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樂 應傳慧 池桂林

[摘要]:目的:探討在帕金森失眠患者臨床治療中歸脾湯加減聯合針灸治療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共60例,均選自我院收治的帕金森失眠患者,選取時間為2019年2月-12月,根據臨床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組展開實驗。接受歸脾湯加減治療的患者歸為對照組,組內成員共30例。其余患者歸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臨床治療方式上存在的不同之處在于,另外增加針灸治療。結果:從兩組患者治療,后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分的比較上來看,觀察組患者的失眠情況改善效果更佳,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單一歸脾湯加減治療相比,將其與針灸治療相結合使用,帕金森失眠患者的癥狀改善更加顯著,治療效果較好。
[關鍵詞]:帕金森失眠;歸脾湯;針灸;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321-01
前言:在神經內科疾病治療中,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疾病。通過對該疾病的發生原因進行分析,主要與腦的黑質多巴胺神經元引發的炎癥、壞死癥狀有關。從患者的臨床表現上來看,該疾病的存在,不僅會對患者的機體運動方面造成損害,還會對帕金森患者的睡眠等其他非運動性功能的發揮產生限制,導致患者出現睡眠障礙,對患者的身體、心理健康均會帶來不利影響。在以往西醫治療方式下,通常以多巴胺復合制劑作為主要治療藥物。雖然,該藥物能夠改善帕金森患者的震顫麻痹癥狀,但從長遠的角度上來看,伴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劑末現象的發生概率便會增大,對臨床用藥治療帶來了較大的限制。中醫是我國流傳至今的治病方法,在中醫辨證下,“顫證”、“不寐”是帕金森失眠患者所歸屬的范疇。為盡快改善患者的失眠癥狀,可采用歸脾湯加減聯合針灸的治療方式,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自我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失眠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歸脾湯加減治療,根據針灸治療方式的有無應用,將其分組展開實驗。其中,觀察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8:12,最小年齡為62歲,年齡上的平均值為(68.57±7.53)歲。對照組患者共男性17例,其余13例患者均為女性,平均年齡為(69.52±6.57)歲。在臨床診斷方式下,所以患者均已經確診。患者無腦血管疾病或腎臟功能不全、器官衰竭等病癥,本次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下開展,從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的整理上來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抗生素治療、感染預防性治療等,觀察患者的血壓、血糖各指標的變化情況,具有針對性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此外,給予患者左旋多巴藥物,每次使用劑量為0.25g,3次/[1]。
除以上治療措施外,將歸脾湯加減治療用于對照組。湯劑中包含多種中藥成分,如:茯神、當歸、白術等,用水煎服使用,2次/
在對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中,包含以上所有的治療內容,另外增加采用針灸治療。選取患者相關穴位,包括四神聰穴、頭維穴等,在捻轉補法的應用下,完成針刺,1次/日。兩組患者治療4個療程,每個療程共15天。
1.3觀察指標
應用匹弦堡睡眠質量指數來完成患者治療前后睡眠障礙程度的評估,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睡眠質量越差。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數據的整理依靠SPSS20.0統計學軟件來完成,x±s)為計量單位,使用t進行檢驗,當組間差異符合P<0.05的要求時,視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匹茲堡睡眠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為15.24±1.34分,對照組為15.62±1.26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為4.21±0.42分,對照組為8.69+0.36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請見表1.
3.討論
在帕金森綜合征引起的非運動癥狀中,失眠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癥狀表現。在帕金森患者中,有著60%以上的發生概率,嚴重損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通過對帕金森失眠癥的發生原因進行分析,可能與三方面內容有關。①伴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壓力過大,繼而引發睡眠上的障礙問題。②受到疾病因素的影響,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出現退行性病變癥狀,大腦功能的穩定性遭到破壞,繼而影響到患者的睡眠功能。③西藥的長期服用,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藥物副作用的影響下,也有可能會導致帕金森患者出現睡眠功能障礙。中醫認為,失眠癥的出現與患者氣血虧虛、心脈瘀阻、氣血不足等不良癥狀有關。給予患者歸脾湯加減治療,該藥劑中配置了多種中藥成分,如:黃芪、龍眼肉、黨參等,具有補氣固表、活血化瘀、養心安神等功效。與此同時,聯合使用針灸治療,可條暢全身氣機,安神定志,繼而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2]。
在本次研究當中,從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匹弦堡睡眠質量評分比較上來看,觀察組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對帕金森失眠患者臨床治療中,歸脾湯加減聯合針灸治療的應用效果更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梁普瑩,崔立謙,吳卓華,余金龍,陳美珠.帕金森病伴發失眠患者睡眠認知狀況調查及護理[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07);928-929.
[2]王翌.補疏通定湯治療腎虛肝郁型老年帕金森病失眠[J].中醫學報,2019,34(02):379-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