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 要:為了使銀行保持穩定運行和持續發展,我國發布了一系列全面的風險防控政策。在全面風險防控的背景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遇到了一些工作上的困境和挑戰。本文根據銀行業監管部門的作用,分析了銀行業監管部門監管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為相關部門提供一些實際的參考價值,使得監管部門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以保持銀行體系的安全和健全。
關鍵詞:全面風險防控;銀監部門;問題與對策
目前,金融業正在不斷國際化和全球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金融市場正在快速發展。金融創新也是推新出新,金融市場也相當激烈,風險也隨之水漲船高。現在我國銀行資產在金融資產中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因此銀行必須要具備穩定性和安全性,這是保持社會穩定以及社會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我國對于銀行金融機構成立了專門的部門去監督---銀監部門。而且在全國設立了省、市、縣三級監管體系,分別負責與之相對應的銀行監管。銀行體系的風險正在不斷增加,因為受到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的影響和金融去杠桿化的影響。所以,銀監部門一定要及時地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加強優化區域銀行監管體系,保證銀行監管可以順利進行。
一、銀監部門的作用
保證銀行業可以安全平穩運行,是成立銀監部門最主要的目的,希望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銀行業的分鐘風險,以此來保證金融消費者存款者的合法利益,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并且要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來促進銀行業的蓬勃發展。例如行之有效的監督、公平有效的貸款,資金分配得當等等。
銀行風險對于社會穩定性而言,遠遠高于其他行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企業破產只會影響到與企業相關的工作人員,但是銀行業一旦出現問題,將會影響到非常多的人,情況嚴重的話還會是的整個社會引起動蕩。如果銀行業范圍僅僅只涉及到資產管理、貨幣兌換等,還無需實行大規模監督的政策。然而銀行業還有有資金貸款這方面的業務,為了避免金融市場的問題影響到銀行業,所以銀監部門必須要實行嚴厲的大規模的監管制度。
因此,地方監管體系必須具備統一的標準,以此來保證監督的效率與質量,減少監督所花費的資金成本和監管盲區。
二、銀監部門監管工作的困境與挑戰
(一)低效率的監管信息系統和信息共享機制
因為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銀行或許會存在一些“道德問題”的不良現象。所以,銀監部門,尤其是基層銀監部門,一定要加強信息獲取的能力,這對監管工作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監督部門內部是否可以完全共享信息是監督效率倍增的重要因素。但是,銀監部門在獲取信息上面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問題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一些基層銀行監管部門仍然缺乏對信息共享的正確理解,對有效監管中信息共享狀況的認識不到位。其次,銀監部門在搜集信息的放方法上還不具備熟練的方法,銀監部門一般都是采取傳統的老舊方法,只是使用報表匯總的手段來進行收集信息,而且對于這些信息沒有進行數據分析以及二次開發。最后,現場檢查和異地監督,各機構的監督者對監督信息的共享意識較弱,浪費了有限的監督人力資源,館消耗了大量的監督人力資源。
(二)監管隊伍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
銀監部門要想實行高效運轉,那么高素質的監管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條件。目前來看,在銀監部門當中,人員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人員來源的問題。目前的人員招聘系統允許接收大量的應屆畢業生。據統計,在國家市政銀行監督局新聘員工中,應屆畢業生的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六,這些應屆畢業生不具備相關的監管經驗,到了銀監部門之后立馬進入了第一線,其經驗不足。第二,沒有對入職后的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缺乏系統的崗位培訓機制。由于銀監部門的工作量大,再加上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專業的培訓,而是仍然使用原始的方法,也就是師傅進行學徒培訓。這樣一來,銀監部門很難建立一支適合現代銀行監管的高素質人才團隊。由于缺乏連續的,逐步的工作培訓,這些監督人員只能通過自身不斷摸索學習來開展效率低下的監督工作,這樣一來,整個狀態就進入了高學歷,低使用率和低效率的狀態。職業素質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監督只會逐漸變得陳舊,老化。
(三)銀行監管外部運行環境協調性不足
目前來看,我國地級市銀監部門主要由銀行監管分支機構主導,地方金融機構和人民銀行也具有相關的監管權,這樣的監管模式不具備一套監管協調機制。特別是一些地方的銀監部門,由于其監督系統薄弱很容易產生反復監控或者監管真空的現象,這樣會增加銀行業的風險,降低了監督效果。主要表現如下:首先,市政監管部門之間缺乏相應的協調,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其次,銀行和監管機構之間沒有協調合作,銀監部門對金融機構不具備科學化、標準化的評估系統。這不僅使金融機構有機會對監管作出回應,而且使監管機構對金融機構的風險識別存在滯后現象,這可能會導致風險擴散。
三、銀監部門監管工作的困境的解決措施
(一)完善監管方法和手段
效率低下的監管信息系統和信息共享機制不利于監管部門的工作,因此銀監部門一定要加強完善監管方法。第一,銀監部門可以依據銀行的資產規模,或者業務特征以及業務周期等因素來規定對銀行的監管力度和周期。然后在監管周期結束后,監督人員一定要根據在監督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地進行風險評估,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制定好些個周期的監督安排。第二,開發全過程信息系統,為了達到預計的監督質量與效率,在監督過程中一定要實行分工協作,信息共享,合理配置資源等。第三,不斷創新新的監督手段來進行監督,并且新的手段要與銀行發展相適應。
(二)提升監管隊伍的專業化程度
提高監督團隊的專業水平是良好監督的前提,如果要提高監督團隊的專業素質,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市銀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可以考慮從銀行中介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其他社會中介機構中選拔人才,以豐富基層金融監管人員。 二是建立人才培訓機制,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對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更加熟悉,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做好銀行監管工作。
(三)建立市級銀行監管機構和其他部門之間的有效協調機制
在人民銀行對銀行業進行日常監管的時候,貨幣政策和銀行監管這兩種功能之間存在差異。各級銀行監管部門成立后,日常監管職能從人民銀行剝離到銀行監管部門,該部門內部的矛盾化為部門。地方銀行業監督分行執行地方商業銀行的監督職能,但與此同時,地方市政人民銀行仍是商業銀行的貸方,庫務經理和外匯管理。他們仍然可以對商業銀行進行某些檢查。為了更好地管理地方金融事務,地方政府設立了地方金融辦公室,并在一定程度上對轄區內的銀行金融機構履行監督職責,這涉及到多方銀行的監督和協調費用問題。建議在中國人民銀行,市銀監局和金融辦之間建立三方小組會議機制,進行定期磋商,交流信息,建立密切關系。
四、總結
眾所周知,銀行系統是否能夠安全平穩地運行,對整個社會的安穩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市以下銀監部門對于銀行的監管更是會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資產安全。所以,銀行監督部門必須對此加強重視,采取一系列的監管優化措施,以確保銀行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字艷芳.銀行系統行政處罰風險防范對策研究---基于2017年度云南銀監局開具的190份行政處罰數據分析[J].時代金融,2019(06):25-27.
[2]李寧.全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對策[J].投資與創業,2019(7)8-9.
[3]王漢.防風險促進個改服務---銀監會部分部門主任、監管局局長談全面深入貫徹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督工作會議精神[J].中國農村金融,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