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植物黃金”之譽的紅豆杉,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世界瀕危天然珍稀植物,具有非常高的考古、藥用研究價值,在皖南大山里更是鮮見。102歲的鄧長根老人,用畢生的守望與大愛守護著老家祖墳上最初的兩棵紅豆杉。他還用老樹結(jié)的種子,培育出一片占地30畝、數(shù)量1000余株的紅豆杉林。他的舉動令人嘖嘖稱奇。
安徽省石臺縣仙寓山鎮(zhèn)大山村雙坑村民組有50多戶,村民依山而居,清一色小樓白墻黑瓦整齊美觀。小村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古樹蒼翠、山高峰險。早在紅軍北上抗日時,雙坑村因偏遠閉塞,便成了先遣隊的后方根據(jù)地。村里除了少數(shù)的原住民外,當年一些受傷寄養(yǎng)在百姓家的紅軍戰(zhàn)士后來也成了村民。
生活在仙寓山里的鄧長根老人生于1918年5月。他的祖父鄧志林、父親鄧啟和都是革命烈士,在戰(zhàn)爭年代負責(zé)從敵控區(qū)搜集情報,于1934年先后不幸被捕遭到殺害。雪上加霜的是,悲傷過度的母親也在鄧長根9歲時病歿。孤苦伶仃的鄧長根只得投靠鄰鄉(xiāng)的舅舅生存。長大后,鄧長根參加了新四軍,抗戰(zhàn)勝利后回到雙坑村老家,便再也沒有離開。
每次上自家山場務(wù)農(nóng),路過屋后兩棵日漸健碩的紅豆杉時,鄧長根就會回想起祖父鄧志林在世時的殷殷囑托。原來,鄧長根小時候,祖父每到清明過年帶他上墳祭祖時,總指著自家墳地旁的幾棵紅豆杉樹對他說:“孫子啊,這種樹十分稀少,幸運的是它們竟然生長在咱們祖墳邊。你將來一定要把樹保護好,好讓綠蔭世代庇護鄧家。”
先人叮囑耳畔葷繞。從此以后,鄧長根每天早晚都要爬上屋后的那座山頭,摸摸這棵樹,再給樹培培土,生怕出一點意外。除了看護這兩棵紅豆杉外,他還堅持每年收集紅豆杉的種子育成幼苗,然后再一棵棵移栽到周邊大山上。
紅豆杉
紅豆杉的命運也很坎坷。上世紀50年代大煉鋼鐵時期,這片林子還不大,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棵合抱大樹。人們在一片激進的口號聲中,一哄而上,把所有能點燃的東西都用來充作煉鐵燃料。紅豆杉也面臨著滅頂之災(zāi),在劫難逃。時任大隊干部的鄧長根千方百計和各方博弈周旋,最終使幾棵紅豆杉得以保留。在老人精心看護下,紅豆杉林的面積在得天獨厚的富硒自然環(huán)境里不斷繁衍擴大,但依然有人覬覦上了它。上世紀70年代初,鄧長根發(fā)現(xiàn),群眾燒柴、建房,都要上山砍樹,而被砍的樹木中竟然有紅豆杉。鄧長根認為,茁壯成長的紅豆杉樹枝繁葉茂、固土保濕、涵養(yǎng)水源,是惠及子孫的可持續(xù)大財富,絕不能把大自然賜予的財富毀在他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此后,鄧長根把愛樹護樹當成頭等大事來抓。他把印刷有紅豆杉圖片資料的海報登門送到每家每戶做宣傳,使群眾逐漸樹立了愛樹意識,還組織村民組制訂了一個30年封山育林的長遠規(guī)劃,堵死了入山道路,防止一切不懷好意者進山。同時出臺村規(guī)民約,禁止在古樹下放豬放羊散養(yǎng)家禽,禁止攀折敲打撿拾紅豆杉果子,禁止樹下吸煙等,為古樹營造良好生存環(huán)境。任何人盜砍一棵紅豆杉,發(fā)現(xiàn)后要罰栽50棵樹,罰款200元。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從紅豆杉樹皮中提取的紫杉醇,可治療卵巢癌和子宮癌等,市場價格是黃金的幾十倍。于是,開始有不法商販打起了這片紅豆杉的主意。
2002年春天,兩名浙江人摸進鄧家欲以6萬元價格收購2棵500年以上紅豆杉古樹,承諾即付定金5000元。不想鄧長根一口回絕,“黑心錢我使不慣!”來人罵他是“芋頭”,只得悻悻離去。半月后的一個雨夜,又有幾個行色匆匆的外地人來到鄧長根的小屋,愿以每株1000元的價格收購20棵紅豆杉樹苗。面對巨大誘惑,鄧長根搖了搖頭。來人以為鄧長根嫌價格低,開價一次比一次高,最后竟到了2000元一棵。按照這個價格計算,老人悉心培育的幾百棵紅豆杉苗價值近200萬元。鄧長根沒想到他的寶貝們這么值錢,但他還是義正嚴詞地警告說:“山上的紅豆杉苗都是無價寶貝,我不賣。你們快走吧,否則我要喊人報警了!”見老人如此倔強,那幾人耍橫威脅說:“老家伙別不識抬舉,不賣就把你的紅豆杉統(tǒng)統(tǒng)砍掉,讓你竹籃打水一場空!”“有種你去砍啊,我現(xiàn)在就報警,抓你們送去坐牢!”老人說著就往外沖。不法之徒們一看情形不妙,奪門逃走了。
鄧長根老人77年不遺余力地保護紅豆杉,影響帶動了全體村民。現(xiàn)在,保護紅豆杉林已逐漸成了雙坑村村民的自覺行動。如今,村里全體住戶都使用上了液化氣、沼氣等清潔能源,再不用伐木燒柴靠山吃山了。村民們房前屋后擁有大片山場林木,但蓋房建樓寧愿多走幾里山路到附近的林場買木料,也從不打紅豆杉的主意。盡管村上已確定了兩名護林員,但是許多村民依然主動擔當義務(wù)護林員,只要聽見紅豆杉林中有異響,便紛紛到村委會報告。而今,紅豆杉林已覆蓋了鄧長根屋后的整個山頭,面積有30余畝。這些“鎮(zhèn)村之寶”得到了數(shù)代村民的崇敬和保護。尤其是鄧長根祖墳旁那棵近千年古樹,樹冠華蓋如云,直插云霄,給這個深山小村莊增添了勃勃生機。
鄧長根老人用他畢生的守望,使紅豆杉成為仙寓山一道亮麗風(fēng)景。樸實的大山人敬畏自然的生存智慧,使紅豆杉樹長生長存并蔚然成林。不久前,石臺縣政府對鄧長根老人的義舉給予極高評價,并授予他一塊“紅豆杉護衛(wèi)神”的燙金牌匾,上書:七十余載,癡情護樹;耄耋之年,守望青山。
歲月不饒人,如今102歲高齡的鄧長根老人右腿有殘疾,走路要倚靠著一根拐杖。和他生活在一起的小兒子鄧學(xué)毛接過了守護紅豆杉的重任。雖然體力不如當年,但老人還要親自上山,看望他的“老朋友們”,堅持每天到紅豆杉林下清理雜草樹葉。老人家很倔強,每次上山從不愿被別人攙扶。爬上山坡,放好拐杖,他便會張開雙臂抱住丈量一棵棵的紅豆杉。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手臂抱不攏時,老人一定會開懷大笑:“老伙計,又長壯了,長大了,我可趕不上你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