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馨鑫 高楷岳 馬榕谷
摘 要:近年來,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加大了對電力的需求量,在這一背景下,電力企業維修工作的開展正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電力系統在運行期間如果存在安全隱患,必要立即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相應的組織工作,從而實現對其他電力裝置的保護。在電力系統的運行過程中,按時對繼電保護系統進行狀態檢修能夠在保護系統出現問題時,確保繼電保護作業的順利進行,避免出現安全問題。
關鍵詞:繼電保護裝置意外掉電;保護措施;研究
0引言
當前電網技術不斷的發展,我國目前新建的變電站均為智能變電站。通過智能變電站的建設,有效實現了各級電網的協調發展,以我國的特高壓電網為基礎,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實現了集成化,是當前的一種新型電網模式。智能變電站在運行過程中能夠為人們提供質量更高的電力資源,但在智能電網中對繼電保護的要求也非常高,很多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系統仍存在一定問題,且智能電網運行中繼電保護也沒有有效的實現普及,因此,需要加強對智能電網繼電保護系統的分析,明確繼電保護的重要性,應用恰當的措施落實智能變電站的繼電保護全過程管理。
1電力繼電保護故障檢修方法
1.1參照法
通過將正常技術設備與非正常技術設備運行參數的對照,可以從不同方向找出設備故障點,一般用于查找接線故障以及定值校驗故障等。例如,某間隔小電阻改造,裝置測量組零序電流采樣不準確,但保護組采樣正常,大小剛好為正常值的5倍,如果是采樣插件損壞不可能剛好為5倍,應該是參數設置問題,但是變比設置正確,通過與正常裝置的數值進行比較發現,精度參數設置零序電流不一樣,更改后采樣正確。
1.2直觀法
電力繼電保護故障檢測部分的設備、線路等無法通過儀器進行測量時,可直接借助直觀法檢測。比如10kV開關柜的拒合故障處理,檢查控制回路故障應按照圖紙控制原理圖并結合實際操作現象逐一進行排查,排查原則是從簡單到復雜。操作命令下發后,假如觀察到合閘接觸器或跳閘線圈能動作,說明電氣回路正常,故障存在于機構內部。到現場如直接觀察到繼電器內部明顯發黃,或哪個元器件發出濃烈的焦味等便可快速確認故障所在,更換損壞的元件即可。很多老的10kV開關柜合閘回路不完善,有時候開關儲能空氣開關未合上,且彈簧已經釋放能量,未注意到未儲能信號便合閘,發現機構線圈動作未返回,合閘回路自保持,正常情況不應動作,此時通知主控室斷開控制電源為時已晚,控制電源空開跳開,后臺報控回斷線,機構冒出黑煙。斷電后黑煙消失,測量合閘線圈電阻為0.7Ω,分閘線圈為34Ω,線圈銘牌為34Ω左右,判斷線圈燒毀。導致該事件發生的原因是合閘回路不完善,彈簧未儲能接點,未能閉鎖合閘,未能監視合閘回路完整性,導致未儲能未報控制回路斷線仍能進行合閘,回路自保持導致線圈一直得電所以燒毀。
2繼電保護狀態檢修過程中采用的關鍵技術
2.1檢測斷路器的具體運行狀態
針對變電站繼電保護進行分析,斷路器不僅是變電站中一項關鍵設備,而且也是繼電保護設備的拓展。因此,在實際作業期間,對斷路器跳閘接點進行高效檢測是整個檢測作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實際作業期間,檢查好常閉輔助接點是一種常見的檢測方式,如果兩個輔助接點狀態相同,表明斷路器在應用期間出現了故障;如果兩個輔助接點可以同時閉合,則說明二次回路或輔助接點出現了嚴重故障,同時,采用的斷路器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如果兩個輔助接點可以同時斷開,則表明輔助階段或二次回路在應用期出現了故障,這將會導致斷路器被隔離。在對斷路器進行檢修時,要確保整個系統都能夠在正常狀態下運行,要具有一個良好的跳合閘回路,同時,對于采用的斷路器容量也有較高要求,符合系統在實際運行期間的需求。實際操作期間,要對定期檢測方法進行應用,進而為斷路器的檢修制訂出良好的檢修指示,從而為斷路器在應用過程中的精準判別提供信息參考。
2.2二次回路保護
近幾年,計算機技術和自動化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技術在電力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完成變電站繼電保護狀態檢修作業后,通過對軟件編程的應用,完成相應的控制,進而使傳統硬件具有結構操作回路,同時,可以通過對操作箱的智能化合理應用,使其拓寬到保護設備的自我檢測應用中。此外,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注意的是,變電站在應用期間要能夠完成遠程傳送,從而實現對二次回路開展實驗檢測保障,確保整個回路在具體運行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實際檢測作業開展過程中,電氣設備傳輸的遠程傳動命令控制設備進行合閘和跳閘,該項內容的完成需要1~2s,不會對電力系統的運行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可以實現對檢查出口情況的保護。具體操作開展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發現這種類型的檢修在低壓饋電線路中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而且從具體應用情況來看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應用效果。對于線路運行期間出現的普通荷載來說,可利用保護設備操作規律完成最終的跳閘目標。在對重合閘回路進行詳細檢測后,就能夠取代定期檢查,這可以大幅度降低工作量,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針對變電站中的變壓保護,如果可以利用站內變壓器轉帶負荷,則可以進行遠程傳動試驗。
3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全過程管理時,需要變電站內部的各項技術、設備以及工作人員全面配合,有效的提升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行效率,加強對智能變電站運行的保護,有效提升智能變電站運行效率。通過對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的分析,讓我們更加認識到智能變電站建設的重要性,通過對繼電保護的全過程管理,實現智能變電站的進步與完善,有效推進我國電力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宇寧,肖亞華.變電站檢修繼電保護設備常見問題分析及處理措施[J].價值工程,2019,38(27):193-194.
[2]劉宏強.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裝置故障分析與處理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9(27):168-169.
[3]王興華,魏宇鵬,劉杰夫.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的原因及解決辦法[J].南方農機,2019,50(18):180.
[4]賴澤亮.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裝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9(27):108.
[5]李少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和繼電保護的關系分析[J].農家參謀,2019(1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