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園園
摘 要:由于我國銀行之間的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益渠道逐漸趨于多樣化,而金融業務產品所帶來的的利潤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因此不斷對自身的金融業務產品進行創新已經成為了我國商業銀行在銀行領域的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主要方法。但是我國商業銀行目前在金融業務產品創新這一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建議,希望有助于提升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產品;創新現狀;對策
一、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現狀分析
1、金融產品創新同質化現象嚴重
我國商業銀行絕大多數都對能夠帶來較高利潤的金融產品更有興趣,因此導致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創新同質化現象嚴重,這就致使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產品近幾年已經有上百種,但實際上歸結起來也不過只有結算類、代理類以及集資類等三種。除此之外,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為了擴大自身的市場份額,會千方百計將金融業務產品的價格降到最低,這種行為會大大降低相應金融產品的收益,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在這種情況下,能指望相應的服務質量有多好呢?這極其不利于該金融業務產品的后續發展。
2、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環境受限
政府對于金融行業的管控非常嚴格,任何機構想要設立分支機構必須經過政府的審批,這使得我國的金融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壟斷性,例如,目前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行業依然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加上他們在我國民眾心理不可撼動的地位,所謂的自由競爭根本不存在,這就導致我國其他商業銀行創新的金融業務產品的生存空間相對很小。與此同時,我國金融行業目前是分業運營的格局,這就造成我國商業銀行不能充分自由地開展業務,這會間接導致我國商業銀行經融業務產品的可創新空間嚴重匱乏。以上兩種環境受限現象直接阻礙了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的發展。
3、金融業務產品的創新機制不夠健全
我國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的設計和開發工作都是由我國各大商業銀行總行主導開展,然后由各個分行和支行進行對創新金融業務產品的營銷工作。也就是說,真正了解市場的各個分行和支行的一線工作人員并沒有參與到創新金融業務產品的研究和開發當中,這就會導致最終創新出來的金融業務產品與實際的市場需求嚴重脫節,其發展自然會受到相應的限制。
4、支持中小型企業發展的產品創新不夠
中小型企業卻是我國發展創新型社會的最主要的一個動力。但實際上,雖然銀監會制定了“三個不低于”的主要考核指標,我國中小型企業依然面臨著比較突出的通過商業銀行融資困難的問題,這顯然會阻礙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進而影響到我國創新型社會的發展進程。
5、提供互聯網融資的能力低、業務規模小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推進,我國各商業銀行也推出了信貸線上化和P2P(點對點網絡借款)等兩種主要的“互聯網+”業務模式。但我國商業銀行在互聯網融資方面的業務依然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能力低、規模小。
二、制約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的因素
1、法治因素
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的發展與其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法治環境息息相關,而我國法治環境的建設并沒有跟上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這就導致我國目前采用的法律法規并不能完全滿足我國金融市場當下的實際需求,這必然會阻礙我國商業銀行創新金融業務產品的發展腳步。因為在沒有法律的保障的前提下,我國商業銀行創新金融業務產品會面臨很多不可預知的風險,這就意味著,金融產品創新有可能不僅不能為商業銀行創造利潤,還有可能給商業銀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2、市場因素
筆者在上文中提到我國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方式主要是打價格戰,應用到創新金融業務產品上,會嚴重影響到其后續的發展。除此之外,我國金融行業采取的是分業經營的經營方式,這就會導致我國金融行業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換言之,就是在創新金融業務產品時不能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這會影響金融業務產品的創新性
3、監管因素
金融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任何國家對于金融領域的監管都非常嚴格。就我國而言,對于涉及到金融領域的各個方面,我國的監管力度可以稱得上苛刻,但是過猶不及,這種苛刻的監管力度會限制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的發展。當然,如果對金融領域的監管不到位,很可能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
三、提升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創新水平的對策
1、對金融市場進行深入考察
商業銀行的經營理念是影響創新金融業務產品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商業銀行在對金融業務產品進行創新設計之前應該對當前的金融市場進行深入的考查,以建立更加適合自身的金融產品創新發展戰略,確保創新出來的產品能夠有較高的回報率,進一步促進自身的口碑和品牌建設。同時,在新產品投入市場之后,還要對其實際的上市效果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等進行考查,以便能夠及時對已表現出和潛在的弊端作出處理,從而縮短新產品的適應期,降低由于不適應性帶來的損失。
2、高度關注法律政策,并進行深入研究
我國正值經濟轉型時期,經濟政策的變化比較大,加上創新金融業務產品投入到市場之后,可能會由于人們的消費觀念、行業競爭等各種不可控因素而產生相應的金融風險,而一旦產生金融風險,對于新產品的發展是致命的。因此,我國商業銀行要對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政策給予高度的關注,并進行深入研究,這不僅是對可能會出現的未知的金融風險的有效防控,也便于自身能夠第一時間研究和開發出符合國家規定和市場需求的金融產品以搶占市場。
3、以“客戶第一”為原則,提高服務質量
對于我國商業銀行而言,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的本質是理念的創新。對此,我國商業銀行應該將創新的理念鎖定為“客戶第一”,提高服務質量。所以,我國商業銀行應該根據客戶的具體類型和實際需求,來創新更具有針對性的金融業務產品,這有助于提高消費者對新產品的滿意度,進而提升銀行的口碑,同時也有利于提高銀行創新金融業務產品的能力。
4、注重技術的革新研究
對技術領域的研究是金融產品創新的重中之重,例如向技術先進的單位學習,創建更多可供技術交流和信息共享的平臺。除此之外,領導層還應該關注國際金融市場的技術發展動態,以減小技術落后對新產品研發造成的阻礙。
5、加大商業銀行內部結構的監管力度
應該對工作人員進行明確的要求和嚴格的監管,以確保他們不會因為一己私欲而做出賬目造假、謊報交稅金額、出賣銀行財務數據等違法亂紀的行為,否則不僅會給銀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也不利于銀行人力資源的管理。與此同時,應該將審計工作人員列在主要監管的范圍之內。因為審計是對賬目的進一步監督分析處理,如果審計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審計標準,就有可能忽視原有數據中的錯誤,進而產生經濟損失。另外,要實施績效考核制度,以確保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果把我國各大商業銀行比作是同一個專業的學生,那我們應該尊重這些“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例如他們在成長軌跡、企業文化、人才結構、管理理念等方面的表現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創新金融業務產品時不應該只順大局而為,還應該充分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發展獨具特色的創新產品,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被市場所淘汰,還有助于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上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吳邦杰.淺述我國商業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創新現狀及對策[J].財經界,2017,(2):32,40.
[2]李梓銘,唐子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現狀及對策研究[J].消費導刊,2018,(20):182.
[3]張海娜.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現狀及對策研究[J].財訊,2018,(5):2-3.
[4]畢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現狀及對策研究[J].消費導刊,2018,(4):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