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朋 羅曉川 熊路路 張帥起 向長森

摘 要:河流是古代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隨著工業在全世界的普及,大量的工業廢物排入大氣、土壤以及河流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流域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根據清潩河的自身特點,從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的角度入手,提出了清潩河流域的生態健康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指標權重,運用模糊評價法對清潩河流域進行了生態健康評價。結果表明:清潩河流域生態健康呈現“病態”。
關鍵詞:清潩河;生態健康;指標體系;模糊評價
1 研究區與評價指標
1.1研究區概況
清潩河流域處于伏牛山與豫東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呈現自西向東傾斜趨勢。流域西部和北部為低山丘陵,東部與中部為淮河沖積平原。最高海拔1150.6m,最低海拔為50.4m。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4℃,年平均降水量706mm,夏秋季雨水多,春冬季雨水少。人均水資源量僅208m3,不足全國平均水平的8%。屬于資源缺水型地域,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清潩河屬于潁河支流,且是潁河最大支流,全長149km,成水面積2361km2。清潩河南北縱貫許昌市區,其支流包括小泥河、石梁河、新溝河等。
1.2評價指標
1.2.1評價指標的優選
對于清潩河流域評價指標的選取,基本遵循科學性原則、系統性原則,在現有的河流數據的基礎上,結合其它研究中采納率較高的一些評價指標,確定出具有參考價值的河流生態健康評價指標。本文一共采用10個指標,自然功能指標包括流量變異系數、縱向連通性、河岸穩定性;生態功能指標包括水質、生態需水保證率、底棲動物多樣性、魚類多樣性;社會服務功能包括水資源開發利用率、污水處理率、親水景觀舒適度。
1.2.2評價指標的等級標準
參照文獻[1]、[2]、[3]。
2 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河流健康狀況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多層次的的結構,各指標之間難以做出統一的量化計算。因此,在河流健康評價中,需要對各評價指標賦權來反映不同指標對評價目標的重要程度。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步驟如下:
(1)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將決策的對象分為目標層、亞層、準則層。
(2)構造判斷矩陣
在層次分析法中比較各指標的重要性是通過兩兩比較來完成的。不同性質指標之間的比較較為困難,因此采用相對尺度,根據一般經驗劃分標度以提高準確度。
(3)層次單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
層次單排序:求出判斷矩陣最大特征根λmax的特征向量,然后將特征向量歸一化(使得列向量中各元素之和為1)后記W。W中的元素為同一層次元素對于上一層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權值。定義比率:CR=CI/RI,其中CI=(λ-n)/(n-1) RI,可查表;一般認為一致性比率CR<0.1認為一致性檢驗通過。經檢驗構造的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均通過,可簡化計算,即對列向量歸一化后求平均作為各指標權重
(4)層次總排序及其一致性檢驗
計算某一層次所有指標對于最高層(總目標)相對重要性的權值的過程需要從最高層次到最低層次依次進行。
(5)整理計算結果
經過計算,自然功能與生態功能、社會服務權重比為0.4、0.4、0.2。自然功能中,流量變異系數權重0.2222,連通性0.0889,河岸穩定性0.0889;生態功能中水質占0.2366,生態需水保證率0.0394,底棲動物多樣性0.0880,魚類多樣性0.0360;社會服務功能中水資源開發利用率0.0857,污水處理率0.0571,親水景觀舒適度0.0571。
3 構建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3.1模糊綜合評價法步驟
(1)建立指標集:設X={X1,X2,…,Xm}為待評價對象的m個一級指標,一級指標Xi下有Xi={Xi1,Xi2,…,Xik} 共k個二級指標,根據問題需要,可設定下屬的三級、四級評價指標。
(2)確定評語集Y={Y1,Y2,…,Yn }
(3)建立模糊關系矩陣R:判斷X的每個因素相對于評價等級的隸屬程度。從而得到模糊關系矩陣:
其中m表示指標數,n表示評價等級,rij 表示因素Xi對評語Yj的隸屬度。
(4)確定指標權重W={w1,w2,…,wn }:通常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各指標的權系數。
(5)建立一級指標模糊評價:一級模糊評價的建立需要利用模糊合成算子來進行,合成過程如下:
模糊合成算子有如下四種:M(∧,∨)表示先取最小值,再取最大值;M(·,∨)表示先相乘,再取最大值; ? ? ? ? ? ? ? ? 表示先取最小值,再求和;
表示先相乘,再求和。
(6)建立二級模糊評價:據一級模糊綜合評價的結果,作為二級模糊綜合評價的關系矩陣,利用上述方法,進一步得到二級模糊綜合評價結果。
(7)模糊評價結果處理:使用最大隸屬度原則對結果進行確定。
3.2清潩河模糊綜合評價結果
使用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清潩河進行評價,分別使用四種模糊合成算子進行計算,在四種算子下,除去第一種算子對河流健康狀況難以區分,其余算子下河流健康狀況均為病態。對于清潩河自然功能、生態功能、社會服務功能的評價,四種算子均一致,結果分別為“病態”、“亞健康”、“惡劣”。
4結論分析與建議
總體上看,2016年清潩河自然功能屬于“病態”,社會服務功能屬于“惡劣”等級,生態環境功能屬于“亞健康”等級。河流整體健康狀況處于“病態”等級。
基于本文研究成果,針對清潩河治理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1)改善河岸帶環境。控制河岸帶高強度開發,采取有關河流沿岸帶固化措施,提高河岸帶物種豐富度。
(2)保證生態需水。保證生態補償有利于河流整體功能的恢復,通過調水保證水生生物、沿岸生物的需水量,減少農業引河水灌溉
(3)合理開發水資源。減少人類活動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至關重要,合理規劃水資源用途,杜絕過度開采水資源的行為。
(4)加大污水處理,減少排污。控制污染源大量排放污水,積極推行節能減排技術,可采取截污分流等手段降低內、外源污染,促進水體生態恢復。
參考文獻:
[1]李瑤瑤.淮河流域(河南段)河流生態系統健康評價及修復模式研究[D]. 鄭州大學, 2015.
[2]郭坤榮, 徐躍通. 大汶河流域健康狀況及治理對策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3):336-337.
[3]李興德.小流域生態需水及生態健康評價研究[D].山東:山東農業大學,2012.
[4]吳憬,楊蓮芳,姜小三.浙江西茗溪土地利用變化對溪流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完整性的影響[J].生態學報,2008,28(3): ?1183-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