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采訪的完整流程包括采訪前的資料準備、采訪進行中的事實判斷以及采訪完成后的信息整合三個階段,其中采訪進行中的事實判斷是整個流程的核心所在,正如人們所說的一篇新聞采訪的質量七分靠采集三分靠撰寫,由此反映出在采訪過程中注重現場觀察、捕捉真實場景的重要性:為了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記者在進行采訪過程中既需要親身進入現場,又需要對現場的事件、環境等仔細觀察,以搜集所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進而為新聞稿的撰寫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對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現場觀察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概述,以期為未來從業者撰寫出更高質量的新聞稿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聞采訪;現場觀察;記者
有人將采訪比作浪里淘金,也有人將采訪過程比作蜜蜂采蜜釀蜜,這都能看出在新聞采訪過程中需要注重周邊事物的觀察和分析。現場作為事件的第一發生地,對其進行仔細觀察既能獲得新鮮的事件資料,還能對其他途徑獲取的信息的鑒別起到輔助作用,有利于鑒別信息的真偽,并且對于后期新聞稿撰寫的深度和角度的創新起到促進作用。如果記者沒有經過現場觀察,只是通過獲取的二手資料來進行新聞播報,會使新聞質量因缺乏準確性、真實性而降低,從而影響電視新聞的傳遞信息的作用,更會使得社會大眾對新聞媒體的信任度降低。因此,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新聞播報等活動中應當注重現場觀察,以此來提供高質量的新聞內容。
一、在新聞采訪中進行現場觀察的作用
新聞采訪,是記者采集新聞素材、資料,訪問新聞人物、知情人物的活動。新聞采訪的主要形式包括訪問、現場觀察、查閱相關資料等等。通過訪問、現場觀察,新聞記者可以客觀地還原新聞真相,讓受眾真切地感受到新聞的真實感。掌握訪問、現場觀察的技巧,是完成新聞采訪任務的重中之重。
在新聞采訪中進行現場觀察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能夠增強新聞播放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事件發生地進行現場觀察,由事件的當事人、目擊者等進行講述,并以同聲進行傳播所實現的事件描述效果遠遠好于通過解說對事件的描述,這種現場觀察的作用不僅僅在于能夠使得事件完整地呈現在受眾面前,更在于其能夠增強受眾的信任度,從而使得報道力度增強。
第二,能夠增強報道內容的客觀性和現場感。受眾往往信賴于更具客觀、公正的報道和采訪,通過當事人、目擊者或者相關權威人士對事件進行描述并闡述觀點,能夠很好地避免新聞信息的主觀性和代入感。新聞記者在撰寫新聞稿的過程中,往往會將自身的主觀因素帶入其中,使得受眾在潛意識的狀況下被記者所傳達的意思帶偏,使得新聞采訪喪失了其真實、客觀的立場。通過現場觀察,可以使得受眾更為真實、客觀地了解新聞事件的整體情況,增強了對電視新聞的信任度。
第三,能夠增強新聞報道的感染力和說服力。現場觀察的同期聲能夠使得受眾產生代入的感情色彩,從而身臨其境地感受事件的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新聞報道的感染力,同時采用現場觀察也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可以檢驗記者是否對事件的整體狀況進行真實、完整的報道,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新聞采訪和報道的說服力,使得受眾更為信賴新聞媒體,提升了新聞采訪的質量和關注度。
第四,現場觀察能夠使得被采訪者的形象更具鮮活屬性。同期聲的傳遞不僅讓受眾對事件的真實性予以關注,更為其了解被采訪者提供了途徑。受眾對于被采訪者的了解不僅僅停留在聲音或者外界描述的領域,更對其外形、心理等各方面有了了解,使得其形象更為鮮活和飽滿,進而拉近了新聞采訪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二、在新聞采訪中應用現場觀察應當注意的事項
記者只有在現場中學會觀察,善于觀察,不斷發現更多的新聞事物,運用恰當的思維方式去挖掘事實所蘊含的更深的新聞價值,才會寫出準確、鮮明、生動、形象的新聞作品。
第一,進行現場觀察時要注意觀察的時機和角度的多樣化。任何新聞事件的發生都具有一定的時間屬性,即發生時機,記者在進行新聞觀察時要注重對時機的把握,選擇最為有利的時機開啟現場觀察。新聞事件的發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觀察時機選擇失誤會使得觀察的結果與事件的實際狀況有差異,同時新聞采訪的對象往往是人物,這就使得在進行采訪時要對其人物特征進行事先的了解,從而選擇最為合適的時機進行采訪。除采訪時機需要關注外,采訪的角度也應當予以關注,角度不同所獲得的信息的內容以及側重點也會不同。因此,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為保證所獲得信息的全面和客觀,可以采取多角度觀察的方式,以避免片面新聞的出現。
第二,在進行現場觀察時要注意留意細節和特征。細節是指事物的某一具體情節,其可能表現為一句話、一個場景或者一個動作,但是這些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被采訪者或者事件的真實情況,其一方面可以驗證所獲得整體信息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也為記者對事件展開深層次的思考提供思路。特征是指事件的特點或者標志,新聞現場人員復雜、環境也比較混亂,如果記者對所有信息都要加以關注會降低信息的有效性并使得工作效率下降,關注事件的特征,把握其關鍵屬性可以使得獲得的信息更具有代表性,從而節約新聞采訪的時間并提高效率。
第三,在進行現場觀察時要注意背景信息的把握。新聞事件的現場信息固然重要,但是在后期新聞稿件的撰寫時不能只針對現場事件進行描述,還需要涉及其所反映的真實內涵,記者在進行此方面的思考時需要依賴于背景信息,背景信息往往能夠為思考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和造成的影響提供指引。
三、新聞采訪時實施現場觀察對記者的要求
第一,現場觀察要基于受眾角度進行。記者在開展現場觀察時對自身的角色定位要明晰,對采訪事件或對象進行充分了解后,基于自身的信息傳播的角色結合新聞受眾群體來進行現場觀察。比如對開學第一周的課堂狀況進行采訪時,由于其受眾對象主要是學生,因此在設計問題、節目制作等方面都要考慮到學生的特點。在充分考慮受眾的基礎上開展的現場觀察,可以使得獲得的信息更有針對性,從而節約了新聞采集的成本并提高了記者的工作效率。
第二,觀察的角度要由小及大。有效新聞線索的獲取往往依賴于現場觀察,但事件發生周圍的環境狀況、干擾因素等往往較多,這就使得觀察的難度增加,但記者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采用由小及大的方式進行觀察,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冗余信息,并且能夠保持所獲得信息的內在聯系,減少遺漏信息狀況的發生,從而為揭示事件本質提供保證。
第三,現場觀察時注重受訪者的心理狀態。新聞采訪的形式較多是記者與受訪者之間的對話,在此面對面過程中記者可以對受訪者的情緒、心理狀況進行很好的觀察。根據受訪者情緒、性格等的不同,記者可以采取直接式、示范引導、微笑回應等多種形式進行采訪。當涉及敏感信息或者負面信息的采訪時,關注受訪者的心理狀況十分重要,其直接影響回答信息的質量和真實性,此時記者可以適當調整自身的采訪方式或運用較為隱蔽的訪問等采進行,以保證采訪工作的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現場觀察在新聞采訪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在開展現場觀察時記者不僅要對事件的背景、觀察的時機、角度、細節和特征等加以把握,更要對受眾群體、受訪者的心理狀態等予以關注,以此來獲得更高質量的新聞信息,進而增強新聞采訪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l]屈瑩.淺談新聞采訪中的現場觀察與提問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2):155-156.
[2]郭溶.現場觀察在廣播新聞采訪中的作用探析[J].傳媒論壇,2018,1(20):91.
[3]康永利.探究新聞采訪中的現場觀察與提問技巧[J].傳播力研究,2018,2(23):108.
[4]額爾古納.淺談新聞采訪中的訪問與現場觀察[J].數字傳媒研究,2017,34(05):25-27.
[5]溫浩,淺論新聞采訪中的現場觀察[J].黑河學刊,2016(03):61-62.
[6]閏思源.基于現場觀察在新聞采訪中的探討[J].新聞傳播,2015(04):73+75.
[7]袁穎.新聞采訪的現場觀察與提問技巧[J].新聞窗,2014(03):10-11.
[8]程威.論新聞采訪中的現場觀察[J].中國傳媒科技,2012(08):147-148.
[9]時文祥.現場觀察在新聞采訪中的作用[J].新聞愛好者,2010(17):71.
[10]李長軍.淺論新聞采訪中的現場觀察與提問技巧[J].黑河學刊,2009(04):50+87.
[11]戴麗巖,淺談新聞采訪中的現場觀察[J].新聞界,2007(06):82-83.
【作者簡介】朱啟領,黑龍江廣播電視臺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