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防控難度大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全國人民上下同心艱苦奮戰,特別是一線人員英勇拼搏,令這場鏖戰跨越一次又一次艱難險阻。
正值疫情爆發期,加之春節假期許多廠商生產暫停,國內醫療物資緊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紡織服裝服飾行業企業、從業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紡織服裝人迅速投入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展現了新時代紡織服裝行業的責任和擔當。
共克時艱紡織行業上下游全員聯動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紡織服裝行業積極響應習總書記和黨中央號召,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不少企業當仁不讓地沖在防疫物資供應的最前方,緊貼防疫產業的需要,及時調整企業生產布局,增加防疫產品生產,并在地方政府的幫助下,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新生產線的投產。一批批物資在第一時間運送至一線,這不僅是紡織行業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真實寫照,更是其勇擔社會責任的印證。
1月26日晚,昆山通澄南路一家企業的紡黏3s車間里燈火通明,工人們正開足馬力生產口罩和防護服原材料,盡可能擴大產能,全力確保疫情防控中醫用物資的供應。位于江蘇省昆山市巴城鎮的江蘇盛紡納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紡),是一家從事生產和供應醫用口罩和防護服材料的企業。在疫情猖獗襲來之際,盛紡以一顆紅心引領,行動在前,彰顯企業擔當。
目前,盛紡已經把庫存的4噸口罩原材料運往昆山市口罩生產企業,接下來紡黏3s車間將24小時不間斷生產,全力保障口罩等醫療用品生產的原材料供應。企業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后續的員工將陸續進廠,其他生產線也會陸續開工,全廠開工能供應無紡布150噸左右,能滿足本土企業以及支援外圍工廠無紡布面料的供應。


時值新年,正是合家團圓的時刻,但不少企業不得不提前復工復產,盡快擴大產能,全力以赴,保障防疫醫療物資供應,江陰百瑞佳無紡布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百瑞佳無紡布有限公司生產的醫用口罩面襯與內襯,符合N95口罩原料的相關標準,春節期間恢復生產后日產量已達6噸,目前企業已全面恢復生產。江陰紡織服裝企業在盡快復工復產的同時,持續擴大防護服等醫用物資產能。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導致相關類型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量暴增,相關物資生產供應保障工作的開展刻不容緩。
江陰金鳳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無紡布可用于口罩中間層。年初一,江陰金鳳特種紡織品接到地方政府早日復工復產的要求后,立刻組織人員開會,并于大年初一開始采購原料,年初二全面開工生產,年初三每日產量已約達1.5噸,最大限度保證優先向防護物資企業供貨。
面對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的復雜嚴峻形勢,江蘇陽光集團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積極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統一指揮、全面動員、分工有序、定崗定責,以最高等級、最嚴密措施,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與此同時,響應疫情防護物資需求,陽光集團第一時間啟動防疫防護服轉產項目,新投入的三條防護服生產線,于 2 月 8 日正式上線。近八分之一的產能,新改建一個10 0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緊急生產一次性防護服,保障抗“疫”物資供應。一次性防護服采用薄膜復合技術,強力高,穿著舒適,具有較好的防滲透性,可滿足醫院系統以外的海關、社區、交通卡口、檢查站等工作人員的穿著防護需求。
一次性防護服設計日產能2 000件,月產量6萬件。目前生產準備已就緒,100名本地熟練工已經就位。與疫情賽跑,陽光開足馬力,為防“疫”戰役保駕護航。
"陽光首要考慮的是履行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努力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江蘇陽光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維強說,這批防護服不對外進行銷售,將全部交付給地方疫情防控應急指揮中心調配使用。
江蘇卡思迪萊服飾有限公司接到南京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委托,緊急生產一批防護服支援抗疫一線。1月29日,卡思迪萊成為南京市第一家復工的企業,公司返工500余人。為保證按時開工,卡思迪萊花費100多萬元緊急購完了一家生產企業的所有設備,從同行企業又借了若干臺,還向一些賣設備的廠家租用了一些,加上公司原有的4臺,三天之內滿足了生產所需要的60臺專用設備需求。
整個過程中,各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政府出具了生產防疫物資的函,協調沿路關口給予支持;原料供應商都很給力,采購的幾十萬米原輔材料到廠,幾十臺專用設備安裝到位;同行也不再是競爭對手,而是慷慨相助的兄弟企業。

工人們放棄假期,眾志成城,只想著為抗疫做點事。目前,日均產量已近3 000件,首批合格防護服已隨江蘇援鄂醫療隊運往湖北。
“發揮我們做服裝的優勢生產防護服,去保護醫務人員和一線人員,他們才能保護更多人?!笨ㄋ嫉先R董事長叢金林如是說。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圣華盾防護科技迅速反應、積極應對,發揮各自專業優勢、行業優勢,跨市合作增援防護服生產線、加班加點生產抗病毒藥物、捐款捐物同舟共濟,用實際行動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彰顯了企業的責任擔當和大愛情懷。
在 “綠色通道”的幫助下,通過省、無錫和江陰三級相關部門對于產品質量和生產條件的考核后,蘇州奧健和圣華盾防護科技達成合作并簽署協議:圣華盾將部分設備和人員投入到其一次性醫用防護服的生產中,提高防護服產能,部分產量保證無錫地方醫院的供應。
“特殊時期要講大局,按照需求,我們向員工發出了支援蘇州生產線的復工通知,得到積極響應。1月29日一早,十多名骨干員工帶著設備就趕赴蘇州了?!逼髽I負責人王炳來表示,員工目前已經全部上崗,機器設備已調試正常正式投入生產,這條生產線每天預計可生產數百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在江蘇一批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的同時,我們的服裝拉鏈企業也在默默地關注疫情,貢獻力量。
1月27日傍晚,會員企業馳馬拉鏈突然接到一家國有企業1.5萬條防護服拉鏈的緊急訂單,要求兩天之內必須交貨;當晚,又接到一份3萬條防護服拉鏈的緊急訂單。隨之而來的幾天,一份份“沉甸甸”,十萬火急,數以萬計、十萬計的單子接踵而至,頓時讓公司上下陷入無法喘息的緊迫感。
“立行立做,責任擔當,特事特辦?!倍麻L邵敏薇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明確表達“戰勝一切困難,無條件服務前線。”提出“目前是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作為國內拉鏈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馳馬人有責任、有義務勇挑重擔,迎難而上,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防護服拉鏈產量與日俱增,從1月28日至今已累計完成450萬余條優質防護服拉鏈,運往全國100多家防護服生產企業。
截至2月14日,馳馬公司累計總接單已達1 300萬條,任務極為艱巨,但馳馬人始終秉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與時間賽跑,用手中的“一針一線”編織著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的“英雄戰袍”。

“2月8日清晨我們接到通知,復工手續獲得上級批復。當天上午 10點40分,我們準時開工,轉產加工制造防護服?!碧崞疝D產的過程,江蘇華陵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靜嘶啞的聲音中略顯疲憊。華陵是一家從事行業制式服裝及民品服裝的高級定制企業,然而,作出轉產的決定需要十足的勇氣。鄭靜坦言:“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難度不小?!比A陵在此之前并未涉足過防護服制造領域,他們不僅缺人員、原料、生產資料,更缺技術。為此,他們與政府協商,找來專家進行專業技能培訓。鄭靜介紹,2月5日,企業先組織班組長進行產前培訓。隨后,再安排工人在家進行產前視頻培訓。
在解決技術問題的同時,他第一時間在朋友圈發起“救急通知”召集人員。他原本作了最壞打算,在這特殊時間里,恐怕沒有人會響應。令他意外的是,居然一呼百應,本地的80名員工全部要求復工,不僅如此,企業副廠的40名員工也積極要求加入。之后,他又在價格上漲了3倍的情況下,訂購了400噸原料,購入了新設備。
如今,自第一件工業級防護服樣本送相關單位檢驗合格后,公司立即啟動24條生產線,投入大批量生產,現日產能已達到1 000件,預計到月底,可生產防護服40萬件。鄭靜表示:“我只是憑良心做事,在國家利益和金錢面前,我選擇了前者。雖然已有企業轉產,但畢竟一家企業的力量是有限的,眾人拾柴才能火焰高?!?/p>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江蘇各地的紡織服裝協商會也慷慨解囊,常熟印染商會中的49家企業共計捐助449萬元,用于武漢、黃石及常熟的疫情防御防控,還有一大批紡織及服裝企業盛虹集團、蘇州江蘇拉波尼服飾有限公司、鹽城鷹昌服飾有限公司、船之寶嬰童用品有限公司等企業響應政策,紛紛轉投防護服和口罩生產,支援抗疫一線。
1月27日大年初三,江蘇雙龍健制衣有限公司的生產廠房里,幾十名一線生產工人已開始緊張地工作。他們或整理生產原料,或在進行防護服的打板工序。公司董事長邵海建介紹,雙龍健是一家從事男女休閑裝及工裝生產銷售的企業。由于企業長期與上海瑞金醫院保持合作,提供醫院配套醫護人員、后勤職工和入院患者所需床品,已積累了一定的醫用產品制造的經驗。所以當疫情發生后,他們快速轉產,投入到防護服的生產制造中。
“對于企業的轉產,大家都積極配合?!鄙酆=ǜ嬖V記者,當了解到企業轉產,需要制作送往抗疫前線的防護服,當地員工幾乎都趕回企業復工。在大家的努力下,雙龍健每天可制造防護服4 000~5 000件。目前,已有20 000件防護服順利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