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鈺榕 房紅


摘 要:銀行充足的資本和適當的資本結構是商業銀行不斷發展與規避風險的基礎,是彌補經營虧損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但資本充足率低的問題一直存在。盡管近年來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所提高,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過對商業銀行資本金充足相關問題研究分析,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關鍵詞:銀行資本結構;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
完整的資本結構對于降低公司的平均資本成本和最大化公司價值非常重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金融市場競爭加劇,外資銀行的迅速發展威脅著中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因此,對于提高商業銀行的運營價值在實踐中極為重要,這樣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資本金的充足率。
一、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性現狀
我國資本充足率管理進入硬監管階段后,相繼引入巴賽爾協議第二版和第三版的新內容,根據國情及商業銀行發展的特征,2013年出臺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辦法》。新辦法實施后,商業銀行已開始在新的資本充足率框架下披露信息,重點是提高資本管理和風險管理能力,探索全面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根據中國銀監會在2019年底披露的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所有注冊銀行均達到8%的國際標準。各家商業銀行的年報數據和銀監會的數據也可以看出,上市商業銀行也都已滿足2013-2019年資本充足率過渡期的安排,如表1所示,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在穩步提升。
2020年的數據尚未公布,但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除少數城市發展銀行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和經營狀況的影響,其他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達標任務都已順利完成。分機構來看,四家國有銀行是我國系統性重要銀行,在金融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影響國家政策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從數據上看其銀行資本充足率表現較為平穩。在新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后,中央銀行和有關部門也采取了發行特殊國庫券的方式,并利用貨幣儲備向國有銀行注入更多的資本,使資本充足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2018年底,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5.13%,取得良好成績,超過了最終目標11.5%。商業股份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在波動中穩步上升,近年來商業股份制銀行的發展規模和經營狀況迅速增長,逐漸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同時,商業股份制銀行的產品和服務計劃越來越受到中國投資者的關注,發展勢頭良好。
總體來看,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在不斷改善,資本充足率狀況表現理想。但如果對比國際重要系統性銀行的數據,我國商業銀行在總體吸收損失能力,減少系統性風險方面的還需繼續努力。從歐洲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全球最大的29家銀行在2018年資本充足率大部分可達16%。此外,我國商業銀行受政府隱性擔保的影響,缺乏優化資本結構的動力,長期來看資本補充較為困難。銀行自身的風險資產占比較高,這是由于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前期缺乏資本約束,使不良貸款堆積埋下風險隱患。盡管在對不良貸款進行剝離、核銷后有顯著改善,但在當前銀行主要以發放貸款保持利潤增長的經營方式下,計提風險準備金后,很多銀行出現資產增速快于資本增速的情況,這也需要引起重視。
二、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性存在的問題
(一)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不足,不良貸款率較高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和市場對資本的需求在持續增加。 由于我們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國的儲蓄率一直居高不下,銀行擁有足夠的貸款資金,而大部分企業所需的融資取決于銀行。在利潤的誘惑下,銀行經常低估風險并擴大信貸規模,這很容易導致巨大的融資赤字。如表2所示,在中國農業銀行中,不良貸款率已達到2.39%,隨著銀行監管力度的加大,銀行面臨的資本壓力將不可避免地增加。
(二)商業銀行籌資渠道狹窄
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結構相對簡單:核心一級資本和一級資本幾乎相同,并且尚未引入一些新的一級資本工具,其中一級資本工具僅包括次級債務和可轉換債券,銀行的資金供應渠道非常狹窄。根據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指數,自2013年以來,中國商業銀行發行的次級債務和其他次級權益工具必須逐年減少。因此,這一規定將進一步減少該銀行的資本整合渠道。
(三)商業銀行資本金結構不合理,盈利能力差
中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包括實收資本,儲備金和盈余公積,補充資本具有一定的對沖功能,但起重要作用的資本結構不合理,實收資本比例不高。2014年,銀監會在2018年底前出臺了有關商業銀行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一級資本充足率第1步考慮到該比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工商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需要分別達到9.6%、8.7%和11.4%,其他重要銀行需分別達到9.5%、8.5%和10.3%。從近幾年的最新資本充足率數據來看,部分銀行仍然需要繼續加大努力以達到此目標。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這四家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較小,但有些銀行在未來兩年內或許將會面臨資本充足率不足的問題,華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85%,平安銀行這一數據則為10.94%,都接近10.5%的監管紅線;華夏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9%,接近8.5%的監管紅線,一級資本充足率尚未達到紅線閾值。由于信貸活動的比例高和信貸活動的高度集中,這將增加銀行的風險并消耗更多的資本,由于中國金融體系的限制,商業銀行的投資方向有限且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傳統借貸活動上。此外,銀行貸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最佳經濟條件下,主要集中在壟斷和基礎企業,例如能源,電信和石化產品,而偏遠地區和中小企業缺乏貸款。
三、優化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性的對策建議
(一)銀行內部建立科學有效的信用風險管理系統
中國商業銀行應特別注意不良貸款率,針對客戶建立起完整,準確的數據管理庫,并在發生損失時提供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和匯總。為了避免這些風險,建立健全信用分析機制,商業銀行應在企業內部整合風險意識,合理分析貸款質量和貸方還款能力。此外,銀行的外部實力可以用來監測和評估貸方,以減少貸款減值。
(二)增加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優化資產結構
一方面,中國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降低存款利率和提高主要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來增加其商業利潤。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發行普通股來增加資本,減少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調整資產結構并停止資產增長。如果銀行的資產較高,則銀行的資本要求將更為合適;如果銀行的資產減少,則資產中的資金比例將增加而總資金不會發生變化,從而提高了銀行的資金充足率。
(三)加快信息系統建設,統一計量方法
因此,商業銀行應重視建設信息系統,統一資本充足率的計量方法,使其標準化。同時遵循市場價值的會計標準,對各項資產進行市值評估,保證銀行資本金充足。進一步加強計算數據的可靠性,提高數據分析的準確性,加快信息系統建設的步伐。
參考文獻:
[1]馬喜立.不確定性、儲蓄率差異與商業銀行資產管理壓力[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7(03):29-32.
[2]唐建偉.完善銀行資本補充體系[J].中國金融,2019(14):67-69.
[3]崔光華.資本充足率監管對我國銀行業信貸影響的實證分析[J].華北金融,2019(06):55-62.
[4]孫楊.中國上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監管有效性研究[J].中國市場,2017(16):43-44.
[5]楊維英.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結構對信用風險影響的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8.
作者簡介:
趙鈺榕(1997-),女,彝族,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攀枝花學院財務管理專業本科生;
二作:房紅(1970-),女,漢族,黑龍江省哈爾濱人,攀枝花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財稅金融。
基金項目:
攀枝花學院2019年度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新資本監管要求下我國商業銀行資本金充足性研究》項目編號S20191136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