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師
摘要:闡述了企業碳排放核查工作流程及電力企業現場碳排放核查時應注意的內容和要點,有利于提高報送數據的質量,對電力企業和現場核查人員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發電企業,碳核查,碳排放,核查技術,碳市場
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2010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了《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試點的地區積極探索有利于節能減排和低碳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標志著我國正式開啟了國內企業的碳減排工作,隨著國內碳排放相關工作的推進,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實現我國節能降碳市場化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國探索運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手段。
雖然我國已經陸續發布了企業碳排放核查相關的工作要求和規定,并提供了碳排放幫助平臺進行咨詢,但是針對電力企業現場核查時應注意的事項及問題歸納總結較少,本文對電力企業現場核查過程中的要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以期為現場核查人員提供指導。
1 ?現場核查工作流程要點
1.1 現場碳排放的核查的工作流程包括三個階段:
(1)核查準備:簽訂核查協議,成立核查小組、明確核查準則、任命核查組長;
(2)核查實施:文件審核、制定核查計劃、現場核查、編制核查報告、技術評審、技術復核及出具核查結論;
(3)報告編制與提交:核查報告的編制、技術評審、技術復核及報告提交與歸檔。
1.2 核查準備
該階段的主要工作為簽訂核查協議,成立核查工作組,明確工作準則、任命核查組長,并初步與被核查對象建立聯系,核查機構在進行核查人員策劃與安排時應充分考慮被核查企業與核查員之間的獨立性,專業的匹配性,并告知核查組核查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困難,確保核查組能夠順利開展并完成核查任務。
1.3 核查實施
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有文件審核、制定核查計劃與現場核查實施。
通過文件審核可獲取相關企業碳排放信息,分析評估被核查單位碳排放的范圍與復雜性,并識別出可能引起重大誤報或違規的風險情況,識別出現場核查的重點,為下一步現場核查奠定基礎。
核查計劃是依據初步文件審核的結果,制定與被核查對象相適應的核查方式方法,并最終確定出現場核查的重點內容、核查工作量及現場核查的時間與安排等的方案。
核查計劃應包括核查的目的與范圍、核查的工作安排、核查組的組成、訪問對象及核查組的分工、現場抽樣方案等,并應于現場核查前的幾個工作日發給被核查對象。
現場核查的實施應遵循企業的相關規定,充分識別現場存在的風險,采用數據計算、現場查看、測試等方式采集數據,確保數據來源的準確性,同時針對分場所較多的企業應制定合理的抽樣計劃進行現場核查。
1.3 報告編制與提交
該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報告編制、評審、批準及提交,報告編制應符合國家省市的模板要求,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編制,報告完成后,報告的技術評審、技術復核應由獨立于該項目的人員實施,報告批準時應確保報告的質量滿足國家報送數據的要求,最后應按照國家提交文件的格式和要求上交主管部門。
2??電力企業核查技術要點
2.1 邊界核查
(1)報告主體應以企業法人為邊界,識別、核算和報告企業邊界內所有生產設施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2)發電企業的邊界核查包括企業的組織邊界、地理邊界和主要生產運營系統等,核查并確認企業的組織邊界、核算邊界與企業的工藝流程和主要生產設備設施是否與上一年度發生變化。
(3)現場可核查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工商營業執照、股權變更工商登記表、房屋產權證明、廠房租賃合同、上一年度財務審計報告、廠區平面圖等;
2.2 排放源識別
(1)基本生產系統:電力企業的基本生產系統為發電系統,熱電聯產企業還包括供熱系統,在排放源識別時應重點關注發電和供熱使用的燃料類型,發電機類型,點火使用的燃油類型,并判斷是否為為生物質發電,純生物質發電不納入核查的范圍內。
(2)輔助生產系統:包括廠區內的動力、供電、供水、采暖、制冷、機修、化驗、儀表、運輸等,在進行排放源識別時應重點關注消耗的外購能源種類有幾種,消耗量統計情況及是否存在外包情況(外包時不計算邊界范圍內)。
(3)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包括生產指揮管理系統(廠部)以及為生產服務的部門和單位,如職工食堂、浴室等,在進行排放源識別時應重點關注是否直接為生產服務,是否存在外供能源情況,存在外供能源情況時應進行扣除。
2.3 活動水平數據的核查
(1)燃煤(燃油、燃氣)消耗量
核查企業的生產月報表,并與盤庫統計表進行交叉核對,確保數據來源的一致性,并了解監測方法、監測頻次,獲得的數據具有可追溯性。
(2)燃煤(燃油、燃氣)低位發熱量
原則上燃煤(燃油、燃氣)低位發熱量應進行實測,燃煤實測方法滿足《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GB/T 213-2008)[3];燃油采用每批次,或者采用與供應商交易結算合同中的年度平均低位發熱值,使用汽油或者柴油可用缺省值;使用燃氣的企業可自行測量,也可由燃料供應商提供,每月至少一次。
(3)單位熱值含碳量
若企業進行實測,應滿足《煤中碳和氫的測定方法》(GB/T 476-2008)[4]方法的要求;若企業未進行實測,目前燃煤采用懲罰性的高限值0.03356 tC/GJ進行計算,燃油和燃氣可參考電力企業核算指南中的缺省值進行計算。
(4)碳氧化率
燃煤的碳氧化率實測的前提是企業統計了爐渣和飛灰的產量,同時爐渣和飛灰產量統計及含碳量計算應分別滿足《火力發電廠除灰設計規程》(DL/T 5142-2002)[5]、《飛灰和爐渣可燃物測定方法》(DL/T 567.6-95)[6],爐渣和飛灰含碳量中任何一個缺失,都不可用實測方案,應直接用高限值;燃油和燃氣的碳氧化率若無實測,可直接采用缺省值。
(5)脫硫劑中碳酸鹽的使用量
一般脫硫劑中碳酸鹽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電力企業總排放量的比例低于1%,因此脫硫劑中碳酸鹽含量可直接取缺省值90%,脫硫劑的使用量一般來源于企業的脫硫劑消耗月統計表,可通過購銷存統計表進行交叉核對。
(6)脫硫劑中碳酸鹽的排放因子
脫硫劑中碳酸鹽的碳原子默認100%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并根據不同的碳酸鹽類別選取排放因子缺省值。
(7)凈購入電力的使用量
凈購入電力是指電力企業從電網中凈購入的電力,以發電企業電表記錄的讀數為準,如缺失,可采用供應商提供的電費發票或者結算單等結算憑證上的數據。
(8)凈購入電力的排放因子
根據企業生產地址及目前的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西北、南方電網劃分,采用國家主管部門最近年份公布的相應區域電網排放因子(2012年)進行計算。
2.4 補充數據表中數據的核查
補充數據表中涉及排放只包括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排放和凈購入電力產生的排放,原則上進行分機組填報。
(1)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排放
該部分僅包含機組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煤、燃氣、燃油等)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含機組之外消耗的化石燃料(燃煤、燃氣、燃油等)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凈購入電力產生的排放
該部分僅包含機組停機維修期間的凈購入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包含機組之外的凈購入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3 ?結 ?論
通過梳理碳排放核查的工作流程及電力企業現場核查的要點,明確了電力企業現場核查時應關注的重點內容,有利于提高現場核查獲取數據的準確性、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報送碳排放數據的質量,對電力企業和核查機構具有一定的指導性。
參考文獻:
《中國發電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
國家碳市場幫助平臺
《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GB/T 213-2008)
《煤中碳和氫的測定方法》(GB/T 476-2008)
《火力發電廠除灰設計規程》(DL/T 5142-2002)
《飛灰和爐渣可燃物測定方法》(DL/T 567.6-95)
《火力發電廠技術經濟指標》(DL/T90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