壓力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科學教育.
(作者單位:西安高新第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