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樺
區域游戲活動提供了幼兒寬松的學習環境,較為自由的學習方式及豐富的學習材料,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經過一階段的觀察和探索,我們對如何面對區域游戲中受挫的幼兒作了一些思考。
一、關注幼兒區域游戲中受挫的表現
幼兒在受挫時會有一種或多種情緒反應與行為反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行為表現,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開放的情緒表達
情緒的表達是幼兒在遇到外部刺激后機體的正常反應。情緒表達的方式通常與幼兒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關系。性格外向的孩子,比較容易表現出開放的情緒,開放性情緒表現直白,教師比較容易捕捉。
2.內隱的情緒表達
內隱情緒及行為表達的幼兒通常比較內向,不太善于表露自己的情緒。教師要善于在游戲中多觀察,及時通過觀察捕捉幼兒情緒、行為的變化而分析幼兒受挫的發生緣由,尋找策略,幫助幼兒較好地應對挫折。
二、探究幼兒區域游戲中受挫的原因
1.自身的能力問題
區域游戲是一種開放性游戲,但不是幼兒的隨意游戲,它往往伴隨著一定的規則、要求,并帶有一定的任務、目的,不管這些要求是教師制定的、師幼協商的,還是由幼兒自主確定的,在游戲前都必須雙方約定,并在游戲進程中遵照執行。當幼兒能力達不到這些時,他就會產生受挫心理。
2.同伴關系問題
相比教學活動而言,區域游戲中,教師還是較少控制與干涉幼兒行為的,這往往造成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互動中因缺乏交往策略而發生沖突,產生受挫事件。如:一幼兒想要另一幼兒手中的玩具或材料,由于溝通技能的缺失而經常導致直接爭執行為的發生,致使弱勢一方感覺明顯受挫,受挫方還不會正確表達,直接導致消極情緒的表達與行為的發生。
3.師幼關系問題
師幼關系是幼兒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對幼兒成長具有重要作用。師幼關系本應是平等互助的,但實際上,在幼兒園區域游戲中,教師作為班級管理者,為了有效管理,常常會制定許多規則,對幼兒實施高控制。當發生問題時,教師注重的是幼兒行為的處理,而缺少與幼兒情感的交流。因此,正確處理師幼關系問題,對避免幼兒無端受挫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應對幼兒區域游戲中受挫的策略
情景1:天天小朋友在美工區粘貼紙環,紙環的粘貼需要孩子去探究面與面黏貼的關系。一開始,他很認真地去粘貼,但是由于沒有弄清楚面與面之間的關系,膠水擠壓的力度等等問題,他始終以失敗告終,于是,他憤恨地把所有紙條揉搓成團,扔進了垃圾桶。
分析:分析使他產生受挫的原因,不難判斷,由于操作材料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和天天自身的能力已經發生了不對等。天天在前期的數次嘗試中,沒有成功,讓他產生了挫敗感,造成他憤怒的負面情緒得以顯現。
策略一:干預游戲,降低難度,鼓勵為主
面對幼兒受挫,當發現是幼兒的能力局限而不足以完成該完成的任務時,教師就應該積極干預,給予幼兒適當的鼓勵,并幫助幼兒分析困難在哪里,一起尋找解決的途徑,直至幼兒重新找回自信。上述案例中,天天遇到的問題其實是不知道紙環的粘貼,需要哪兩個面進行對角貼。當老師發現了他的情緒變化時,可以立即走過去,首先肯定他“你剛才很認真的進行了粘貼活動,現在遇到什么困難了嗎?是否需要幫助?”老師的耐心與鼓勵會平復孩子憤怒的情緒,使孩子感覺在他遇到挫折、困難時得到了理解,他很容易敞開心扉,說出自己面臨的困境。這時,老師適當的講解與示范,無疑讓天天知道了如何具體實踐的方法,降低了操作的難度,這時,如果老師再予以鼓勵,那么孩子的受挫情緒很快就能得到平復。當他最后獲得成功時,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受挫不但沒有對他今后造成負面影響,而且對他以后學習技能的提高、意志品質的培養都有積極的作用。
情景2:區域游戲進行到尾聲了,老師示意孩子們把手上的東西停下來,大家一起來說說今天游戲的情況。很快,在音樂聲中,大多數孩子已經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了,唯獨承承蹲在桌子下面。蘇老師不住地提醒,快點,只有幾個小朋友沒坐好了。在老師的提醒下,其他幼兒都扔下手中的東西,坐好了,可承承還蹲在桌子下。“承承,只有你一個人沒坐好,你怎么這么慢呢?”張老師的一句話,確實讓承承趕緊站起來,小手心里緊緊捏著一團廢紙,回到了座位上坐好。接下來的時間里,她一直咬著嘴唇,眼睛看著自己的小手,幾乎沒有抬起過頭。
分析:從承承的表情及動作來看,顯然,老師的點名提醒,使她受到了深深的傷害,她那種受挫的心理已經表露無遺了。如果,今天承承受挫的情緒不能調節好的話,會使她今后面對類似情況及問題時都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策略二:放低姿態、尊重個性、積極應對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承承小朋友非常在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孩子年齡雖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今天,老師沒有調查就點名批評承承,讓她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因此,她才會有受挫心理,產生消極情緒。而承承一定又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她用咬嘴唇、低頭不語等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情緒。
當老師能夠明顯地感覺到承承與往常不同的時候,就應該抓住溝通的契機,及時了解她為什么會最后一個坐到座位上,耐心地傾聽幼兒的心聲。當發現老師冤枉她時,要放下身段,正視自己的過失,表明自己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真誠,同時引導她正確地宣泄負面情緒,而不要老師憋著、掖著。這樣,幼兒就會感受到在集體活動中的溫暖,心情會漸漸輕松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增強積極應對與解決沖突的能力。
總之,區域游戲中老師要對幼兒的挫折給予極大寬容與充滿愛心的耐心引導,不簡單地大聲呵斥或阻止幼兒的消極情緒反應及行為反應,善于引導幼兒學會合理地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這不僅可以預防其不良行為特別是攻擊性行為,而且還可以促進其情緒的安定、愉快,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