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福紅 黃敏

西安市閻良區甜瓜以其甘甜爽口、風味純正、汁水豐沛、耐貯耐運的特點而享譽全國。2010年,閻良甜瓜被認定為地理標志性產品,中國果業流通協會授予閻良區為“中國甜瓜之鄉”。在各主流電商平臺,閻良甜瓜長期占據綜合排名第一的位置,是名副其實的“網紅”瓜,為閻良區打造和發展品牌農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閻良區關山鎮北馮村的張亞平望著長勢旺盛的甜瓜舒心一笑,這是他種瓜20多年來,收入最高的一年。“最后一批甜瓜馬上就要上市了。算下來,今年的9座甜瓜大棚收入有20多萬元。”張亞平開心地說。
像張亞平這樣的瓜農在閻良區比比皆是。據閻良區農業農村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工作人員邸俊龍介紹,閻良區自1998年種植甜瓜以來,面積已發展到6.5萬余畝,產量25萬余噸,產值超過7億元;帶動周邊富平縣、臨潼區等地種植甜瓜4萬多畝,形成以閻良為核心全國最大的早春甜瓜種植基地。
近年來,閻良區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作共建甜瓜試驗示范站,推廣新技術50余項,實施溫室大棚種植,創新推廣雙根嫁接、五膜覆蓋、吊蔓生長等先進技術,造就一批甜瓜種植專業農民,使閻良甜瓜具有不可復制的技術優勢。
甜瓜種植一茬后,第二年就不能再種這種品質的瓜,因為土地不能重茬,需要休整和培育。這就難住了瓜農,怎么辦?閻良區英武甜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英武對此上了心。多年來,他潛心研究,自制有機肥破解甜瓜種植重茬的問題。
“把牛糞、油渣、廢棄的菌棒、玉米渣等制作成有機肥,進行甜瓜有機栽培,既不影響土地休整,又能連續種植,而且產量和品質都有保障。”郭英武說,他從2014年開始研究有機肥種植,經過不斷試驗和調整配方,成功研究出了高效有機肥,保證了甜瓜種植的連續性。
據郭英武介紹,有機肥種植甜瓜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在地里做好條形槽,把有機肥放入槽中,然后栽植甜瓜;另一種是將有機肥放在塑料膜內,與土壤隔離,直接在有機肥上種植。兩種方法都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傳播,且不影響瓜苗生長,還能起到休整土地的作用。
“用物理方法生產的有機肥,用于甜瓜種植已達到綠色認證,從種植到采摘全程都不需要打農藥,也不需要使用化肥。”郭英武說,他一直想用現代化技術種出小時候的味道,如今,這一想法得以實現,讓他信心倍增。
目前,郭英武自制的有機肥已經標準化、大批量生產,研究培育的可帶皮食用的新品種甜瓜即將推廣生產,初步估計可帶動合作社瓜農每畝收入1.3萬元以上。
閻良甜瓜美名遠揚,一些外地甜瓜在包裝盒上打上“閻良甜瓜”字樣,以次充好,影響了閻良甜瓜品牌的市場美譽度。早在2007年,閻良區國強瓜菜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邢國強發現運往外省的蔬菜農藥殘留超標,但無法確定是哪個地方的蔬菜。隨后,邢國強建議發展甜瓜產業時應建立一個追溯體系,產品出去時必須有一個認證碼或一個記號,以便確認出處。
2013年,邢國強建設國強瓜菜產業園區時,再次提到市場上銷售的閻良甜瓜沒有任何標識的問題,他提議建立溯源體系,以便了解每一個瓜的來源、種植過程以及產品品質。
邢國強說:“我們從2014年開始使用了二維碼,可以追溯甜瓜的育苗、栽植、施肥、澆水等環節。每天作業流程都要詳細上傳到系統里,包括使用農藥名稱、防治范圍以及甜瓜每天的生長情況。兩年以內的檢測報告、生長照片都可以查到,客觀地展示了甜瓜從種植、播種、成長、采摘、銷售的全過程。”
2016年,邢國強將“一箱一碼”變為“一瓜一碼”,只要用手機掃描甜瓜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甜瓜的整個生長過程。同時,園區開展了種植和網絡技能培訓,讓合作社成員意識到這些數據的重要性和關鍵性,提高智能管理水平。甜瓜成熟的時候,瓜農將采摘時間上傳到系統里,化驗達標后,貼上二維碼即可包裝銷售。
現在,國強瓜菜產業園區與阿里合作,啟用阿里的平臺管理系統,使種植品種、大棚GPS定位和果農操作等都有跡可循。合作社還涉及花卉和養殖等,多產業相互結合,形成循環產業鏈,對甜瓜品牌和農民增收起到了促進作用。
說起張小平,在閻良區幾乎無人不知,這位閻良第一代“甜瓜大王”在瓜農心中有著很高的位置。自20世紀90年代初,張小平率先從楊凌引進甜瓜新品種,致力于探索創新甜瓜種植技術。
由于常年勞累,張小平前幾年不幸去世。之后,張小平之子張行接手了閻良科農合作社擔任理事長,帶領社員抓好甜瓜生產。張行多次參加閻良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與社員一起學習甜瓜育苗、種植、生產、供銷、技術和合作社經營管理等專業知識,并及時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生產實踐中。
為了解決甜瓜重茬的生產技術問題,張行潛心鉆研種植新模式,不斷給甜瓜“做手術”,試驗種植新方法。“雙根種植”模式就是在張行的努力下得出的成果。所謂“雙根種植”,即把甜瓜嫁接在南瓜根上,使甜瓜形成兩條根系。兩根同時幫助甜瓜吸收養分,使甜瓜在雙份營養的作用下,不失原有的風味,而且更香甜可口,二茬生長變為四茬生長。
“甜瓜是父親一生奮斗的事業,他做得很好,作為兒子更不能落后,把閻良甜瓜產業發展壯大,帶動鄉親們脫貧致富,是我們父子共同的事業。”張行說,“雙根技術”種植不但提高了甜瓜品質,還使產量成倍增長,對閻良甜瓜品牌的塑造和農民增收致富都有深遠的影響。
相關鏈接
以科技創新助推產業發展
閻良區被稱為“中國甜瓜之鄉”,閻良甜瓜成為最美“網紅”瓜,源于閻良區不斷開拓創新挖掘產業內在動力,聚力打造特色品牌經濟。在閻良區任何一個甜瓜種植基地都可以看到科技的影子,比如郭英武的自制有機肥、邢國強的“一瓜一碼”、張行的“雙根技術”等,每一項成果的取得都來自最初的創新意識,都與科學技術密不可分。
近年來,各地甜瓜種植不斷涌現,在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大潮中,單純地靠個人的經驗進行種植,已經跟不上產業發展的需要。要想甜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品牌,需要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創新新模式、新渠道,從而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品牌之路才能越走越遠。
如今,閻良甜瓜產業品牌影響力已經初顯,產業發展日漸規模化、標準化,正是閻良瓜農依靠科技不斷創新探索的結果。在新時代創新改革的大潮中,運用新思維、新技術,做大做強甜瓜產業,彰顯了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描繪了農業農村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