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誠
2018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街道牢牢把握這個大方向、總遵循,按照省委、市委、區委關于城市基層黨建以及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堅持黨建引領,抓住社區疫情防控的工作契機,推行“支部建在小區上”基層治理新探索,打造“共享社區”升級版,把黨的全面領導延伸到基層最末端,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回應到“家門口”,以“鐵軍精神”助推社區治理體系現代化。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城市居民小區數量不斷增加,居民小區成為當前人們賴以生活的最基本單元,也成為了社會群體的交匯點、社會矛盾的集聚點和社會治理的著力點。一個和諧的小區,無疑是小區居民的期盼和幸福;一個不和諧的小區,無疑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分析部分小區存在的治理難題:有的物業公司良莠不齊,服務質量確實不如人意;有的業主委員會成員存在私心,缺乏監督;等等。這些現象歸根到底是黨的領導在居民小區薄弱的問題。因此,強化黨建引領,建設和諧有序居民小區成為當前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重大課題。
今年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治理帶來嚴重的考驗。祖廟街道是佛山市中心城區的核心街區,轄區常住人口60萬人,59個社區(村),163個物業小區,特別是老舊社區和6000多棟獨棟樓宇是防疫最大的難題。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祖廟街道堅持黨建引領、精準施策,讓黨員亮身份,將黨旗插在每一棟樓宇,建立黨員樓長制,并根據1927年秋收起義后毛澤東同志對著名三灣進行改編確立的“支部建在連上”基本組織原則,于2020年2月正式提出“支部建在小區上,基層治理新探索”,3月5日批準成立第一個小區黨支部,通過小區黨支部精準發力,以“鐵軍精神”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祖廟街道首先明確小區黨支部全面引領小區黨建工作、協助對接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組織小區黨員設崗定責、組建黨群志愿服務隊、協助解決居民需求、化解小區矛盾等工作職責,明確黨員樓長的“六員”作用[ “六員”指:政策宣講員、信息收集員、矛盾調解員、困難幫扶員、愛心傳遞員、物業監督員。]和“三聯系兩參與”[ 三聯系兩參與:聯系居民群眾、社區黨組織、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社區黨組織議事決策,參與社區治理。]職責,讓小區黨支部成為小區治理的“主心骨”。

近日,祖廟街道各社區黨委在轄區紛紛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科學謀劃,系統推進工作。制定《祖廟街道“支部建在小區上”基層治理新探索改革工作方案(試行)》,針對小區治理難點分別設立黨建統籌組、物業管理組、環境提升組、社會治安組、宣傳工作組,協助各小區建立黨支部。首批選取條件較為成熟的25個小區作為試點,逐步實現在2020年底小區黨支部覆蓋率超過50%。
精準發力,建強戰斗堡壘。以劃分的單體樓宇片區、小區為單位成立黨支部,設立“黨員之家”、“黨員示范崗” ,開展黨員樓長工作,初步形成以小區黨組織為核心,居民、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共同參與的社區聯動治理體系。在疫情防控中,黨員先鋒帶動小區物業人員和居民主動站出來,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精確聚焦,選優配強班子。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熱情”的“四有”標準,推薦離退休黨員領導干部擔任書記或第一書記,選優配強小區黨支部書記。積極吸收表現突出的黨員樓長為支部委員,鼓勵業委會、物業公司及機關單位在職黨員擔任兼職委員。建立“小區黨支部班子后備人才庫”,并按規定程序推薦優秀分子擔任社區“兩委”成員,激活人才培養工作機制。
目前,市、區、鎮(街)三級共有近6500名在職黨員到祖廟街道村(社區)報到。以此為契機,通過發揮小區黨支部“橋頭堡”作用,完善監督和聯動機制,全方位理順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物業公司之間的關系,精準對接居民群眾的多元化訴求,在小區凝聚強大的正能量,促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完善小區治理監督機制,打通社區治理“神經末梢”。推動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雙向培育交叉任職,逐步推行小區黨支部書記和業委會主任“一肩挑”,打造“紅色業委會”。由小區黨支部指導規范成立業委會,明確小區黨支部對小區業委會的監督規則;推行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聯席會議制度,監督小區議事決策全過程。
打造“共享社區”升級版,推動居民積極投入小區共建共治共享。在小區黨支部主導下,制定小區居民公約,依托“共享社區”線上APP和線下場地空間,開展居民互助、志愿服務、議事交流等活動。梳理小區治理清單,采取項目化管理方式逐條落實解決,發動居民投身小區共建共治。比如,鴻業新天地小區黨支部針對電梯治理難題,發動居民共商共治,實現了耗時兩年到用時兩個月解決問題的轉變,創下小區黨支部協調公共事務的“祖廟速度”。
精準辦好惠民實事,弘揚以人民為中心“主旋律”。將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線上APP和線下實體提供涵蓋文娛康樂、公益志愿等11類152項無償服務梳理成服務菜單,面向小區黨員和居民實行點單式服務,推動政府公共服務延伸至小區。將小區黨支部反映民生民愿強烈的事項列入街道2020年“十項民生實事”,精準辦好惠民實事。
祖廟街道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省委、市委、區委強有力的領導下,將“支部建在小區上”抓實抓細抓出成效來,為禪城區爭創營造廣東省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試驗區、建設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示范區探索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