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炯 馬強 張志標 石瑜 張杉習
摘 要: 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因管網收集范圍有限,進水水質波動大且濃度低是目前水處理行業遇到的普遍現象,如工程遇到冬季低溫低碳源進行活性污泥培養,對生物馴化極為不利。介紹了以杭州城西污水處理廠在冬季進水水溫10℃低溫和低碳源的條件下,采用接種法培養馴化活性污泥23天就能完成污泥培養馴化,滿足污水處理要求,使出水達到了國家一級A標排放標準。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 低溫低碳源;培養馴化;達標排放
杭州城西污水處理廠采用A2O工藝,該工程設備調試在2014年12月底完成,在2015年1月冬季實施活性污泥馴化和調試工作,平均進水溫度在10℃左右,平均進水BOD的質量濃度在65mg/l左右,兩值相對較低,為了使生化池能夠盡快啟動并達標排放,該工程采用接種法培養活性污泥,經過23天的調試達標排放,該實踐主要通過對城西污水處理廠開展適用的活性污泥馴化培養,并用適量補充碳源的措施,使該工藝在短期內快速達標排放,對其它污水處理廠調試運行有很好的借鑒指導意義。
1、工程概況
1.1基本情況
杭州城西污水處理廠位于杭州市繞城公路與留祥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南面為留祥路的延伸線、西面為麻皮港,北面為高家莊港,東面為繞成公路。污水廠緊貼余杭塘河,屬于西湖區三墩鎮塘河村地塊,距杭州市區19km。本工程規劃總用地面積9.812公頃。近期工程規模:10萬m3/d,分兩期實施,一期實施5萬m3/d,總變化系數k總=1.3。
1.2 水質情況
出水標準除COD以外其它出水指標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馴化期間實際進水水質均值COD 152.55mg/l、BOD:67.13mg/l、SS:101.8mg/l、TN:38.37mg/l、NH3-N:32.81mg/l,TP: 3.13mg/l
1.3 工藝方案
各處理環節采用的主要工藝方案有:
1、污水二級處理工藝:改良A/A/O工藝
2、污水深度處理工藝:微絮凝過濾工藝
3、污泥處理工藝:機械濃縮脫水一體工藝
4、除臭工藝:生物濾池除臭工藝
2、污泥培養馴化過程與結果
2.1器物準備
(1)污泥準備:活性污泥培養前需聯系好脫水后的新鮮污泥,專用泥罐保存后運輸投加。
(2)藥劑準備:
① 乙酸鈉
如果在調試過程中遇到實際進水BOD相對較低,可根據情況補充碳源乙酸鈉。
② 聚合氯化鋁(PAC)
活性污泥培養第二階段需要連續進水,實際投加量需根據生物除磷效果投加。
(3)監測儀器準備
便攜式溶解氧測定儀、數字溫度計、顯微鏡、1000ml量筒、取樣瓶和24小時自動取樣儀。
2.2活性污泥培養階段
活性污泥培養階段總體可以分為二個主要目標,第一階段目標是生化池內SV30≥5%,鏡檢發現有大量變形蟲,污泥結構緊密,菌膠團開始發育。第二階段目標是生化池內SV30:15%-20%,MLSS≥2000mg/l,鏡檢發現有纖毛蟲原生動物,如草履蟲、鐘蟲等,污泥內有大量菌膠團,污泥結構緊密,污水開始變為土黃色。
杭州城西污水處理廠冬季培養活性污泥從第1天投泥開始到第11天完成第一階段的目標,第一步主要是泥水配比,首先需按實際池容測算出MLSS=2000mg/l所需80%含水率的固體污泥量,在投加污泥前需先按比例測算出污水的投加量,防止在投加污泥時沉淀到同一區域。第二步主要是根據生化池的設計參數對泥水混合物進行悶曝,一般正常情況下是悶曝15小時左右后進行沉淀,沉淀時間一般大于2小時以上。沉淀后需取上清液,在化驗室對過濾后的污水進行COD檢測,COD值一般小于50mg/l可以將上清液排放或排至其他備用池。此過程一般循環操作3-5次,生物池泥水混合液由黑色逐漸變為灰褐色,SV30基本可以達到5%左右,污泥質量可以達到600mg/l左右,但此時污泥活性較差,生物池上會出現大量的泡沫,需注意進水高負荷的沖擊。第二階段的馴化目標主要以設計參數為基準值,穩定生化池內活性污泥的運行參數,以防止負荷過高對污泥產生的沖擊,穩定運行一周后,污泥質量基本可以達到2000mg/l左右,污泥質量相對增加,菌膠團密實,鐘蟲數量由少迅速生長,在鏡檢中可發現大量的累枝蟲。
2.3馴化穩定和水質調試階段
當生化池內污泥質量達到2000mg/l時,基本符合了連續進出水的條件,可以進入水質調試階段,杭州城西污水處理廠從第二階段馴化至水質達標排放標準BOD值因進水水質較好,基本是比較穩定的達標排放,當其他指標符合出水標準時,標志著活性污泥培養較成熟但還處于不穩定狀態,需要繼續穩定生化池的運行參數加以鞏固。
3、調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3.1投加泥的問題
在利用接種法培養馴化污泥時,計算污泥質量時,需除去含砂量等因素,否則會影響到馴化效果,在投加時需先放污水到生化池,在處于曝氣狀態時多點投加,有利于泥水混合。
3.2 上清液排放問題
污泥馴化時需要多次排放不達標的上清液,馴化前需與當地環保部門充分溝通,如遇到無法消納上清液時,可回流排放至其他初沉池等構筑物,需精確計算排放量,當馴化階段進水濃度過高時,可以稀釋原水使用。
3.3 外部管網需調查詳盡
城西污水處理廠在污泥馴化前對沿線泵房進行多次水質取樣調查,泵站水質COD在350mg/l左右,但到廠區進水泵房只有150mg/l左右,忽略了最后一段管網有河水倒灌現象的問題存在。
3.4 進水BOD低,營養源不足
針對BOD低,微生物所需的營養源不足的問題,主要通過第一:降低曝氣沉砂池的氣水比,含砂量不高的水廠可以在馴化階段采取不曝氣操作。第二:馴化階段一方面利用初沉池污泥回流補充營養或直接超越初沉池。第三:投加碳源和排查管網水質問題。
4、結論
(1)杭州城西污水處理廠啟動調試的運行結果表明,只要采取適當的措施,A2O工藝在冬季低溫條件下啟動是可行的,處理效果滿足要求。
(2)對于小型污水處理廠,在進水溫度過低和有機物濃度不高的情況下,首選采用接種法進行活性污泥培養是一種快速的方式。
(3)污泥培養初期,活性污泥質量較低時,活性較差,首先需要控制好溶解氧和進水水質的問題,負荷不亦過高。
(4)在冬季連續進水馴化活性污泥階段,夜間盡量減小回流泵的頻率,可以減少熱量的散失,對污泥培養有利。
參考文獻:
[1] ?喬蘊虹、趙心梅、谷兆全 ?寒冷地區活性污泥培養與馴化的實踐. ?包頭鋼鐵學院學報,2003,22(4);
[2] ?陳玉葉、丁大勇 ?用沉降比指導活性污泥法運行的探討. 資源保護.2004(1);11-12
[3] ?張建豐 ?活性污泥法工藝控制. 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4] ?王洪臣、周軍、王佳偉等. 5F-A2/O—脫氮除磷工藝的實踐與探索.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