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Ⅰ類致癌物,也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一顆花生發霉,最好一包都扔掉。黃曲霉素最喜歡藏在發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在高溫濕潤的環境下,最容易滋生這種致癌霉菌。如果有一顆花生霉變,整包花生都要扔掉。黃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傳播的,食物極易牽連霉變。
發苦的堅果。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杏仁等堅果,一定要及時吐掉并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黃曲霉毒素。經常食入,會增加肝癌風險。
泡了好幾天的木耳。曾有這樣的新聞:浙江瑞安的一名消費者,因吃了泡了三天的黑木耳致食物中毒,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醫生給出的就診結果:這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后續嚴重后果。木耳在泡發中,會產生黃曲霉毒素、青霉毒素等。
沒洗干凈的筷子。筷子本身并不會長黃曲霉菌,但筷子里易藏淀粉,時間長了導致霉變,而產生黃曲霉毒素。裸筷子、漆筷子,極易開裂藏食物殘渣,最佳選擇是鐵筷子,很難出裂痕,也就不會有食物殘渣。
小作坊自榨油。一般小作坊的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沒有除去有害物質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煉,所以對去殼的外表、正常內部已出現黃曲霉毒素的花生,是挑不出來的。原料發霉,榨的油中還可能帶入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素裂解溫度為280℃。一般的烹飪方法都不能消毒,并且黃曲霉素對紫外線有抵抗力。食鹽對黃曲霉素的中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黃曲霉素。如果我們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鍋里加熱后,并放入少量食鹽,攪拌10-20秒,這樣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食用油里的黃曲霉素。多吃綠葉蔬菜,可以讓我們平時不小心吃下去的黃曲霉素失效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