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柯 童瑾
[摘要]:電子煙在全球的使用率逐年增加,但很多人對其危害認知不足。電子煙可以導致尼古丁成癮,增加從不吸煙青少年未來吸煙的風險,并且煙液加熱后產生的蒸汽含有多種有毒物質,對人體有害。電子煙的戒煙效果不明,不推薦吸煙者使用電子煙來戒煙。
[關鍵詞]:電子煙,尼古丁成癮,電子煙相關肺損傷,戒煙,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319-02
電子煙是一種新型的煙草產品,于2004年開始在中國生產及銷售,隨后風靡全球,在歐美地區極為流行,尤其受青少年及年輕成年人的青睞。電子煙是一種模仿傳統香煙的用電池供電的手持汽化裝置,通過加熱煙液產生可吸入蒸汽來模擬吸煙。各大煙草公司為廣告常宣傳電子煙為一種安全、無害的吸煙或戒煙手段,但煙草監管部門未認同這種說法,電子煙的安全性及戒煙效果一直備受爭議。隨著電子煙使用的推廣,電子煙的危害也逐漸被發現。本文就電子煙對人體的危害、對青少年影響、戒煙效果進行如下綜述,希望人民了解電子煙的害處,國家加強電子煙的管理,避免電子煙在中國流行。
1電子煙對人體的危害
1.1尼古丁的危害及成癮
電子煙煙液分為含尼古丁和不含尼古丁型。含尼古丁型煙液中盡管沒有傳統香煙燃燒產生的焦油等多種致癌物質,仍含有一定濃度的尼古丁。傳統香煙的尼古丁吸入量一般較穩定,但使用電子煙的尼古丁吸入量有較大的變異性,其與尼古丁濃度等因素有關[1]。市面上煙液中的尼古丁濃度通常有6、12和18mg/mL等不同規格,但目前市場管控混亂,我國對電子煙質量及銷售無明確標準,更高尼古丁濃度的煙液仍可于互聯網上買到,這導致使用電子煙的尼古丁吸入量可能較傳統香煙高,煙草成癮及對人體的毒害程度更重。而不含尼古丁型煙液也并不是絕對不含尼古丁,國外有研究對28種不同電子煙煙液樣品的測試,其中標記不含尼古丁的10種樣品中有7種含有0.1~150.0ug/ml尼古丁,其余沒有標記尼古丁信息的18種樣品中有16種含有0.1~324.0ug/ml尼古丁[2-4]。所以市面上大多數電子煙煙液或多或少都含有尼古丁,可能會導致尼古丁成癮。
尼古丁既是造成煙草成癮的元兇,其本身也具有毒性。OldsME等人在1982年提出關于大腦腹側被蓋區一伏隔核一前額葉皮質通路的獎賞環路,尼古丁被吸收后經血液循環到達大腦,激活和強化大腦腹側被蓋區一伏隔核一前額葉皮質通路,促進多巴胺釋放,抑制抑制性神經遞質的釋放,使人愉悅、高興,形成獎賞效應;一旦吸煙量減少,人體內尼古丁水平下降,獎賞效應會減弱,使人產生空虛感,甚至戒斷反應,促進人們不斷吸煙。有研究表明當尼古丁作用于人的大腦神經時,會導致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導致慢性復發性腦病[5~6],導致尼古丁成癮。在一項慢性吸煙者大腦灰質體積變化的meta分析中,528例慢性吸煙者的額葉、島葉和扣帶回的灰質與健康者相比有顯著變化,而這些部位與成癮密切相關[5]。而尼古丁成癮者有可能為追求更強的獎賞效應,而轉向吸食傳統香煙的風險。此外尼古丁對于心血管系統有影響,會引起血壓升高,長期吸煙可導致高血壓;還可增快心率,易誘發心肌缺氧,增加心肌梗死的發病率[7]。
1.2煙液中的其他物質對人體也有害
電子煙煙液加熱所產生的蒸汽并不如廣告中所說的那樣安全,也并不是“純凈的水蒸氣”。
電子煙煙液除尼古丁外主要由溶劑、香精及各種添加劑等組成,其中溶劑包括丙二醇、乙二醇、甘油、水等,加熱后產生的蒸汽包括細顆粒和超細顆粒、某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某些重金屬等,會造成新型空氣污染[1],形成電子煙的二手煙危害他人健康。2015年一項北京吸煙者使用電子煙的調查顯示,有34.7%的電子煙使用者出現咽喉刺激或咳嗽、口干、惡心、頭痛等不良反應[8]。這些電子煙蒸汽中含有甲醛和丙烯醛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由丙二醇、乙二醇、甘油等物質加熱后產生,其有細胞毒性,會改變或破壞口腔上皮細胞結構和功能,導致慢性牙周炎、口腔潰瘍、口腔癌等疾病發生[9]。電子煙煙液在加熱過程中,電子煙金屬零件中的重金屬鎳、鉛會遷移,和蒸汽混合在一起被吸人人體,影響人體健康[10]。
電子煙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在市場管理規范上有所欠缺,部分不法商家在電子煙煙液中加入非法添加劑,對人體造成傷害。2019年,美國威斯康辛州和伊利諾斯州發現了電子煙相關肺損傷(EVAL)病例,隨后該病開始爆發,截至2020年2月18日,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已經確認有2807名住院患者確診或疑似EVALI[11-12].EVALI包括自發性氣胸、急性嗜酸性肺炎、呼吸性細支氣管炎相關間質性肺病、過敏性肺炎、組織性肺炎和急性外源性脂樣肺炎等,表現為一系列呼吸、胃腸和體質癥狀,包括咳嗽、胸痛、呼吸急促、惡心、嘔吐等,易迅速發展為急性呼吸衰竭,需要氣管插管或機械輔助通氣,胸部X片或胸部CT檢查常見患者雙肺有磨玻璃混濁,使用皮質類固醇及支持治療有效[13]。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經調查發現大約78%的EVALI患者吸人添加四氫大麻酚的煙液,而為稀釋四氫大麻酚使用維生素E醋酸鹽(VEA)作為添加劑,吸入后因肺組織缺乏代謝和吸收VEA的機制,可能導致其積累。大部分EVALI患者的肺樣本中含有VEA,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考慮VEA為EVALI爆發的主要原因[12]。
2電子煙可能成為青少年未來吸煙的途徑
近年來,全球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人數顯著上升,增長趨勢快,在歐美國家尤其顯著。根據2011-2018年美國全國青少年煙草調查的數據顯示,美國中學生使用電子煙的比例從2011年的1.5%上升到2018年的20.8%,增幅超過13倍[9]。而我國對于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的調查研究較少,有研究顯示2019年全國初中生的平均電子煙使用率為1.2%[14],較歐美國家低。青少年嘗試使用電子煙的原因一般是認為電子煙較傳統香煙更為安全,認為低劑量尼古丁的攝入煙草成癮不嚴重,不攝入焦油等有毒物質,且青少年易受朋友及網絡影響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濫用電子煙。現在全球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嘗試吸食電子煙,提示新一代的人沉溺于尼古丁使用的深淵邊界。在網絡極度發達的信息時代,我國青少年電子煙的使用率可能會逐漸升高。
而從未吸煙的青少年發育中的大腦對尼古丁的暴露特別敏感,易導致他們形成對尼古丁的成癮和促進他們未來去吸食傳統煙草,出現門戶效應[15-16]。美國一項電子煙使用的meta分析顯示,從不吸煙的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吸食電子煙后,未來吸煙的概率約是從不吸煙者的2倍[I5]。電子煙可能會使吸煙意愿增加,有成為從不吸煙者開始吸煙新途徑的潛在風險。大多數吸煙者都是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吸煙,隨后過渡到長期吸煙,如若青少年的電子煙使用率增加,可能導致未來煙民數增加。所以控煙要從青少年開始抓起,阻止青少年開始吸煙是很重要的公共衛生課題[I5]。
3電子煙的戒煙效果存在爭議
電子煙商家介紹電子煙可以幫助吸煙者戒煙或減少吸煙量,促進健康。但是目前尚無明顯的科學研究證明電子煙有明確的戒煙效果,不同研究有不同的結果。在美國SaraKalkhoran等人對來自18個觀察性研究和2個臨床試驗的結果匯總中顯示,使用電子煙的吸煙者的戒煙成功率比不使用電子煙者低289%[17]。S.Khoudigian等人的系統回顧性研究中提示,使用電子煙戒煙的成年人與使用尼古丁替代法組和安慰劑組相比,戒煙成功率無統計學意義[18]。但在PaulVanderkam等人的meta分析中提示,電子煙的使用可能減少吸煙者的日吸煙量[19]。總之,對于電子煙的戒煙效果眾說紛紜,有待以后研究。
4小結
電子煙可如傳統煙草般導致尼古丁成癮,煙液中的尼古丁及其他物質加熱后形成的蒸汽會傷害人體多個系統,并不是如廣告宣傳那樣安全、無害。并且我國對電子煙生產及銷售的管理力度薄弱,電子煙市場和質量安全有極大的隱患。電子煙有導致從不吸煙青少年變為未來煙民的潛在風險,且其戒煙效果不明,國家應加強電子煙使用的管控。
5建議
我國作為電子煙生產大國,盡管國內市場消費只達到了6%,但卻為全球提供了959%以上的電子煙產品[20]。我國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及姻民,電子煙作為新型煙草產品,在我國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國內電子煙的質量參差不齊,長期處于無管理狀態,對此有以下建義:
(1)《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已于2019年審查完成,盡快發布該標準,對電子煙生產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以及包裝、標識、說明書、貯存和運輸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
(2)對青少年購買電子煙進行嚴格管控,可參考歐美國家的控煙措施,如在2019年世界控煙履約進展報告中,美國作為電子煙的最大市場,針對青少年易被電子煙吸引的特點,將購買煙草年齡從18歲提高為21歲,嚴格執行電子煙市場準人制度、口味限制等[21]。
(3)加強媒體關于電子煙危害的宣傳,禁止播放有關電子煙安全、無害的廣告,在電子煙的外包裝上標注“電子煙有害健康”字樣。
參考文獻:
[1]夏英華,胡徐燕,張嘉儀,何群電子煙對人體健康影響及其管控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19,35(03);381-384.
[2]HadwigerME,Trehy ML,Ye W,etal.Identification ofaminotadalafil and rimonabant in electronic cigarette products using highpressure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diodearrayand tandem massspectrometric detection[J].Chromatogr ,2010, 1217(48):7547-7555.
[3]Christoph H,Meike P,Svetlana K,et al. Chemical hazards presentin liquids and vapors o electronic cigarettes[J].ArchToxicol,2014,88(7):1295-1308.
[4]Michaell L,Trehy,Wei YE,et al. Analysi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cartridges,refill solutions,and smoke for nicotine and nicotine relatedimpurities [J]J Liq Chromatogr Relat Technol, 201 1, 34(14):1442-1458.
[5]趙欽盎,楊潔,李林,左榮躍,尹維剛,陳一勇.慢性吸煙者大腦灰質體積變化的Meta分析[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16,25(04):374-379.
[6]Dome P, LazaryJ, Kalapos MP, et al. Smoking, nicotine and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J]. Neurosci Biobehav Rev,2010,34( 3) :295-342.
[7]李建華,劉江鳳.吸煙對人類健康主要危害的研究進展[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8(05):284-287.
[8]李晟姝,肖丹,褚水蓮,秦海燕,王辰.北京市吸煙人群使用電子煙情況的調查[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5,43(03):47-49.
[9]Ebersole J,Samburova V,Son Y et al. Harmful chemicals emittedfrom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potential deleterious effects in the oral .cavity.[J] .Tob Induc Dis, 2020, 18: 41.
[10]樊美娟,王洪波,趙樂,崔華鵬,陳黎,潘立寧,郭軍偉,劉惠民.電子煙用金屬件中重金屬的遷移[J].煙草科技,2019,52(02):40-46.
[11]Besaratinia A,Tommasi S,Vaping epidemic: challenges andopportunities.[J] .Cancer Causes Control, 2020, 31: 663-667.
[12]Cao DJ,Aldy K,Hsu S et al. Review of Health Consequences of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the Outbreak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or Vaping,Product Use-Associated Lung Injury.[J] J Med Toxicol, 2020, undefined:undefined.
[13]Oriakhi M,Vaping: An Emerging Health Hazard.[J] .Cureus,2020, 12: e7421.
[14]瑪爾孜婭·玉蘇甫江,李嘉慧,李娜,楊曉塵,朱靜芬.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9,14(03):208-212.
[15]Zhong J,Cao S,Gong W et al. Electronic Cigarettes Use andIntention to Cigarette Smoking among Never-Smoking Adolescents andYoung Adults: A Meta-Analysi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6, 13: undefined.
[16]夏英華,胡徐燕,張嘉儀,何群.電子煙對人體健康影響及其管控進展[].中國公共衛生,2019,35(03):381-384.
[17]Kalkhoran S, Glantz SA. E-cigarettes and smoking cessation inreal-world and clinical setting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J].Lancet Respir Med,2016,4(2):1-13.
[18]Khoudigian S,Devji T,Lytvyn L et al. The efficacy andshort-term effects of electronic cigarettes as a method for smokingcess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 meta-analysis.[J] .Int J PublicHealth, 2016, 61: 257-67.
[19]V anderkam P, Boussageon R,Underner M et al. [J]Efficacy andsecurity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for tobacco harm reduction: Systematic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Presse Med, 2016, 45: 971-985.
[20]左雨晴.強制性國標將出臺電子煙行業洗牌在即[J].新產經.2019(07):62-63.
[21]鄭一爭國家局經濟研究所(政策研究室)魯菲北京市局(公司)林錚鈴福建中煙姜泓海國家局辦公室.2019年世界控煙履約進展報告[N].東方煙草報,2020-06-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