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城市規模逐漸擴大,城市人口數量日漸增多。城市發展將為體育經濟發展奠定基礎,體育經濟發展可推動城市穩定發展,二者相互影響。本文分析了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探析了促進體育經濟與城市協調發展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體育經濟;城市發展;互動關系
引言
體育經濟指的是由生產、經營視域,將體育生活及相關的經濟行為融合起來,形成一個特殊產業的經濟模式[1]。基于活動形式為全社會提供多種體育服務的行業即體育產業。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體育產業經濟價值及功能充分發揮。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具有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的作用。探析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對推動體育經濟與城市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體育經濟與城市發展的互動關系分析
1.1城市發展將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平臺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城市規模逐漸擴大的同時,體育已成為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城市發展為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一個平臺。地區工業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將直接影響此地區體育產業發展水平。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其產業結構不同,體育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地位也存在差異[2]。城市化初步階段,體育與商業初步融合,此時為體育產業起步階段;城市化進程加快階段,與體育產業相關的產業迅速發展起來;城市化目標基本實現后,體育產業發展速度增快,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增高。城市化水平較高時,服務業將逐漸取代工業在城市產業結構中的地位。體育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影響增大。工業化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的城市,體育產業發展速度較快。依據對悉尼、巴塞羅那、倫敦、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分析可發現,城市發展中各種體育休閑娛樂設施建設量逐漸增多,且在不斷升級。
1.2體育產業發展是城市發展的動力
目前,體育產業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影響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部分西方人在選擇生活、工作城市時,十分重視此城市是否有職業運動隊。我國相關專家及學者認為,體育產業對城市經濟、城市文化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為促進城市化進程,需在城市中建設中央體育區(CSD)。國際上經濟發展速度快的城市、國際化大都市均建設有中央體育區(CSD),同時是國際體育中心城市。體育產業在提升人身體素養、豐富民眾精神生活的同時,可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及綜合競爭力。
1.3大型體育賽事可提高城市形象及競爭力
在建設城市品牌、制定城市 營銷計劃時,十分重視舉辦體育大賽。由某個角度分析,體育產業可推動城市發展,尤其舉辦諸如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大型運動會,可提升城市基礎建設水平、優化城市人文環境及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形象。
通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可吸引游客、提升城市形象。大型體育賽事之前,媒體的宣傳可提升城市知名度,營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為城市發展旅游業奠定基礎。通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建設大型體育俱樂部、組建優秀運動隊,可提高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及城市綜合競爭力,從而優化城市投資環境、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舉辦國際體育賽事,不僅可推動城市經濟發展,還會對城市文化產生一定影響。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對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促進城市居民就業、提高城市文化對地區文化的影響等具有一定效果。具備條件的城市需積極申辦國際型體育賽事,通過大型體育賽事推動城市經濟及文化發展。奧運會、亞運會等體育賽事,將促進舉辦國、舉辦城市經濟及文化發展。
2促進體育經濟與城市協調發展的策略
2.1堅持因地制宜原則
為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城市需合理制定體育產業長遠發展戰略。體育產業長遠發展戰略制定中,需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嚴禁盲目開發體育項目。政府部門需加強對體育產業的發展,推動群眾性體育——體育產業——競技體育良性互動及發展,以推動城市穩定、持續發展。另外,需將以體育產業促城市發展理念與城市社會經濟發展規劃融合起來,在促進體育經濟發展的同時,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比如:深圳基于城市產業結構及地域特點,舉辦了Hobie帆船世錦賽、大鵬杯帆船賽等賽事,有效推動深圳經濟發展。
另外,體育產業、體育經濟的發展,與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有關,同時需堅持因地制宜原則,依據城市地理環境,開發、發展合適體育項目及體育產業。另外,需分析市場對體育產業的實際要求,采用調研等多元化方法確定城市居民體育消費水平等,明確開發何種體育項目,以提升體育產業投資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城市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同時,需投入大量資金。城市需深入分析本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管理水平、生態環境等是否可承辦大型體育賽事。
2.2協調發展
城市需基于綠色、創新、協調理念,依據本城市實際情況及特點開發、發展體育產業。目前,城市對體育產業發展重視程度逐漸增高,而如何將城市經濟發展與體育產業融合起來,推動城市經濟、文化穩定發展已成為我們需重視的問題[3]。城市規劃中,需保證整個城市布局合理性,科學規劃城市產業結構,基于體育產業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促進城市經濟結構改革。城市需依據體育消費為著手點,推動體育產業發展。其主要原因為:體育消費可推動體育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因而城市需依據本城市實際特點、體育產業優勢資源,充分發揮體育產業包容性及混合型特點,推動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教育等產業融合起來,以體育產業推動其他產業發展,最終達到以體育經濟推動城市發展的目標。
2.3完善配套設施
城市體育產業及體育經濟發展與其他配套產業具有密切聯系。為推動體育產業全面、穩定發展,城市需優化交通運輸設施、保證社會穩定、完善餐飲行業等,為體育產業及經濟發展奠定基礎。體育產業服務質量將影響客戶滿意度及發展穩定性,因而為提高體育產業服務質量需提高從業人員服務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城市服務質量的目的。為達到此目標,需加強對體育產業從業人員的培訓,提高其職業素養及道德水平,建立健全并落實責任制,以提高從業人員責任心,保證其服務質量。
政府部門需縮減影響體育產業發展的審批流程,建立健全體育產業標準及管理規范,為相關企業、從業者營造公平競爭、自由開放的市場環境,鼓勵、吸引更多企業參與體育產業。同時,可將電子商務、智慧體育等理念融入體育產業,為民眾提供豐富多樣的體育產品及服務。
2.4改善產業發展環境
體育產業發展環境也是影響城市及體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部門需采取鼓勵人才培引進、出臺稅收扶持政策等措施,改善體育產業發展環境。營造政府支持、社會動員、市場影響的體育產業發展模式,充分挖掘城市體育資源,推動體育產業穩定發展。
3結語
總而言之,城市是體育經濟發展的基礎,體育經濟發展又可推動城市穩定發展。由此可見,體育經濟、城市發展之間具有密切聯系,我們需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推動體育經濟、城市協調發展,以推動城市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任波,戴俊.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與經濟增長互動關系的理論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031(002):134-138,152.
[2]王嬋娟.體育文化發展對地方經濟的積極作用及影響——以東陽市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8,008(032):217-218.
[3]吳國棟.影響中小城市體育經濟發展的問題探索[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7):49-49.
作者簡介:
楊子軒,男,1998.8.31,北京,漢,本科,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研究方向:體育經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