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攀



摘 要:有軌電車車輛段布置形式大體可分為停車列檢庫與聯合檢修庫橫列盡端式布置、縱列盡端式布置、縱列倒裝式布置、貫通式布置 4 種。文章以云南保山有軌電車 T1 線漢營車輛段為背景,結合這 4 種布置形式對有軌電車車輛段咽喉區進行研究,以得到符合有軌電車自身特點的車輛段咽喉區布置方案。
關鍵詞:有軌電車;車輛段;咽喉區布置;方案研究
現階段,地鐵車輛段主要包括停車列檢庫、聯合檢修庫、試車線、洗車線、大架修庫,以及其他非軌行區建筑單體,如綜合樓、物資總庫、牽變所等,其中最為重要及占地最多的是停車列檢庫、聯合檢修庫及大架修庫。針對不同選址形狀及車輛段規模,車輛段布置形式大體可分為:停車列檢庫與聯合檢修庫橫列盡端式布置、縱列盡端式布置、縱列倒裝式布置、貫通式布置4種,每種布置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
現代有軌電車車輛段參考地鐵車輛段布置形式也可分為以上4種。有軌電車車輛段較地鐵車輛段短,且采用3號、6號道岔及梯形道岔,可在很大程度上縮短咽喉區長度,進而縮小占地面積。但有軌電車車輛段采用3號道岔(其參數為a = 5.025m,b = 4.835m,轍叉角22°19' 16")較地鐵車輛段采用7號道岔(其參數為a = 11.194 m,b = 12.433 m,轍叉角8°7' 48.4")轍叉角要大14°11',因此在車輛段咽喉布置時,特別是出入線與停車列檢庫連接后,第1副道岔與列檢庫股道連接時,道岔至曲線的直線段距離小于規范要求的5 m。本文結合有軌電車車輛段4種布置形式對車輛段咽喉區布置方案進行分析,以得到符合有軌電車自身特點的咽喉區布置方案。
1 車輛段段址及配置
1.1 車輛段段址
云南保山有軌電車T1線漢營車輛段位于T1線中段,地處老城區內大保高速與開元路交叉口東南角,用地范圍大致呈長條形,北側與77 m寬開元路相鄰,西側緊靠25 m寬大保高速,東側為宅基地,南側為基本農田。車輛段用地面積為9.4 hm2,段址地塊最長處約500 m,最寬處約170 m,段內現狀以農田為主,東側占用部分居民用地。車輛段選址示意圖如圖1所示。
1.2 車輛段配置
1.2.1 配屬列車數
根據行車專業資料,本線設計配屬車輛數如表1所示。
1.2.2 檢修工作量
根據線網規劃,本次設計T1線漢營車輛段需承擔本線全部配屬列車的定修及部分車輛的運用、停放作業,據此全年檢修工作量如表2所示。
1.2.3 車輛段設計規模
云南保山有軌電車T1線漢營車輛段近期、遠期列位配置規模如表3所示,其中,停車列位按照配屬車數確定近期為21列位,遠期預留6列位;雙周三月檢及定臨修列位按照全年檢修工作量確定近遠期規模均為3列位。
2 車輛段咽喉區布置方案
2.1 橫列盡端式咽喉區布置方案(方案1)
車輛段以停車列檢庫和聯合檢修庫為主體進行總平面布置,停車列檢庫與聯合檢修庫采用橫列式盡端布置,停車列檢庫接出入線,置于大庫南側;檢修庫通過牽出線置于運用庫北側,運用檢修工藝流程較為順暢。
按照車輛段總平面布置要求,橫列式盡端咽喉區布置可采用以下3種方案。
(1)方案A,加寬停車列檢庫股道間距,以滿足規范5 m直線段要求。本方案不改變檢修庫、停車列檢庫、鏇輪庫、洗車庫及試車線位置,出入線中軸正對停車列檢庫股道,加大停車列檢庫股道間距至6 m。本方案用地面積9.9 hm2,方案優點:出入線可正對停車列檢庫,布置較為均衡,車輛進出停車列檢庫不至發生軌道偏磨(圖2)。
(2)方案B, 采用角度小的6號道岔,其參數為a = 4.788 m,b = 10.862 m,轍叉角9°27' 44"。本方案同方案A,不改變各庫房位置,出入線也可正對停車列檢庫股道,同時用6號道岔進行咽喉區布置,停車列檢庫股道間距維持正常的4.6m,本方案道岔至曲線間夾直線可滿足規范要求,用地面積10.3hm2,方案優點同方案A,出入線可正對停車列檢庫,布置較為均衡,車輛進出停車列檢庫不至發生軌道偏磨(圖3)。
(3)方案C ,將出入線中軸置于停車列檢與檢修庫中間。本方案同方案A,不改變個庫房位置,出入線中軸則正對停車列檢庫與檢修庫之間消防車道,咽喉區采用3號線道岔進行布置,停車列檢庫股道間維持4.6m間距,道岔與曲線間夾直線可滿足規范要求。本方案用地面積9.19 hm2,中軸置于停車列檢與檢修庫中間可能導致車輛進出車輛段產生軌道偏磨,但根據已運營線路經驗,因咽喉區車輛速度僅15~20 km/h,同時為空載狀態,軌道磨耗可基本忽略(圖4)。
(4)方案A、方案B、方案C對比。方案C在用地上比方案A、方案B具有明顯優勢,比方案A少7100m2, 比方案B少11 100m2;拆遷面積,方案C比方案A少2 408 m2,比方案B少6 915m2。
綜合分析上述3個方案,方案C在征地拆遷上較方案A、方案B具有一定優勢,工程可實施性強,同時方案C在軌道磨耗方面可忽略,因此橫列盡端式布置中,優先選用方案C,即將中軸置于停車列檢與檢修庫中間作為咽喉區布置方案。
2.2 縱列盡端式咽喉區布置方案(方案 2)
車輛段以停車列檢庫和聯合檢修庫為主體進行總平面布置,停車列檢庫置于用地東側,聯合檢修庫置于停車列檢庫咽喉區西側,采用縱列式盡端布置,運用檢修工藝流程較為順暢。
本方案咽喉區因停車列檢庫與檢修庫分開,出入線中軸無法正對停車列檢與檢修庫中間的消防車道,結合橫列式咽喉區布置方案(方案1)比較結果,本次咽喉區方案采用3號線道岔進行布置,將停車列檢庫股道間距加大至6 m,總用地約10.2 hm2(圖5)。
2.3 縱列倒裝式咽喉區布置方案(方案 3)
車輛段以停車列檢庫和聯合檢修庫為主體進行總平面布置,停車列檢庫置于用地東側,聯合檢修庫置于停車列檢庫咽喉區西側,采用縱列式倒裝布置。車輛通過牽出線2次牽出進行檢修。運用檢修工藝流程較上述方案更繁瑣。
本方案咽喉區同方案2,采用3號道岔,停車列檢庫股道間距加大至6 m,總用地約9.1hm2(圖6)。
2.4 橫列貫通式咽喉區布置方案(方案 4)
車輛段以停車列檢庫和聯合檢修庫為主體進行總平面布置,停車列檢庫與聯合檢修庫采用橫列式布置,其中運用庫采用貫通式布置,檢修庫采用盡頭式布置,停車列檢庫接出入線,置于大庫南側;檢修庫通過牽出線置于運用庫北側,運用檢修工藝流程較為順暢。
為提高車輛段內運營效率及靈活性,檢修庫與鏇輪庫之間設置走行線與牽出線連接,并在尾端采用有軌電車特有的梯形道岔,與停車列檢線及月檢線連接。
本方案咽喉區方案同方案1,出入線中軸正對停車列檢與檢修庫中間的消防車道。咽喉區采用3號線道岔進行布置,停車列檢庫股道間維持4.6 m間距,總用地約11.1 hm2(圖7)。
3 方案比較
結合車輛段4種布置形式對咽喉區布置方案進行對比,結果如表4所示。
方案3雖在軌行區布置較為集中,但其工藝流程較方案1、方案4要更為繁瑣,對運營要求較高,同時如考慮其他房屋用地,最終用地與方案1相差不大,因此,本次車輛段咽喉區總圖布置方案推薦方案1。另外,在用地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方案4更能體現有軌電車咽喉區布置特點,且運營更為靈活。
4 結論及建議
(1)對于橫列盡端式車輛段,本次車輛段咽喉區布置研究了3個方案,經對比,出入線中軸置于停車列檢與檢修庫中間的方案C最優。
(2)對于橫列式布置形式(包括橫列盡端式及橫列貫通式),咽喉區布置均推薦出入線中軸正對停車列檢與檢修庫中間的消防車道,咽喉區采用3號道岔進行布置,停車列檢庫股道間維持正常4.6 m間距方案(即方案1、方案4);而對于縱列式布置形式(包括縱列盡端式及縱列倒裝式),咽喉區布置均推薦采用3號道岔進行布置,將停車列檢庫股道間距加大至6 m (即方案 2、方案3)。
(3)有軌電車車輛段布置形式與地鐵類似,但在咽喉區布置上又具有其自身特點,因此,在有軌電車咽喉區布置時需結合實際用地情況,合理選用道岔型號及股道間距,以達到節約投資和集約土地的雙重目標。
參考文獻
[1]DG/TJ 08-2213-2016 有軌電車工程設計規范[S]. 2016.
[2]石宏. 現代有軌電車車輛段站場總平面布置方法[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9(3):153-156.
[3]王浩. 有軌電車車輛段總平面設計分析[J]. 隧道與軌道交通,2017(4):39-41,53.
[4]姚幸. 有軌電車與地鐵的車輛段比較[J].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5(7):133-137.
[5]陸云. 現代有軌電車工程[M]. 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6]李強. 有軌電車車輛基地工藝設計研究[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3):114-117.
[7]楊曉. 淺談現代有軌電車車輛段的布置[J]. 交通企業管理,2014(2):74-76.
[8]黃波. 蒙自現代有軌電車車輛段工藝設計特點[J]. 四川建筑,2018(4):25-28.
[9]臧向. 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有軌電車2號線楓林路車輛段站場方案設計[J]. 鐵道勘察,2016(3):91-94.
[10] 高國飛,李莉. 拉薩現代有軌電車1號線車輛段平面布置方案研究[J].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6(3):85-90.
[11] 舒冬. 蘇州有軌電車通安車輛段總平面布置分析[J].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7(4):47-49.
[12] 尹仁發. 南京地鐵11號線車輛段總平面布置方案研究[J]. 鐵道建筑技術,2018(1):49-53.
[13] 高照學. 基于無人駕駛的地鐵車輛段總圖設計探討[J].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7(4):46-49,68.
[14] 賈晶. 北京地鐵車輛段總圖布置方案綜合分析[J]. 科學之友,2012(6):64-66.
[15] 李偉.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段與綜合基地資源優化及綜合開發探討[J]. 哈爾濱鐵道科技,2014(3):8-10.
[16] 于濤.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段與綜合基地資源共享的規劃研究[D]. 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8.
[17] 王宇. 蘇州軌道交通一號線車輛段與綜合維修基地總平面布置方案研究[J]. 科技傳播,2011(3):60.
[18] 臧向. 長沙市大河西先導區有軌電車2號線楓林路車輛段站場方案設計[J]. 鐵道勘察,2016(6):91-94.
收稿日期 2020-03-12
責任編輯 朱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