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帶一路”是“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簡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3 年 9 月提出的沿線國家合作倡議。“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能夠進一步將我國推向世界舞臺,也能在一個更高層次的水平上促進我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際貿易具有涉及區域經濟集團多樣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大的新特點,因此不能直接照搬已有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通過對已有爭端解決機制的對比分析,結合“一帶一路”戰略中面臨的具體問題與需求,對構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投資爭端解決機制提出建議,并對我國如何與“一帶一路”投資爭端解決機制作出設想。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貿易;解決機制
一、我國“一帶一路”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重要性
“一帶一路 ”是 “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的簡稱,其范圍涵蓋了亞歐非大陸,連通了東亞經濟圈與歐洲經濟圈,并將帶動整個中亞腹地經濟的發展。 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以來,“一帶一路”的建設就受到了整個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隨著我國諸多開放合作區的建立,也標志我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勢頭良好,我國經濟貿易的往來不斷增加,在這個過程中也帶來了很多的貿易爭端,給我國與他國的合作帶來了很多問題,也讓彼此間的貿易安全和穩定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了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建設,保障“五通”的實現,早日建成以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新型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有必要構建起一套能夠為沿線各國普遍接受并行之有效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爭端解決機制是保證我國與他國穩定、成熟進行貿易往來的重要保障,進而推動“一帶一路”戰略構建沿線國家區域經貿合作機制的戰略目標的實現。
二、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比較分析
(一)區域性貿易爭端解決機制
(1)歐盟爭端解決機制
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政治性和經濟性于一體的、以“硬法”機制為主的區域一體
化組織。這種模式對區域的爭端及時、高效解決,其判決對各成員國具有強制力,保障了判決的承認與執行,對維護和促進歐盟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但這種模式對一體化程度要求很高,對各成員國家的主權也有所限制。“一帶一路”是中國經濟外交的核心,更加側重與沿線國家的經濟交往,在政治層面更加側重于通過國家領導人政治會晤、國際性、會議論壇等形式進行磋商,達成共識。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由于歷史傳統、經濟發展、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其政治體制復雜多樣、差別較大,而這將無法像歐盟在政治領域達成高度共識。但一帶一路”建設仍將可以借鑒歐盟爭端解決機制,如建立相關的機構與制度作為依托,將司法制度引入爭端解決中,各國加強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交流。
(2)北美自由貿易區爭端解決機制
北美自由貿易區基于成員國之間的協商和承諾,設立了多套爭端解決機制以解決不同領域不同性質的糾紛,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準司法性機制。通過制定多套爭端解決機制,將程序與實體相結合,綜合運用外交和法律等方式,既為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順利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又賦予爭端方選擇機制的自由,最大程度的保障權益。若效仿北美自由貿易區,建立多套爭端解決機制,則首先要對爭端進行細分、合理分類,同時要厘清爭端解決機制的管轄權問題。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爭端解決機制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其大部分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目前在爭端解決方法上更多側重通過政治方法解決爭端。還確定了排他性選擇管轄,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轄權沖突的可能,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爭端解決機制的穩定性與可預見性。這對于“一帶一路”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來說,尤為值得借鑒。“一帶一路”成員國家大多也為發展中國家,其經濟發展差異較大,整體水平不夠,在爭端方式上,采用政治與法律相結合、調解與仲裁等方式,契合“一帶一路”和平發展理念,同時又提高了爭端經濟機制的運行效率。
(二)全球性貿易爭端解決機制
(1)WTO 爭端解決機制
WTO 爭端解決機制亮點之一就是不僅適用于違約之訴,而且適用于非違約之訴。將非違約之訴納入管轄范圍,既擴大了管轄范圍,又可有效避免締約方以此為由采取一些規避協定規定的措施。WTO 爭端解決機制還設置了類似“二審制”的審查模式,即除了專家組進行的事實審與法律審外,還專門設立了常設上訴機構對專家組報告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和專家組所作的法律解釋進行審理。這種做法確保爭端當事方具有進一步上訴案情的權利,使得爭端方對最終裁判結果更為接受與認可,從而提高了執行率,同時,使得爭端解決機制更具準確性與公正性,無形中擴大了 WTO 爭端解決機制的影響力。WTO爭端解決機制,是一種將司法工具與政治手段相交融的新型的、獨特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制度。“一帶一路”各沿線國家發展水平不一,同樣也有發展中國家,因此在爭端解決過程中,應尤為重視程序的公正性、結果的實質公平性,但也絕非單一追求決定的公平,而是要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進行;在爭端解決機構的人才選定上,應網羅各界優秀高端、復合、專業型人才,提供優質服務。
(2)國際仲裁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仲裁是一種傳統但又不過時的解決國際爭端的法律方法。國際仲裁發展歷史悠久,有著相對完善的仲裁規則體系,在解決爭端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仲裁以其彈性、柔和、相對和平解決糾紛的特點,不僅中和了訴訟過于剛性的缺點,減少爭端各方對簿公堂發生激烈情感對抗的可能,以其所具有的巨大的靈活性促進了社會凝聚力和自律性,蘊含了和平解決爭端的巨大價值。但仲裁的背后,往往是當事人力量的角逐,仲裁的結果往往也是各種妥協、讓步的結果。而這些妥協、讓步,不僅僅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甚至可能存在著內在強制的可能。因此,完善當事人救濟制度,不僅僅是“一帶一路”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設立所需要攻破的難點,更是整個世界范圍內所需要研究的。
三、“一帶一路” 背景下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構建
(一)利用排除性管轄明確爭端解決管轄權
“一帶一路”爭端解決機制建設為盡量避免管轄沖突,可以效仿排他性選擇管轄,既要充分尊重“一帶一路”建設中各貿易主體協議選擇司法管轄的權利,又要保障“一帶一路”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適用性,提高廣大成員國貿易主體對機制的認同與接受度。為“一帶一路”貿易爭端的解決與有序進行提供制度保障。
在各種爭端管轄權問題解決期間對排除性管轄方法進行使用,讓爭端方自由的對爭端訴諸方進行選擇,但僅僅依靠排除性選擇管轄也是不夠的。預防管轄權沖突,要平衡管轄權強制性規定與協議自由二者的關系,在堅持有效仲裁協議排除法院管轄原則,充分尊重當事人協議選擇法院的權利自由的同時,也要妥善解決國際間平行訴訟、重復訴訟,合理運用不方便法院管轄、國際禮讓等制度或者原則,防止當事人濫用權利,惡意利用跨國訴訟制度濫訴。
(二)調解與仲裁相結合,解決國家貿易爭端
在“一帶一路”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中,重視調解與仲裁,不僅可以和平解決爭端,亦符合爭端解決的國際化趨勢。 制定以仲裁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可進一步提升對各種貿易爭端問題的解決效率。我國可以社會實際情況為基礎,以自身社會特征為依據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并通過科學的方法將其傳輸到與我國進行貿易活動的國家中,以各國家的實際情況為依據,使用不同的仲裁方法,也較好的對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靈活性進行提升。對以仲裁為核心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進行制定,可較好提高各國家之間的交流程度,對解決貿易爭端問題的效率與質量的提升進行保障。“一帶一路”調解、仲裁規則的建設,應該具有前瞻性,應該走在國際化前端而這也是“一帶一路”的挑戰更是發展機遇。
(三)制定具有較強靈活性的爭端解決機制
在“一帶一路”戰略使用期間對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進行率制定時,應結合實際社會經濟情況以及國際形勢等需求,真正的實現與時代接軌。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對國際貿易爭端機制進行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與馬克思主義有著較強的相似性,都應結合實際進行優化與創新,對新時代的經濟發展需求進行滿足。由于對各種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直接進行使用以及訴諸存在相應問題,所以在對具有較強靈活性爭端解決機制進行制定期間,應較好的多直接使用國際以及區域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在制定具有較強靈活性爭端解決機制期間,還應從多層次、多方面出發,使靈活的爭端解決機制較好的打破各種阻礙,
真正的對國家之間存在的貿易爭端進行解決,進一步存進更多的國家與我國進行豐富的貿易活動。
四、結語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建立爭端解決機制的過程中,可以借鑒世界上其他爭端解決機制中的有益經驗,同時也要認識到“一帶一路”沿線國的自身特點,建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以仲裁為手段的爭端解決機制。并且該機制不必局限于現有的或傳統的建設模式和糾紛解決方式,而是應當結合新的背景進行一定的創新,制定具有較強靈活性的爭端解決機制,從而使爭端解決結果更具預見性和可靠性,以更好地維護“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為早日實現“構建范圍更廣、包容性更強的區域經貿合作機制”的目標提供制度保障。從長遠來看,“一帶一路”投資合作健康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爭端解決機制。
參考文獻:
[1]論“一帶一路”沿線“投資者-東道國”爭端解決的路徑與機制[J]. 王軍杰,石林.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8(06)
[2]論“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建立[J]. 蔣圣力. ?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 2016(01)
[3]為“一帶一路”構筑法治保障網[J]. 朱偉東. ?人民論壇. 2017(19)
[4]“一帶一路”倡議爭端解決機制的模式選擇與構建[J]. 吳灝文.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5)
[5]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間民商事爭議解決機制的完善[J]. 朱偉東. ?求索. 2016(12)
作者簡介:
孫超越(1995-),女,漢族,籍貫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現就讀于西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教育學院2018級法律(非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