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磊,王 浩,高俊杰,孫玉祥,張耀文,顧曉丁,徐建榮
( 1.常熟理工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2.常熟市韻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常熟 215500 )
大口黑鱸(Micropterussalmoides),又名加州鱸,屬鱸形目、太陽魚科、黑鱸屬,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世紀80年代初引入我國,因其生長快、抗病力強、易捕撈、適溫范圍廣、肉多刺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優點,被引種到江蘇、浙江、上海、山東、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并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已成為我國淡水養殖的主要魚類品種之一[1-3]。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是通過物理、生物、化學等手段和設備,將養殖水體中的有害固體物、懸浮物、可溶性物質和氣體從水體中排出或轉化為無害物質,并補充溶解氧,使水質滿足魚類正常生長需要,實現高密度養殖條件下水體的循環利用高效養殖模式,能夠有效降低養殖水體中氨氮及亞硝態氮等水質指標含量,凈化水質,具有養殖密度高、節水節地、環境友好、產品可追溯等優勢,是我國未來水產養殖發展的重要模式[4-9]。國內大口黑鱸養殖以池塘養殖為主,大口黑鱸池塘養殖主要投喂冰鮮雜魚,由于冰鮮料對水環境影響較大,隨著各地政府對養殖環境整治力度的加大,大口黑鱸配合飼料的應用正在逐漸擴大[10-15]。2017年我們引進大口黑鱸苗種進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試驗,全程使用大口黑鱸專用配合飼料,養殖試驗獲得成功,筆者總結了大口黑鱸在室內水泥池中進行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生長特點,揭示其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條件下的生長規律,為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大口黑鱸提供參考。
2017年5月25日從蘇州相城未來水產養殖場購進經馴化的大口黑鱸大規格苗種16 000尾,苗種平均體質量為(4.60±0.30) g。
試驗地點為蘇州市常熟市韻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尚湖基地,養殖設施為鋼架塑料大棚和室內水泥池組成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每條養殖線由4口60 m3長方型水泥養殖池組成,計240 m3,每口養殖池由2個30 m3正方型抹角水泥池構成,水泥池底部向中央傾斜,排水口位于池底部中央,與池外溢水管相通,便于拔管排污,每條養殖線配套有機械過濾、生物凈化處理、增氧、循環回水系統等。
大口黑鱸苗種為經馴化的大規格苗種,16 000尾大口黑鱸苗種平均放養至4口60 m3養殖池中,平均每池放養苗種4000尾,放養密度為67尾/m3,試驗期間全程投喂大口黑鱸專用浮性顆粒配合飼料。飼料由德清龍申力飼料有限公司生產,飼料粗蛋白質≥48.0%,粗脂肪≥8.0%,粗纖維≤6.0%,粗灰分≤16.0%,鈣≤5.0%,氯化鈉≤3.5%,總磷≥1.2%,賴氨酸≥2.3%,水分≤10.0%。根據大口黑鱸不同生長期投喂不同粒徑的飼料:在初期魚苗小于100 g時,投喂量為魚體質量的4%~6%;當大口黑鱸體質量大于100 g時,投喂量為魚體質量的1%~2%。投喂時注意觀察大口黑鱸的攝食狀態,并根據其攝食情況適當調整,自第45 d開始,每30 d測量大口黑鱸的體長、體質量等指標,每次隨機取樣40尾。
養殖用水為經曝氣的地下水,其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標準,出水水溫18 ℃,養殖期間全程循環水養殖,控制每4 h循環1次,塑料大棚夏天內外雙層遮陽通風控溫,冬天大棚保溫。每日測量水溫和溶解氧,每2 d測量pH、氨氮及亞硝態氮等水質指標并對生物凈化處理池進行監控。水溫和溶解氧用熒光法溶解氧測定儀(德國夸克SD 400 Oxi L)測定,pH、氨氮及亞硝態氮用多功能水質測試箱(湖北諾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比色法測定。采取定時、定位投喂餌料,魚苗100 g以前日投喂3次,100 g以后每日早晚各投喂1次,日巡池早、中、晚各1次,主要觀察養殖池水色和大口黑鱸攝食、排便、活動等相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找原因并處理。
體質量相對增加率/%=(m2-m1)/m1×100%
體質量日增加量/g·d-1=(m2-m1)/(t2-t1)
體質量特定生長率/%·d-1=(lnm2-lnm1)/(t2-t1)×100%
體長相對增長率/%=(L2-L1)/L1×100%
體長日增長量/cm·d-1=(L2-L1)/(t2-t1)
體長特定生長率/%·d-1=(lnL2-lnL1)/(t2-t1)×100%
體長與體質量關系:m=aLb
式中,m為體質量(g),m1和m2為t1、t2所對應的體質量(g),L為體長(cm),L1和L2為t1、t2所對應的體長(cm),a、b為常數。
用Excel和SPSS 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作圖。
大口黑鱸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期間水質情況如下:水溫24.5 ℃(17.3~28.0 ℃),氨氮0.008 mg/L(0~0.2 mg/L),亞硝態氮0.115 mg/L (0~0.25 mg/L),pH 7.9(7.4~8.6),溶解氧5.3 mg/L(4.1~6.9 mg/L)(表1)。試驗結果表明,養殖水經過濾和生物處理再循環使用,氨氮、亞硝態氮及pH等養殖指標均穩定在大口黑鱸適宜生長的范圍內。

表1 養殖期間水質因子變化情況
循環水養殖條件下大口黑鱸生長良好,不同養殖時期其體長和體質量生長趨勢一致(表2、表3)。由表2、表3可知,隨著生長日齡的延長,大口黑鱸個體日益增大,體長相對增長率、體長特定生長率、體質量相對增加率和體質量特定生長率隨養殖時間的延長呈增加幅度降低的趨勢,經195 d養殖,大口黑鱸個體平均體質量為303.14 g,平均體質量日增加量1.82 g,平均體長26.76 cm,平均體長日增長量0.10 cm。

表2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條件下大口黑鱸體長生長基本情況

表3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條件下大口黑鱸體質量生長基本情況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條件下,大口黑鱸體長(L)生長呈線性生長,體長生長方程為:L=0.0961t+9.1442,r2=0.9766,體長和日齡(t)之間呈線性關系(圖1);體質量(m)生長呈指數生長,體質量生長方程為:m=00651t1.6147,r2=0.9974,體質量和日齡之間呈指數關系(圖2);大口黑鱸體質量與體長的關系方程為:m=0.0132L3.0455,r2=0.9828,體質量與體長關系符合冪函數關系(圖3),b約為3,表明大口黑鱸體長和體質量能均衡生長。

圖1 大口黑鱸體長與日齡的關系

圖2 大口黑鱸體質量與日齡的關系

圖3 大口黑鱸體質量與體長的關系
試驗期間,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平均水溫為24.5 ℃,水溫變化幅度為17.3~28 ℃,經195 d養殖,大口黑鱸平均體質量為303.14 g,平均體長為26.76 cm。大口黑鱸的體質量特定生長率與水溫的關系曲線見圖4。當水溫降至18.67 ℃時,體質量特定生長率僅為0.14%。

圖4 大口黑鱸特定生長率與水溫的關系
大口黑鱸生長迅速,人工養殖條件下當年即能上市。試驗結果表明,大口黑鱸苗種期生長較快,隨著生長期的延長,其生長趨勢與體質量特定生長率、體質量相對增加率、體長特定生長率、體長相對增長率趨勢一致,同步減慢,利用這一生長特點可進行大口黑鱸分級養殖。相關特性分析國內學者對半滑舌鰨(Cynoglossussemilaevis)[16]、圓斑星鰈(Veraspervariegates)[17]、長薄鰍(Leptobotiaelongate)[18]、達氏鰉(Husodauricus)[19]、黃顙魚(Pelteobagrusfulvidraco)[20]、哲羅鮭(Huchotaimen)[21]等品種有過類似研究,廣泛用于探索不同品種的生長規律。大口黑鱸是肉食性魚類,生長差異性大,而且有大魚吃小魚現象發生,早期幼魚培育階段更明顯,這一特性與尼羅羅非魚(Oreochromisniloticus)[22]、紅鰭東方鲀(Takifugurubriges)[23]、花鱸(Lateolabraxmaculatus)[24]等其他肉食性魚類習性相似,因此宜在幼魚苗種培育階段采用多次分篩方法來避免幼體自相殘殺現象的發生。體質量和體長是反映魚生長特點的基本參數,是魚類生長生物學研究中經常涉及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判斷種質質量和養殖效果的標準之一[25-27]。本試驗通過對不同生長階段大口黑鱸體質量和體長的定期測量,分析得到大口黑鱸體質量與日齡之間呈指數關系:m=0.0651L1.6147,r2=0.9974;體長與日齡之間呈線性關系:L=0.0961t+9.1442,r2=0.9766;體質量與體長符合冪函數關系:m=0.0132L3.0455,r2=0.9828。這些生長特點符合魚類生長規律[28-30],對大口黑鱸的工廠化養殖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魚類是變溫動物,環境溫度直接影響其生長代謝,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魚類的生長速度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加,當水溫低于其最適生長水溫時,魚類生長受到影響,表現為生長率速度降低,餌料系數增加[31]。大口黑鱸適溫范圍廣,水溫1.0~36.4 ℃均能生存,10 ℃以上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 ℃[3,32]。本試驗表明,當循環水養殖池水溫在20 ℃以上時,大口黑鱸生長良好,而當水溫低于20 ℃時,大口黑鱸攝食量明顯降低,12月的特定生長率只有0.14%/d,遠低于前期平均的0.54%/d。因此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要保證大口黑鱸正常生長,冬季必需加溫或保溫養殖。
目前大口黑鱸養殖主要以池塘養殖為主,大口黑鱸池塘養殖成本小,技術要求低,容易入門;但在江、浙、滬一帶由于受自然溫度的限制,常規苗種當年難于全部上市,帶來養殖風險;水泥池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可提前進苗,控溫常年生長,而且水產品質量有保障,是今后養殖發展的方向,但水泥池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投資大、養殖成本高、技術要求高,短期內難于大規模推廣,因此可以利用現有水泥池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施進行大口黑鱸早期苗種培育,為池塘養殖提供大規格優質魚種,縮短池塘養殖時間,當年上市減少池塘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促進大口黑鱸產業的健康發展。
分級養殖在其他品種中也有研究[33-36],通過分級養殖可提高南美洲鰻鱺(Anguillarostrata)成品率[37],能較好地提高鱖魚(Sinipercachuatsi)[38]苗種的整齊度,降低殘食率,提高成活率。大口黑鱸生長快,個體差異大,利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施培育大規格魚種,可充分發揮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施優勢,提前進苗、高密度培育、適時分級、提高大口黑鱸苗種整齊度,延長大口黑鱸的生長期,特別適合長江中下游地區,放養經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施培育的大口黑鱸大規格魚種,可實現當年放養當年上市,減少越冬風險和損失,提高大口黑鱸養殖效益,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和廣闊的市場潛力,是大口黑鱸產業發展的方向。
大口黑鱸適宜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條件下養殖,水溫是影響大口黑鱸苗種生長的主要因素之一,水溫低于20 ℃明顯影響其生長。大口黑鱸體質量與日齡之間呈指數關系:m=0.0651t1.6147,r2=0.9974,平均體質量特定生長率為0.46%,體質量平均日增加量為(1.82±0.57) g;大口黑鱸生長快,適宜條件下大口黑鱸魚苗當年即達上市規格;適合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養殖,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