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樸
2020年的全國兩會如愿勝利召開,并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打了折扣。相反,倒是特殊時期的非常態召開讓我們更加難忘今年的常態化工作成就。尤其是當我們都在專注、熱議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內容,如包就業、促民生、放管服,包括篇幅最大的“防疫情”工作時,仍有一個近年來貫之的關鍵詞“高質量發展”異常顯眼。
高質量發展當然不是首次提出,但在今年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社會經濟巨大壓力情況下,黨和國家依然堅定不移地堅持了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要求,足見黨和國家對于過去一段時間所走過的發展道路持以高度肯定的態度,以及對未來一段時間發展方向和路線更加堅定不移的充分自信。
學校體育發展到今天,同樣經歷了曲折發展、快速發展和今天的高質量發展路徑。特別是同樣也經歷著今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擊的學校體育事業,同樣以特殊的形態高質量發展著。誠如,滿世界的“神獸們”并沒有因為疫情而耽誤了文化課學習之時,具有一定特殊性的體育教學也沒有耽誤什么,甚至依然在快速發展中得以高質量調整。如同新技術教育教學手段的應用,如同學校體育因此間接而系統梳理的階段性成果匯總等。不能不說,是因為一次危機公關而帶來的發展機遇,甚至可以說一次歷史事件帶動的學校體育發展階段性轉型升級。
高質量發展是社會發展到一個新的時代背景下,且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自然發展階段。中國社會經濟經歷了從小到大、摸索前進、快速發展等階段之后,結構優化、由量到質的發展階段自然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遠的不說,就從改革開放以來,遵循的就是小平同志那句至理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言外之意就是先發展起來再說。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甚至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肯定的,也是規律。這時,高質量發展便浮出水面。
學校體育到了今天,可以說是發展起來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經歷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是不是到了高質量發展階段,還要看學校體育的發展結構、性質,不是僅看增量。從今天體育課的結構和性質來看,就可以用今非昔比來形容。如果說過去體育課的結構還能用三段論來比喻的話,今天課的三段可謂各有千秋。一個小小的課前準備可以說都融入了全要素的教育方式方法:心理的準備、身體的預熱甚至生理指標的控制。更不要說課中教育技術指標的控制,恐怕沒有一定的現代技術教育手段是無法順利完成的吧?像那些紅橙黃綠的運動負荷區間、形形色色的可穿戴設備依然讓發展起來的教學手段和方式成為了現實。結構變了,更優化了,帶動著今天體育教學功能也升級了,不再僅是“三基”的掌握、體質的提升,而是人格的塑造也在此得以擴容、升級、升華。
從社會經濟學的視角來看,發展是包含了增長在內的結構、性質的全方位變化。現階段我國學校體育的增量毋庸多言,而結構、功能和性質的優化和升華也顯而易見,意味著學校體育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就是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學校體育發展面臨的壓力并不比高速發展要輕松。因為除了增量之外,學校體育的結構和性質變化沒有最高級,只有比較級。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也即高質量學校體育發展沒有終點,只有一步步地不斷前行。
是為論,論高質量學校體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