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高
摘 ?要: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但通常又很容易被民眾所忽略。盡管社會經濟正處于不斷發展的趨勢,但特殊學生的數量也在逐年提升,導致特殊教育學校數量也在迅速激增。在此基礎上,有關特殊學生的許多管理問題也應運而生。對于特殊學生來說,不同類型的教育對象有著不同的管理細則,如何根據特殊學生的特點來優化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質量,也成為教育界關注的要點。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管理;特點;要點;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視角的不斷擴展,特殊學生人群的教育現狀也受到社會與民眾的廣泛關注。對于“特殊”學生的定義,是心理因素或生理因素上存在難以治愈缺陷的適齡教育兒童。這些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往往因為行動的不便或感知的遲鈍遭到他人的動作或言語上的歧視。繼而讓身心遭到巨大的傷害,產生孤僻、暴躁、懦弱等負面的情緒。長此以往,就會封閉內心,產生厭世、輕生等極端的思想。因此,教師要根據特殊學生人群的實際情況優化管理質量,讓特殊學生們感受到溫暖的關懷,能夠堅強陽光地快樂成長。
一、特殊教育對象的特點分析
(一)生理特點
特殊教育對象從生理特點上分析大致分為四種[1]:第一,聽力障礙,這類學生的聽覺能力、言語能力較差,無法和他人通過語言方式進行正常交流。第二,視力障礙,這類學生的眼中沒有視覺形象,有些屬于全盲,有些程度較輕,但難以在眼中形成完整的事物圖像。第三,肢體障礙,這類學生行動比較艱難,在走路、上下樓、日常生活等方面十分不便。第四,智力障礙,這類學生通常從外表上無法辨明,而行為和語言一般迥異于常人。
(二)心理特點
特殊教育對象的心理在總體上有以下特點:自卑、孤獨、敏感、情緒波動大、自尊心強、懦弱、同情心較強。如,聽覺障礙的學生,由于能看不能聽,內心的壓抑感通常比較強,這類學生比較敏感,容易出現劇烈的情緒變化。而視力障礙的學生,由于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能通過聽覺和觸覺去想象,因此內心比較多愁善感,思想復雜,性格多以含蓄、自卑、缺乏安全感為主。肢體障礙的學生,生理上的缺陷很容易讓這類學生有兩極分化的表現,或性格堅韌,愈挫愈勇?;蛞货瓴徽?,被他人目光打擊的懦弱無助。智力障礙的學生,由于思想和行為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同,所以多表現的孤僻,渴望認同和情感上的關懷。
二、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要點
對于特殊學生人群來說,安全管理是首要的教育任務。這其中包括人身安全、飲食用藥安全、生活安全等事項。
(一)人身安全管理
特殊學生人群由于生理和心理層面上的缺陷,在社會上屬于弱勢群體。日常在外活動時,很容易出現突發意外,或者遭受到外校人員的惡意欺凌[2]。學校要在校內各重要區域設置管理點,保證特殊學生們的人身安全,讓特殊學生們在遇到困難時能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
(二)飲食用藥安全
特殊學生通常免疫力較低,需要定期服用藥物來治療身體的缺陷,對飯菜的質量要求也比較高。尤其智力方面存在缺陷的學生,比如,唐氏綜合征患兒,進食方面十分困難,需要專人負責喂養看護。同時,唐氏綜合征患兒經常伴有先天性心臟病,免疫力很低,很容易受到感染,白血病的發生幾率也遠比常人高10至30倍。對于這些健康問題也需要充足的醫藥儲備,以防不時之需。因此,特殊教育學校的后勤一定要有專業保障,讓需要藥物治療的學生能得到貼心的照顧。
(三)生活安全
生理有缺陷的特殊學生在住校時行為不便,房屋清潔、用水、用火、用電都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智力方面存在障礙的學生,更加缺乏安全防護思想。這類特殊學生不具備趨利避害的本能,或許一個簡簡單單的日常行為,就會造成安全事故。學校應積極培養特殊學生的消防意識,每日按時派人檢查,防止特殊學生出現安全隱患。
三、特殊教育學校的管理策略—以智力障礙的特殊學生為例
在特殊教育學校中,智力障礙學生在特殊教育學校中通常數目比例較多,其中又分為智力低下、腦癱、唐氏綜合征、精神殘疾等類型。在此以唐氏綜合征和智力低下為例,探討該類學生的管理策略。
(一)唐氏綜合征特殊學生的管理策略
唐氏綜合征又稱先天愚型,是由染色體異常而產生的疾病,該病多伴隨智力落后、面容特殊、身體畸形、發育障礙等問題。唐氏綜合征是特殊教育學校中較為常見的學生群體,這類特殊學生的管理具有很高的難度。雖然唐氏綜合征學生智力發育遲緩,性格比較固執,但心理需求與普通學生相同,同時有喜愛模仿的天性。在生活管理方面,唐氏綜合征學生由于身體缺陷,需要經常進行康復訓練,刺激大腦活性,形成身體記憶力[3]。教師可以根據唐氏綜合征學生的模仿特性,多在他們面前進行良好的生活行為示范,引導他們模仿學習。在教育管理方面,教師應當對這類學生的正確模仿行為給予撫摸、微笑、贊揚,鼓勵學生們不斷積極進取,提高學習能力,在逐漸融入到學生集體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良好的生活技能。
(二)智力低下特殊學生的管理策略
智力低下學生同樣是特殊教育學校中的主要群體,這類學生雖然不同于唐氏綜合征,在生理上發育正常,沒有殘疾缺陷的存在,但他們智力的低下也會為管理事宜造成一定的困擾。教師在對智力低下學生開展管理工作時,要從生活輻射教育,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引導學生們學習成長。比如,著重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通過不厭其煩反復示范,從衣服穿脫、獨立進餐、個人衛生清潔等方面,引導智力低下的學生學會自我服務。由此,智力低下的特殊學生不僅能培養出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能通過生活形式的教育管理培養出良好的責任感與自信的氣質。
結束語: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特殊學生如果想融入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需要比常人付出成倍的努力,具備更加堅韌的意志。特殊教育學校要為特殊學生人群提供優秀的管理環境,讓特殊學生們能夠不斷積累自信心,打破心理上的陰霾,克服身體上的缺陷。成功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途徑,在未來的社會中扎根立足,穩定前行。
參考文獻:
[1]王童心.特殊教育學校家校合作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特殊教育,2019(14):68-80.
[2]覃益黨.淺議特殊教育學校行政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8(31):158-159.
[3]劉春燕.特殊教育學校情感管理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