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廷強
(山東省聊城市中醫醫院,山東 聊城252000)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臨床以血清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下降,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升高為主要特征,癥狀較輕者表現為少氣懶言、倦怠乏力及畏冷等,癥狀較重者表現為全身性代謝綜合征,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1]。橋本氏甲狀腺炎進展到一定階段會導致甲狀腺儲備功能下降,對甲狀腺造成破壞,進而引發甲減[2]。目前臨床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橋本氏甲減)以補充甲狀腺激素為主,單純西醫治療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癥狀,但總體效果有限。為了解中西醫聯合治療橋本氏甲減的效果,本研究分析采用逍遙散聯合左甲狀腺素鈉(優甲樂)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聊城市中醫醫院內分泌病科收治的100例橋本氏甲減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0例,女30例;年齡36~67歲,平均(48.7±6.9)歲;病程2~11年,平均(6.5±1.8)年。研究組男22例,女28例;年齡35~67歲,平均(49.8±6.4)歲;病程3~10年,平均(6.2±1.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參考《內科疾病診斷標準》中橋本氏甲減診斷標準[3]:超聲掃描甲狀腺存在不規則濃聚或疏散區,冷結節,可見甲狀腺彌漫性腫大,且質地堅韌,表面不平,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甲狀腺微粒體抗體為高滴度陽性,且血清TSH升高,FT3和FT4正常或降低。中醫診斷參考《中醫內科學》中癭病的診斷[4],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征。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配合,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合并嚴重心、腦、腎等疾病或精神疾病者;藥物治療或手術切除甲狀腺所致甲減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
2.1 對照組 單純給予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左甲狀腺素鈉片(優甲樂,Merck Serono GmbH,注冊證號J20160065)口服,每次50μg,每日1次。連續治療3個月。
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逍遙散治療。方藥組成:柴胡、白芍、白術、當歸和茯苓各15 g。伴氣虛者,加黃芪、太子參各9 g;伴陽虛者,加熟地黃6 g,鹿角膠6 g(烊化兌服);伴甲狀腺結節者,加海藻9 g;伴血瘀者,加川芎6 g,赤芍9 g;伴痰凝者,加陳皮、芥子各9 g;伴納差者,加焦山楂6 g,焦麥芽9 g。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2次服用。連續治療3個月。
3.1 觀察指標 測定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FT3、FT4和TSH水平。
3.2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臨床癥狀和血清指標改善情況評定。痊愈: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改善,TSH降低50%以上,甲狀腺功能明顯好轉;有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有所好轉,TSH降低不足50%,甲狀腺功能有所改善;無效:臨床癥狀及甲狀腺功能均無改善。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血清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FT3、FT4水平均明顯高于治療前(P<0.05),TSH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研究組血清FT3、FT4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TSH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橋本氏甲減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改善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橋本氏甲減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改善情況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FT3(pmol/L)FT4(pmol/L)TSH(mU/L)研究組 50 治療前 2.4±0.7 5.0±2.1 15.9±4.6治療后 5.2±1.7△▲ 14.9±5.1△▲ 4.9±2.3△▲對照組 50 治療前 2.5±1.1 5.2±2.3 15.7±4.9治療后 3.8±1.4△ 10.8±4.2△ 8.5±3.7△
(2)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橋本氏甲減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橋本氏甲減一般發病隱匿,不易察覺,臨床以甲狀腺腫大為主要癥狀,表現為甲狀腺呈彌漫性腫大,表面光滑或有結節,質地較硬,大多無疼痛或疼痛輕微,部分患者可伴吞咽困難、呼吸困難、聲音嘶啞、頸部壓迫感等癥狀[5]。臨床常采用優甲樂等激素替代藥物治療,優甲樂為左甲狀腺素鈉片,可在外周器官中轉化為T3以糾正甲減,雖能達到一定效果,但治療時間長,藥物維持量大,且部分患者在治療時易出現心悸、煩躁等不良反應,從而導致患者依從性差[6]。隨著人們對中醫認識的不斷深入,中醫藥在橋本氏甲減等甲狀腺疾病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治療橋本氏甲減提供了新的途徑[7]。橋本氏甲減可歸于中醫“癭病”范疇,情志變化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原因,長期情志失調可導致氣機紊亂,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肝郁氣滯、氣滯血瘀及血行不暢是導致橋本氏甲減的主要病機[8]。因此,臨床對該病的治療以疏肝健脾為主。逍遙散主要由柴胡、白術、白芍、當歸和茯苓等藥物組成。其中柴胡疏肝解郁,調和肝氣,柴胡總皂苷具有抗抑郁和抗焦慮作用[9]。白芍養血斂陰,柔肝緩急,白芍提取物能通過下調PMS肝氣郁證大鼠額葉5-HT3AR和5-HT3BR蛋白表達,直接或間接發揮對小鼠的抗抑郁及抗炎作用[10]。當歸養血和血;白術、茯苓健脾祛濕。諸藥合用,共奏調和肝脾、養血健脾和疏肝解郁之效,通常用于肝郁、血虛、脾弱患者。臨床實踐表明,逍遙散應用于橋本氏甲減患者,可在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甲狀腺功能,加速患者恢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11]。
血清FT3、FT4是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的敏感指標,由于其含量不受甲狀腺結合球蛋白的影響,能夠特異性反映甲狀腺功能狀態,故在判斷甲狀腺功能紊亂中具有重要價值,可用于評估甲亢、甲減等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監測療效等[12]。TSH是由腺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具有控制和調節甲狀腺活動的作用,血清TSH升高在原發性甲減、橋本氏甲減及甲狀腺激素抵抗綜合征等疾病中較為常見。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血清FT3、FT4均顯著高于對照組,TSH低于對照組,表明逍遙散與西藥聯合應用更有助于改善血清FT3、FT4和TSH水平,緩解臨床癥狀,促進甲狀腺功能改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橋本氏甲減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單純優甲樂治療,臨床應用具有可行性。
綜上所述,采用優甲樂聯合逍遙散治療橋本氏甲減,能夠有效提升血清FT3和FT4水平,降低TSH水平,臨床療效顯著,可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