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人工智能+教育”與高職旅游的結合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巨變,本文首先闡釋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內涵及其特征,解釋了“人工智能+教育”對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從學生、教師和知識積累三個層面點出了“人工智能+教育”對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的作用,最后提出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基礎設施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機會,培養具有“人工智能+教育”理念的教師和積極開發新課程三點建議。
關鍵詞: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教育高職旅游人才培養
1.“人工智能+教育”的內涵及特征
I.I“人工智能+教育”的內涵它是人工智能與學習科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個新領域,教學模型、領域知識模型和學習者模型是其核心。
1.2“人工智能+教育”的主要特征
1.2.1創新性。我國傳統教育模式創新不足一直是一大詬病,但是依托人T智能在教育上的應用,推動了教育自身的不斷變革與創新,如阿里AI智能閱卷、自動化口語測評系統Speech Rater等都為教育創新提供了新的驅動力。
1.2.2開放性。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會促使教育不在僅僅局限于院校院墻之內,社會各系統皆可參與其中,社會、企業、學校將成為有機一體,將會形成新時期新型教育的生態環境,學校將成為向外開放的場所。
1.2.3個性化。人工智能所提供的教育服務不再是“一刀切”的服務形式,它會根據每位學習者的特征和需求量身定制不同個性化的學習服務,并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反饋不斷矯正服務的不足。
1.2.4智能化。“人工智能+教育”系統提供的很多教育服務是完全智能化的,它不受環境和用戶的干擾自主運轉,能夠自我控制相應的行為和內部狀態,如阿里AI智能閱卷,一旦學生考試結束將試卷提交,它會白主在后臺對其試卷進行評分,不受學生和教師的影響。
2.“人工智能+教育”在高職旅游人才培養中的必要性
2017年7月8日,國務院頒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深度應用,拓展廣度,在教育領域要“利用智能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方法改革,構建包含智能學習、交互式學習的新型教育體系”,實施智能教育的要求。2018年4月10日,教育部宣布啟動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因此,“人工智能+教育”是教育界的大趨勢,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在旅游服務行業,大量可重復的線性的結構化服務人員會被替代,例如智慧景區的二維碼導覽服務替代了傳統導游人員或傳統講解人員,攜程等線上企業的旅游銷售及售后服務替代了傳統旅游銷售人員,酒店行業點餐及收銀白動化服務替代了傳統服務人員等。但是,目前高職院校旅游人才培養遠遠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面對這場史無前例而又不可避免的劇變,高職院校如何培養旅游人才不僅是關乎高職院校自身生存問題也是關乎旅游服務行業如何轉型的核心問題。
3.“人工智能+教育”對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的作用
3.1學生層面。作為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00后高職學生,他們對傳統教育模式下以教師單純講授為主的課堂興趣缺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其對現代社會新事物新信息的接受程度可能遠遠超過某些高職教師,他們喜歡稀奇的事物,個性化的發展,老師們更多的個人關注等,新型教育環境之下這種新需求是傳統高職教育無法給與的,但是“人工智能+教育”則可以很好的滿足當代高職學生的這種需求。如在高職旅游教學中,仿真教學系統3D數據庫的使用可以讓高職旅游學生更直觀、動態的理解旅游景區的建設過程,景區瀏覽過程中線路安排設計等,大大提升了旅游地理課堂的學習氛圍;酒店中人工智能機器人自主點餐服務的出現一方面使高職旅游學生擺脫了簡單的“點餐上菜”的服務生角色,同時也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服務熱情和榮譽感。“人工智能+教育”與高職旅游的結合,對培養新時期旅游行業高素質人才提供了新的契機和途徑,是旅游行業轉型的關鍵。
3.2教師層面。“人工智能+教育”與高職旅游行業的結合,一方面為高職旅游教師T作提供了便捷的服務。如智能閱卷、智能評卷系統等人工技術的出現使得高職旅游教師從繁瑣的試卷批改中解放出來;自動化短文評價系統TextEvaluation則可以使高職旅游教師不用在逐一檢查每位高職旅游學生導游詞的創作、導游詞講解等能力;白動化口語測評系統Speech Rater則可以幫助學習小語種導游的學生白行完成口語的發音矯正等問題,這是目前高職旅游教師可以簡單操作的人工智能技術,相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有更多的技術被使用在高職旅游人才培養中,屆時高職旅游教師將從繁瑣、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完成白我提升。另一方面,人丁智能技術的相關應用也為很多高職旅游教師提出了嚴重的挑戰,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對新教師而言相對比較簡單,但是高職旅游專業還有大量的老教師,他們之前的學習環境和任教環境都更偏重于傳統教學模式,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推廣使得他們無法適應新型的授課環境,因此,對這部分高職旅游教師而言,人工智能對他們是一種新的挑戰。
3.3知識積累層面。“人工智能+教育”可以促進高職旅游中相關知識的生成、傳播、更新和管理,同時能夠解決高職旅游中的知識老化的問題。如智能評卷系統會根據系統的評分標準對每一學生的試卷進行評閱,不受任何學生和教師的影響,這種試卷評閱結果客觀性非常強,它會詳細記錄每位學生的各科成績,以及每門成績中每種類型題的對錯率,從而為高職旅游任課老師提供及時反饋,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發展提供相應的舉措。高職旅游學生三年學習是非常連貫的一種學習,這種學習從大一一直貫穿到最后學生離開學校,而這種智能評卷系統則可以讓高職旅游學生三年的學習成長一目了然,不僅有利于高職旅游學生知識連貫性的學習和更新,更有利于高職院校的管理。同時,旅游行業是服務性行業,它對市場及其敏感,旅游市場的敏感的變化很多時候高職旅游教材都無法體現,高職旅游教師由于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可能也無法及時感知,但是人工智能技術則極大的補充了這一不足,對新知識的及時更新、儲存能力是高職旅游教師無法企及的,很好的解決了高職旅游中知識老化的問題,彌補了高職旅游教育的不足。
4.“人工智能+教育”視角下高職旅游人才培養創新建議 4.1建設“人工智能+教育”基礎設施,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機會。“人工智能+教育”在高職旅游人才培養中的應用離不開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是“人丁智能+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很多高職旅游專業而言投入都非常大,因此,高職旅游專業相關“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從多方面人手。首先,努力爭取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的財政支持,目前我國對高職院校“人工智能”教育持大力支持態度,相關法規政策相繼頒發,政府對其設有專項財政資金支持,因此,對于高職旅游類典型院校——以五大旅游職業院校為首,或是某些高職院校中旅游管理專業是重點核心專業的院校可積極申請國家政府專項資金。其次,高職院校可積極發展與人丁智能產業之間的合作,為高職旅游學生創造學以致用的機會和環境,這種合作要以高職院校和產業之間的市場和雙方需求為基礎,并最終達到一種雙贏的效果。
4.2培養具有“人工智能+教育”理念的教師。“人工智能+教育”的視角下,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絕對離不開高素質高職旅游教師的成長。面對新型教育環境,高職旅游教師應全面了解“人工智能”的國家發展戰略,以及高職旅游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此基礎上對現有高職旅游教學目標進行調整和更新;高職院校還應出臺相關政策和措施,規范高職旅游人才培養中各種“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學方式、課程和活動,為其提供政策保障;高職旅游教師要不斷與時俱進,積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人工智能+教育”的理念更大范圍和程度上進行推廣。
4.3積極開發新課程。高職旅游院校要嘗試開發旅游與“人工智能+教育”相關的課程,與歐美國家相比,“人工智能+教育”在我國方興未艾,缺少系統、成熟的理論指導,尤其在與高職旅游相結合時.旅游學科的特性對人T智能技術的應用也有其特殊要求。因此,作為有條件的高職旅游院校,應積極嘗試開發旅游與“人工智能+教育”相關的課程,這種新課程的開發可以是多途徑,多層次的,針對不同高職旅游專業學生的成長需求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務,并充分考慮高職旅游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審慎的選擇相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高職旅游新課程的開發是“人工智能+教育”的必然要求和選擇,也是新時期高職旅游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閏志明,唐夏夏,秦旋,張飛,段元美.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內涵、關鍵技術與應用趨勢——美國《為人工智能的未來做好準備》和《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規劃》報告解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 7(01):26-35.
[2]馬玉慧,柏茂林,周政,智慧教育時代我國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發展路徑探究一一美國《規劃未來,迎接人工智能時代》報告解讀及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7(03):1 23 1 28.
[3]陳麗,“互聯網+教育”的創新本質與變革趨勢[J].遠程教育雜志,2016(04):3 8.
[4]袁媛,中國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
[5]陳紅,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信息與電腦,201 6,(11):249250.
[6]馬麗華,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專業教學模式改進的幾點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 6,(10):174-175.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廳2019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職旅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以河南省為例(項目編號:2019ZDJH247)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巴華蕊,講師,鄭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管理系旅游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