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遠
摘 要:文章主要以英語的主謂順序為基礎對語言序次觀進行了系統分析,先介紹了英語主謂順序和句法關系序次性,隨后介紹了語言序次觀,包括陳述句式內主謂順序和其他句式內主謂順序,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英語;主謂順序;語言序次觀
引言:英語相關句法關系內,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主謂關系,對于句法關系方面的研究是從句子成分的相關劃分上開始的,成分劃分最早形式便是主謂形式,該種劃分形式也帶有一種序次烙印,因此可以將主謂順序當成認知關系和透視語言中的入手點。
一、英語主謂順序和句法關系序次性
主謂成分劃分代表了句法關系的開始。古希臘時期,相關研究學生便發現在句子立面至少存在兩個部分,分成前后部分,前面為主位,而后面是述位。當下的語法劃分中也沿用了該種方式。同時按照主謂順序,即主位、述位順序為依托,進一步明確了語法結構基礎前提要素,即句法成分順序。序次性也是句法關系主要特點之一。句法中的序次性融入到句子整個研究體系當中,在語言學家的繼承發展下,不斷傳承下來。比如在語法哲學相關書籍中,便針對詞序對句子意義以及形式的作用影響,并提出詞序決定了句子模式。索緒爾也提出一種橫組合觀念,即句子成分屬于線性搭配關系,簡單而言便是位置順序。而在20世紀,為了對語言形成機制進行科學解釋,提出S-NP+VP原則[1]。
句法組成結構之間的順序關系本質是反映人類語言序次觀。而句法關系同樣也是句法中的核心內容,句法成分都需要以某種線性關系為依托,無法脫離該種范疇。表現為橫向搭配序次性,該種關系帶有一種普遍性特征,同時也是句法關系基礎特征。從語言自身層面分析,序次性主要是人類語言基礎形成規則,被時空所限制,而句子成分也是按照從左到右方向進行排列,這也是人類世界上各種語言的共性特征之一。傳統語法模式下,主謂作為句法基礎成分,相關序次關系可以從句法關系序次性中體現出來,所以也成為研究句法關系的主要參考依據。
二、以英語主謂順序為基礎分析語言序次觀
序次性能夠體現出各個句法成分關系,和傳統語法詞序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在現代化英語中,句子成分涵蓋主語、謂語、狀語以及補充成分等部分構成。而橫向句法關系則是句子中的各個基礎成分關系構成,包括謂補關系、主謂關系等。其中主謂關系同時也是英語序次性直接體現。
(一)陳述句內主謂順序
英語中的所有句子都需要以謂語和主語作為基礎依托,同時遵循主語先、謂語后這一規律,英語陳述句主要分類如下:分別是Su-P、Su-P-SA、Su-P-DO、Su-P-IO-DO、Su-P-DO-OA、Su-P-PC、Su-P-A、Su-P-DO-A、Su-P-DO-PC、Su-P-BO-DO等。通過分析能夠發現,在上述十種形式中,都存在Su-P主謂順序結構,分裂句和存在句以及倒裝句等特殊性句式中,盡管為了表達出某種特殊含義,出于修辭目的,相關主謂結構不同于一般陳述句,但其語義功能上都屬于陳述范圍,相關主謂順序還能夠實施還原,和一般的陳述句相比,達成一致標準。
主謂倒裝句可以進一步分成部分倒裝和整體倒裝。其中整體完全倒裝主要可以從下面四種狀況體現出來:第一是強調狀語,為了使句子維持平衡。第二是突出主語補足語。第三是避免重復,第四是直接引語中應用。主謂部分倒裝主要涵蓋下面兩種情形:第一是SO處于句首位置,表示一種強調。第二是突出否定。存在句相關序次是Su/there-P-N.Su/NP-(A)。There在其中屬于形式主語,存在句主要標記。而N.Su屬于概念主語或意義主義,p則是VERB以及BE兩種轉化形式。分裂句相關序次隨后Su.it-P/be-SA-N.Su。其中Su/it為先行主語,而IT則是用來標記分裂句,SA突出成分,N.Su為概念主語或意義主語,通過that以及who進行引導,將其當成一種分句充當。
(二)其他句式內主謂順序
按照英語語義表達功能分析,英語句子主要包括感嘆句、疑問句、祈使句以及陳述句這四種形式,而句法成分的相關順序書寫特征如下:其中陳述句為Su-P-C-(A),疑問句是WH-element+P/auxiliary verb-Su-P-C-(A)或Su/WH- element+ P- C-(A)或者是P/auxiliary verb-Su-P-C-(A)或P/be-Su-C-(A),感嘆句則是C/what-Su-P-(A)或者是A/how-Su-P-C。
除了陳述句中擁有較為突出的主謂順序之外,剩余的句式中也擁有相關固定順序,比如可以把祈使句當成句首缺失主語,可以把感嘆句當成感嘆成分或強調成分轉移至句首。比如What a beauty it is.便是C/What-Su-P。在疑問句里面還出現該種例外案例,如果通過be充當謂語動詞,則主謂順序顛倒,其實這一點并沒有違反英語中主語先謂語后的順序原則,在日常交流口語中,通常也會通過語調變化取代語序,實現疑問語氣,比如THIS IS YOUR book?假如和通過實義動詞充當謂語的一般疑問句開展全面比較分析,可以大膽想象上述句式內含有如下省略。:Is this (is)your book?主要為P/auxiliary verb-(Su)-P-C形式,而對P/auxiliary verb-Su-P-C形式進行比較分析,DO you know my mother?。因為謂語動詞從形式方面和助詞IS之間維持一致性,為了有效保留一般疑問句,預防產生混淆問題,從而將謂語動詞省去,進一步將IS這一助動詞保留下來。
綜上所述,文章的主謂順序屬于英語句法關系內典型特征,能夠將語言和句法次序性直接反映出來。其和人類認知方式還存在相應的內在聯系。主謂順序在劃分之初便存在序次的痕跡,其中需要注意,該種順序也一致保留下來,比如傳統語法內相關主謂結構,以及語法轉換生成的NP-VP規則等。此外,通過對語言學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大部分語言中都存在主謂順序現象[2]。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人們在世界中積攢下來的經驗是語言結構的誕生基礎,人們對于周圍事物的感知和語言應用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通過針對英語中的主謂順序進行研究,并非是突出語言中的共性特征,而是了解人類認識事物和觀察事物的方式對語言形式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媛.主謂賓結構英漢機器翻譯中的詞匯錯誤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8(02):31-36.
[2]汪玉霞,謝金艷.句法約束還是近因約束——英語主謂一致的二語加工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7(05):100-10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