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通過建立媒體資源數據庫,將媒體信息整合,建立信息傳播渠道,將整合收集到的資源傳遞給群眾,建立媒體網絡傳播互動機制,滿足當代人對發表意見和建議的需要,了解社會實時情況,深化全媒體體系應用實踐,不斷發展壯大媒體行業。
【關鍵詞】全媒體;傳播體系;互動機制
媒體是傳播信息的媒介,人可以通過電視、廣播、電腦、手機等一切可以與外界聯網的載體,通過這些載體所收集到的信息就是媒體,它既可以看作是實體,也可以看做是虛幻的。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媒體,如所有人都熟悉的央視新聞聯播、央視體育新聞、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等,都是媒體。媒體是一個渠道,是用來傳遞信息和收集信息的渠道。媒體隨著社會變遷,媒體的傳播方式也在不斷改變,從古時不甚成熟的說書、印刷,到民國的收音機、報紙,再到現在的電視、手機,媒體發生了變化巨大。網絡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位置,媒體也不斷隨著網絡的發展更新換代,從最早的符號媒介一語言媒介一手抄媒介一印刷媒介一電子媒介一網絡媒介。媒體業發展到現在呈現出鼎盛的狀態,從古至今所有媒介方式都在這個時代實現,卻也使媒體的發展出現了瓶頸。所以,提出全媒體概念,就是對媒體的內容、渠道、功能層面進行整合,整合后的媒體就叫全媒體,也是最適應當今社會發展趨勢[1]。但全媒體傳播體系構建不完善,應用范圍小,為了使媒體行業可以更好地發展,應加快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構建,并不斷推廣全媒體傳播,應用于實踐當中。 一、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 (一)建立全媒體資源數據庫 當前媒體資源獨享,信息封閉,建立全媒體資源數據庫勢在必行。現階段,我國信息管理分散,媒體各自為政,消息互不流通,孤島問題嚴重,通過建立資源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可以將各類信息整理收集,還能將各類媒體傳播鏈接成一體。使不同渠道獲得的信息整合,存儲在資源數據庫,方便查看,還可杜絕虛假和無用的信息,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優良性。再將這些篩選過的信息通過全媒體傳播渠道,用不同的形式展現給觀眾,從而形成良性循環[1]。
(二)構建全媒體傳播信息渠道
媒體是實現信息從信息源傳遞到受信者的一切技術手段,簡單說,媒體是傳播信息的手段。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信息,沒有信息,光有手段,自然是一紙空談,所以,信息是媒體最重要的組成成分[2]。但是現階段媒體傳播手段多元化,每種手段傳播消息方式不同,在傳播的過程中,同一條消息卻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結果,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有待觀察。由此,全媒體更需健全信息傳播渠道,只有信息傳播渠道傳播的信息準確,通過全媒體傳遞、接收到的信息才能是健全的。所以,在發展全媒體的時代,必須先統一信息獲取渠道,在確定信息真偽及其準確性后,才能對信息進行傳播。
第一種信息渠道,記者。全媒體通過安排專門的記者,負責不同政治機構、地方、各行業的信息,通過采訪,將得到的信息傳回;第二種信息渠道,新聞熱線。在群眾能夠接觸到的地方,如微信、QQ、熱線電話、微博等群眾所熟悉的地方,開設新聞熱線,讓群眾提供新聞線索,在經過專業人士調查探究,辨別真偽,對提供真實、準確、有效線索的人進行獎勵,激勵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優良信息,傳遞給更多的人知道;第三種信息渠道,各行業的新聞發布會。每個行業都會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布業內消息,如科研新發現、新的藥物在針對某病治療成功、發現新礦物新能源等,而發布會想要將這些信息傳遞給群眾,只能通過全媒體傳播;第四種信息渠道,記者通過互換信息,捕捉身邊的人和事深度挖掘。經驗豐富的記者,可以通過和其他記者交流信息,對其中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深度研究,通過和人交流,就可以判斷出其中信息的價值,獲得新聞資源。通過以上信息渠道,得到的信息是優良的、準確性極高的信息,只有這種信息,才是可以通過報刊、書籍、廣播、電視、手機等傳播渠道,全面化傳播給群眾。
(三)設立全媒體網絡傳播互動機制
現代社會網絡已深入人們生活,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已經離不開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媒體想要跟上時代節奏,不斷發展,就必須深度融合網絡[3]。現階段,媒體信息傳播已使用電視、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但使用方式落后,沒有跟上時代節奏。現代社會,人們通過網絡監督、實時舉報,早巳沒有秘密可言,網絡使用方法不斷更新換代,但媒體卻一直功能老套,所以,媒體需要將網絡深度使用,設立全媒體網絡傳播互動機制。將完整的信息碎片化、隨時化、互動化,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看見最新信息,并對信息加以評價,互動,訴說自己的觀點,掌握實時動態。跟上時代節奏,對傳播的信息推陳出新。
傳統媒體傳播信息以電視為主,通過電視,傳遞給報刊、廣播、書籍、形成視頻上傳到網絡,因此,電視本身就是信息的主要來源。然而,電視僅僅只是傳遞消息,沒有得到聽眾的反饋。而全媒體信息傳播,獲取途徑多元化,以手機、電腦為主要信息傳播方式,隨時隨地傳播給群眾,而這些接收到信息的人也可以隨時對這些信息進行評價、發表,做到接收信息的人可以和節目進行互動,傳遞自己知道的信息,達到互通有無的效果,提高信息傳遞效率,使信息傳播速度更快、范圍更廣[4]。為了更好地與觀眾互通有無,在傳播信息之后,會留下各種反饋渠道,如電視傳播信息時,會在屏幕顯示微信二維碼留言、節目組聯系方式,觀眾可通過這些方式,對節目中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表達自己的觀點。媒體也會將這些意見和建議收集,反饋到后臺,對其中優良的建議加以采用,改進其中的不足,跟上時代的腳步,建立完整的全媒體網絡傳播互動機制。
二、深化全媒體體系應用實踐
媒體原本只是傳播信息的媒介,將這些信息告知給群眾,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媒體只有傳播信息的作用,而是需要不斷地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促進媒體不斷改造自己,跟上社會發展腳步,滿足社會需求。傳統媒體通過期刊、電視、書籍、電腦、手機傳播信息,但建設不完全,各自為政,互不關聯。所以,全媒體需要使各傳播渠道自成一體,卻又互有關聯。
第一,文字媒介。通過文字傳播的方式,告知群眾信息,如報紙、書等,也是最古老的傳播方式,更是群眾離不開的傳播方式。所以,對文字傳播要提起重視。將流程現代化,實現期刊從投稿、收稿、審稿、編輯加工、定稿、印刷出版的統一管理,提高文字媒介出版效率,為接收信息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5]。第二,社交媒介。當代社會,網絡是人們獲取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媒體的發展實踐必須學會使用網絡,通過開設微信公眾號、QQ新聞、官方微博,官方網站等,建立互動渠道,既方便群眾隨時接收信息,發表意見和建議,又方便媒體實時關注社會動態,了解群眾需求。第三,APP媒介。現階段,各種APP不斷出現在群眾眼前,這些APP可以裝在手機上,隨時隨地查看自己所需資料。第四,官方網站。全媒體可以建設屬于自己的官方網站,在網站上發布信息,建設資訊欄目,實時傳遞最新資訊,分門別類,使群眾對各行業信息一目了然。
結語
綜上所述,全媒體是最適合當今社會媒體發展新趨勢,只有構建完善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并不斷將其應用于實踐當中,才能使媒體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因此對全媒體傳播體系構建及應用實踐這一課題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嘉卓.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新思考和新實踐[J].新聞與寫作,2019(08):4.
[2]姚宏.以內容建設為根本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創新管理為保障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做大做強主流輿論[J].城市黨報研究,2020(03):57-60.
[3]周海涵,范以錦.全媒體傳播體系下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J].中國報業,2020(01):20-23.
[4]朱春陽,全媒體視野下新型主流媒體傳播效果評價的創新路徑[J].新聞界,2019(12):11-16.
[5]鄧香蓮,閆玲玲,全媒體時代出版企業的新媒體傳播測評指標體系構建研究——以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為例[J].中國編輯,2019(12):21-33.
【作者簡介】趙迪,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傳媒中心助理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