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超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滿足的同時他們開始關注生態環境的問題。本文主要根據住宅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現狀以環保為出發點,對相應的技術進行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對應的改進措施,在滿足人們日常生產生活需要的同時保護好環境,實現綠色建筑的個性化需求。
關鍵詞:環保視域;綠色建筑;設計;技術
引言:在過去,人們建設住宅的主要目的是遮風避雨,給自己一個棲身之所,現如今隨著大家思想觀念的改變,對住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其具有一些基本功能,而且還要與生態環境相適應,即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實現可持續發展。而綠色建筑設計技術剛好滿足了這一要求。它在保證人們住得舒適安全的同時,也使環境得以保護。但是如何在建造高樓大廈的同時保護好其周圍的環境,讓人類環境友好相處,一直是工程師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今天筆者就來談一談有關環保視域下的住宅綠色建筑設計技術的具體問題。
一、住宅綠色建筑設計技術的發展現狀
由于中國的國土面積較廣,東西方跨度較大,南北方地形有異,使得各地的氣候條件和降雨情況有所不同,這就導致了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建筑風格和建筑方式。以南方和北方的建筑為例,由于北方少雨,因此它的房屋多為平頂式,這種屋頂造價便宜,安全實用,還可以用來曬糧食,采光面積較大。而南方多雨,多是尖頂式的屋頂為主,這種樣式的房屋有利于排水。由于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風格,所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較為多變。另外由于該理念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受眾范圍較小,尚未在全國推廣開來,因此設計師們所能借鑒的案例也較少。住宅綠色建筑設計只能在探索中一步一步的前進,這也導致了在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時間比較長,資金耗費巨大的問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要進一步推廣住宅綠色建筑設計技術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住宅綠色建筑設計的準則
(一)環境保護的原則
綠色建筑顧名思義就是要讓房屋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互不侵犯互不干擾,總而言之就是遵循環境保護的原則[1]。想要達到這一目標,那么相關工作人員在建造時就要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最大程度上讓住宅與當地或是周圍的環境相適應。這樣既符合環境保護的原則,又可以讓人們的身體和心理更加的舒適。因此相關的工程師在開始設計之前應該先觀察當地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對建筑周圍的事物有了總體的把握之后,再結合自己的理念進行設計,將能融合的部分加以融合,對不能融合的部分加以改造。
另外環境保護不僅僅要做到與周圍的環境相適應,還應該重視建筑材料的選擇。比如:可以選擇一些環保的由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環保地材;選擇新開發的用木工工具切割而成,再由一層薄沙漿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漿粉面,具有阻熱蓄能的效果的加氣混凝土砌磚;選擇內外兩層均為高密度聚乙烯,兼有塑料與金屬的優良性能的環保管材等,選擇一種既合適又環保的建造材料能夠很好的實現環境保護的原則。
(二)采光通風的原則
對于整個住宅來說,采光通風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戶主在選擇住房的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良好的采光和通風可以讓住戶有好心情,為了保證戶主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相應的人員必須先了解當地的采光和風向情況,將建筑的采光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使其盡可能的減少人工照明。在通風方面,可以較好的利用外墻的進風設備以及衛生間的通風口系統,完美的利用自然風,保證室內的空氣流暢[2]。
三、對住宅綠色建筑設計技術的思考
(一)住宅的質量和性能不高
我國現有的住宅和大量的人口一直有著較大的矛盾,超高的房價讓大家望塵莫及。隨著年輕人開始向城市移動,城鎮居民在不斷增多,住房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現有的綠色建筑卻不符合當代人的需求,部分開發商為了節約成本,導致了一部分住宅的質量和性能不高。針對這種情況,工程師需要不斷的創新相關理念,并結合當代人的實際需求,做到以人為本,與時俱進[3]。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同時,做到環境保護。另外在整個施工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一些現有的工程技術手段,來不斷的提高建筑的質量和水平。
(二)設計路線和技術的創新
負責人在建造之前需要把握具體的規劃和創新操作,在符合科學的和人文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的創新,同時以環境保護為基礎,做到人與自然共存。這樣不但能夠使住宅更加的美觀,還可以提高其質量。另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從能源系統方面入手,根據實際情況和現有的材料來設計能源系統。數據顯示:如果能夠使用能源系統,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可以減少78%左右的碳氧化物排放,以及5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極大的減少了固體廢棄物、有毒氣體和其他污染環境的氣體的排放。同時使用各種節約能源的新材料也符合環境保護的原則。
以貴州省的住宅綠色建筑設計為例進行分析,其用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建筑一共有5層,地上4層,地下1層,高度為18米。相關人員在構思之前,應該先對當地的情況和該片土地周圍的環境進行考察,因地制宜的實現節能減排,最大限度的滿足住戶和環境的需求 [4]。
四、住宅綠色建筑設計未來的發展趨勢
人與自然最終要達到的和諧狀態就是二者和諧相處,在建筑學中也是這樣,最終目的就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建住宅的同時,不僅要考慮該住宅的特色,安全性和舒適性,還應該把握其對當地環境的影響,減少住宅對環境的污染。一棟標準化的房屋應該與當地的各方面條件相適應,滿足人們生產生活的同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整個設計過程中,不應該認為環境保護就只局限于種幾棵樹,而應該從根本出發,對整棟住宅的用材取材,整體構造方面做出相應的規劃。另外還可以向當地的居民宣傳,讓其加入設計,讓大家了解到住宅綠色建筑的理念。
結束語:
本文通過闡述在環保視域下住宅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現狀,需要遵守的原則以及設計技術方面的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來表明該種設計理念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住宅的綠色建筑設計還處于一個不斷探索的階段,需要工程師們不斷的去完善,同時在民眾當中進行推廣,進一步擴大該理念,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雯.建筑工程設計中的節能建筑設計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8,36:54.
[2]袁品.綠色技術優選與綠色建筑項目管理架構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8.
[3]柳麗.綠色建筑的設計特點及施工措施分析[D].安徽理工大學,2017.
[4]許成軍.淺談環保視野下住宅綠色建筑設計的技術[J].四川水泥,2016,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