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祥
【摘要】新課程改革重視課程的“開放性” “綜合性”,提倡不同學科的交叉滲透和跨學科資源的有效整合。實踐證明,不同學科資源的有效滲透有助于豐富教學方法,打造靈動、高效的體育課堂,對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以五年級50米×8往返跑教學為例,將音樂學科中常見的“五線譜”融入課堂,不僅巧妙地化解了“突發事件”,還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練熱情。
【關鍵詞】往返跑? ?五線譜? ?高效體育課堂
一、案例背景
50米×8往返跑是體育教學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水平三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必測項目之一。它不僅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耐力素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速度與反應靈敏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在現實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機械、單調的重復練習法,學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學練積極性不高,成績不盡如人意。
如何有效組織教學,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增強50米×8往返跑的趣味性,以提高教學效率,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突發靈感,將音樂中常見的“五線譜”巧妙應用到50米×8往返跑教學中,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讓原本枯燥的練習變得趣味十足,讓原本沉悶的課堂氣氛變得激情飛揚,收到了極佳的教學效果。
二、案例描述
四月的南京,空氣中已經有一絲夏日的炎熱。
周四下午的第一節課,是最讓筆者“頭疼”的五(7)班的課,教學內容又是“令人頭疼”的50米×8往返跑,筆者心中不免有些擔憂。這不,筆者剛宣布完教學內容,同學們紛紛“怨聲載道”。
像往常一樣,筆者布置了練習場地(如圖1),并講解了50米×8往返跑的規則及注意事項后,便組織學生開始練習。炎熱的天氣,略顯枯燥的練習,大部分學生顯得情緒低落,幾個調皮的男生竟然在跑道上散起步來。筆者反復教育、強調,嗓子都喊啞了卻收效甚微,甚至有幾個女生借故溜進了廁所,當了“逃兵”。
見此情形,筆者也垂頭喪氣:這節課就這樣放棄了?“不行,我得想辦法走出眼前的困境?!惫P者暗自提醒自己。
筆者集合隊伍,讓同學們原地休息。就在此時,不遠處的音樂教室飄來動聽的旋律“Do Re Mi……”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就像跳動的精靈,讓人心曠神怡。很多學生已經和著音樂的節拍哼唱了起來,體育課頓時變成了音樂課。
“看來音樂的魅力真大呀!”筆者想:“要是把音樂融入體育課,效果一定不錯?!?/p>
筆者靈機一動,音樂中的五線譜是五條平行的直線,如果將五線譜應用到50米×8往返跑教學中,會是怎樣的效果?心動不如行動,筆者馬上召集幾個小助手,在操場上快速畫了五條等距離的平行線,并在線上標注:1、2、3、4、5,每條線上放置四個標志桶(如圖2)。
布置完場地,筆者把學生分為四組成四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后,并說道:同學們,在你們眼前的是音樂中的‘五線譜,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好不好?“
“好呀好呀!”聽到游戲二字,這些原本無精打采的“小家伙”們頓時手舞足蹈。
接下來,筆者宣布游戲規則:“同學們,你們站在起跑線后,老師隨機說出一串數字,你們按順序分別繞過對應線譜的標志桶。比如老師說出數字51423,你們從起跑線出發,跑到5號標志桶,繞過5號標志桶后跑到1號標志桶,以此類推,依次完成數字51423,明白嗎?”
“明白啦!明白啦!”同學們躍躍欲試。
筆者接著強調:“老師還有三個要求,一是在游戲過程中,所有的標志桶必須繞過去,而不是觸摸;二是所有的同學完成數字后必須回到起點;三是你們要在老師播放的樂曲中比賽,可以嗎?”
“知道啦!知道啦!老師,我們快開始吧!”同學們的熱情更加高漲起來,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即玩游戲了。
筆者先選取了幾組簡單的數字,讓同學們試著跑,熱熱身,效果還不錯。
此時,有一小部分同學質疑:“老師,這個五線譜只有數字1到5,跑的距離太短了,玩得不過癮?!?/p>
“是啊是啊,能不能多畫幾條,這樣就更好玩了!”其他同學七嘴八舌地附和著。
筆者陷入了思考:“五線譜”跑動的距離有限,而且只能出現1到5這幾個數字,練習的趣味性大打折扣,如何改進呢?
有了!可以用兩個“五線譜”,這個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筆者馬上召集學生又畫了一個“五線譜”,兩組“五線譜”組合成了“十線譜”(如圖3),在線上標注1、2、3、4、5、6、7、8、9、0。這樣,所有的數字都呈現出來了。
筆者立即組織學生繼續游戲:“同學們,我們學校的電話號碼是52131078,你們能把這一串數字按順序跑完嗎?”
“能呀!能呀!”同學們興高采烈地按要求跑了起來。至此,他們已經喜歡上這個游戲了。
接著,筆者又加大了練習的距離,讓學生們說出家長的手機號碼,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耐久跑的練習。這下學生們的精神倍增,參與的熱情更加高漲。歡快而有序的練習贏得了陣陣掌聲與喝彩,就連經常請假的幾個學生也積極加入游戲中來了。
下課鈴響起,同學們仍沉浸在游戲的快樂中,意猶未盡,好幾個男生還為沒選上自己的號碼而爭論不休。
往返跑遇到“五線譜”,竟然收到了這么好的效果,出人意料。
三、案例剖析
1.妙用資源,創新教法,更好地服務課堂教學
在50米×8往返跑教學中,如果教師的教學形式單一,方法單調,學生極易感覺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厭倦情緒,教學效果也就難以達到預期。要解決這一難題,就要求教師把握學情,吃透教材,創新教法,使用游戲化、趣味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去吸引學生。在本案例中,單調乏味的練習讓學生感到厭煩,產生較強烈的抵觸情緒,甚至有的學生借故“溜之大吉”,長此以往,必將是一堂“失敗”的體育課。見此情形,筆者創新教學方法,巧妙利用了音樂中的“五線譜”資源,并結合與學生緊密聯系的電話號碼展開教學,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練習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較好地發展了學生的耐力素質。
2.冷靜應對,制定策略,巧妙地化解課堂意外
在體育課堂上,即使教師精心設計,也難免會出現預設之外的“意外生成”。作為教師,不能被這些突發的狀況嚇倒,更不能簡單粗暴地“冷”處理,甚至放棄正在進行的課堂教學,而應冷靜應對這些“意外狀況”,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本案例中,學生對往返跑產生抵觸心理,不愿參加練習,甚至有學生做了“逃兵”,這是第一個“意外”;音樂的突然介入,同學們和著音樂手舞足蹈,使體育課變為音樂課,這是第二個意外。面對突如其來的兩個意外,筆者沒有放棄,而是冷靜應對并巧妙利用音樂這個“不速之客”,借助“五線譜”,激發學生興趣,最終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四、案例反思
1.學科融合,為課堂教學服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運用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練,體現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還可以豐富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有重要的意義。正如本案例所描述的那樣,體育與音樂看起來是毫無關聯的兩個學科,但當體育教學中的“往返跑”遇到音樂中的“五線譜”,就這樣神奇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絕佳效果。
2.游戲化、生活化的教學,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
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好勝心強、樂于表現自己,教師應立足學生的天性,營造游戲化、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將游戲與教學相結合,不斷創新實踐,改革教育方法。例如,把游戲活動融入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在游戲化、生活化的體育教學中豐富知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應改變過去那種一成不變的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集各家教法之所長,結合自己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大膽創新,并勇于借鑒、融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創設出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為體育課堂服務,為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服務。
4.教師應具備課堂應變能力
體育課堂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場域,處處蘊藏著矛盾,再精心的預設也無法預知整堂課的全部細節。在實際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比如學生的“插嘴”,甚至“頂嘴”現象,教師動作示范的失誤,場外因素的干擾,等等。教師作為體育課堂的主導者,面對突發的“意外”狀況不能一味拘泥于課前設計的教案,而應快速反應、靈活應對,尋求解決問題的妙招。有時巧妙地利用意外的生成,或許會成為我們課堂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