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嗣勇


摘 ?要:雙手投擲實心球是小學階段投擲項目主要學習內容之一,而雙手從頭后向前投擲教學枯燥單一,同時忽視了在技術教學的同時發展體能和運用能力,本文從技術、體能、運用三個視角突破重點和難點,為學生掌握技術的同時發展體能和提高技術運用能力提供方法,以供探討。
關鍵詞:技術;體能;運用;雙手投擲;實心球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6-00-02
《多種形式的雙手投擲方法和游戲》是《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中提出的水平三投擲單元必學內容之一。表現標準為:知道擲遠時“下肢、腹部、上肢”都需要用力;知道投擲中的動作術語,如“蹬地、收腹”等;能夠通過籃球、排球、實心球等器材完成“前擲”雙手投擲動作,在“雙手頭上向前投擲”時做出“滿弓準備、蹬地收腹”的動作。能夠將1千克重實心球投出一定的遠度(具體參照《學生國家體質健康標準》)。
一、“技術”維度游戲
游戲1:雙龍戲珠
游戲方法:兩人背對背進行頭上胯下的傳接球比多(圖1-1)。
練習要求:雙腳左右開立,傳接球時屈肘,肩關節前后打開。
設計意圖:在肩關節充分打開的情況下體驗雙手從頭后向前發力的動作。
教學建議:兩人之間間距適當,有利于肩關節充分打開和傳球動作的順暢,可加入傳球接力比快或單位時間內比多,豐富練習內容,激發學生練習興趣。
游戲2:滿弓發射
游戲方法:練習者兩腳前后開立,身體后仰,將沙包放于額前,通過上下肢協調發力將沙包頂向遠處(圖1-2)。
練習要求:蹬地收腹,上下肢協調發力。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驗滿弓發力的動作感覺,建立蹬地收腹由下而上的發力順序。
教學建議:器材也可換成排球(少量氣,方便放置即可)、瓶蓋、象棋等。
游戲3:煽風點火
游戲方法:練習者兩腳前后開立,身體后仰,雙臂屈肘于頭后,雙手并掌,以擲實心球的動作快速向前上方揮臂扇氣球,比一比氣球晃動幅度大小(圖1-3)。
練習要求:氣球在人體的前上方并高度適當。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氣球晃動幅度大小來理解揮臂速度的重要性。
教學建議:學生扇動氣球時手型可盡量五指并攏,氣球亦可換成風車,比一比誰轉得快。
二、“體能”維度游戲
游戲1:仰臥拋接
游戲方法:雙手持球屈腿平躺于體操墊上,起坐時將球拋給隊友然后后倒接球成仰臥,重復練習。
練習要求:快速收腹,拋接用力適當。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發展學生腰腹力量。
教學建議:可根據學生仰臥起坐的能力水平進行不同難易程度的練習,由易到難分別是徒手、兩人拋接、一人對墻拋接。
游戲2:穿它而過
游戲方法:兩腳前后站立,雙手持排球屈肘頭后方,協調用力向下砸球,待球彈起后迅速從球下鉆過。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發展學生雙手持球時全身充分發力的肢體感覺。
教學建議:可以先讓學生嘗試原地砸球比高,然后進行該游戲,也可再增加難度,如鉆過轉身接住球。
游戲3:層層突破
游戲方法:雙手持排球于墻前,用擲實心球的動作方法砸墻反彈球過標志線,每條線對應不同的分數,比一比若干次投擲后誰得分高(圖2)。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白擲墻反彈比遠的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出手速度,二是出手角度。
教學建議: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畫線,也可在墻上貼目標點,以此提醒學生投擲角度。
三、“運用”維度游戲
游戲1:你傳我攻
游戲方法:用雙手前擲實心球的動作將籃球傳給同伴完成快攻得分。
設計意圖:將雙手前擲實心球動作運用到籃球比賽中,提高學生運用動作的能力。
教學建議:可根據學生的身體力量素質設置不同的接球距離,從無防守到消極防守再到積極防守,增加籃球比賽的真實感和學生的練習興趣。
游戲2:一氣呵成
游戲方法:在足球邊線進行擲界外球,接球隊員停球打門。
設計意圖:發展學生在足球運動項目中運用動作的能力,提高學生力量的控制力。
教學建議:擲球遠度可以由近至遠,逐漸增加距離,提示學生擲球的準度,可以嘗試擲不同高度的界外球,以接球隊員頭、胸、腿三個高度為宜。
游戲3:傳運結合
游戲方法:練習者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原地運球后以雙手頭上傳球方式給對方。
設計意圖:利用組合動作將該動作技術更實效地融入到該運動項目中,提高學生運用技術的能力。
教學建議:組合動作不拘泥于一種,也可和投籃、運球突破、假動作等籃球技術組合練習。
常規的雙手頭上向前擲實心球的教學常常被技術動作所禁錮,學生的學練變得簡單重復且枯燥乏味。而以“技術、體能、運用”維度下的單元練習方法的設計,能豐富教學手段和組織形式,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從而促進學生學練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在課堂教學實施中以技術為核心,在“體能”維度的學練內容也是以該技術為核心的練習方法發展體能,在“運用”維度的學練內容也是以該技術為核心的運用方法為教學內容,因此技術始終是課堂教學實施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