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 謝彩云 張曉梅
摘 要:《白鹿原》是20世紀后期的一部作品,塑造了許多悲劇命運的女性形象,其中具有許多優秀品質的白靈尤為突出。在《白鹿原》中,白靈是在舊時代的傳統家庭里的成長過程中接受了新思想啟蒙的新女性,書中描寫了她精彩而短暫的一生,雖然以悲劇結尾,但意義卻非常深刻。
關鍵詞:女性;傳統;新思想
在小說《白鹿原》中, 白靈是白家唯一的女兒,長著一雙聰靈的眼睛,就像朱先生的感受:給人第一感覺就是厲害……而對于任何女性來說,就未必是一件幸事……白靈的眼睛有一股凜冽傲氣……整個原上怕是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她雖然生長在封建禮教之家,但在父親白嘉軒縱容嬌慣下,封建禮教對白靈的影響不大,就連“纏腳”都在白靈的撕心裂肺的嚎叫中被白嘉軒嚴正取消。白靈聰明稚氣、鬼靈精怪,她不但騎在父親頭上身上玩,還大膽提出“我也要念書”的要求。得到父親同意后,得意的白靈就大模大樣地跟著父親走進了學堂,成為原上第一個走入學堂的女性。她讓先生很是驚訝:她非常靈聰,幾乎是過目成誦,特別是那手毛筆字寫得相當的好。白嘉軒品著白靈的字:咋看似柳又非柳,細看像歐又非歐,反復體味,有歐的形,柳的柔……彰顯出一股任達不拘的豪放氣度,完全不像出自于一個女子之手。這樣一個才女,卻是拿著“大鐵剪”以死相威脅,才獲得了留在城里新式學堂學習的機會,打破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看法。
當白靈因悔婚被父母鎖在房中,她在屋里大聲演講大聲唱歌:北洋軍閥反動政府保不住了,國民革命的勝利指日可待……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逃走時還用镢頭尖在墻上刺刻寫下:誰阻礙革命就把誰踏倒。她父親激怒了,威嚴地宣布“誰也不準再提說她,全當她死了”她沖出了封建傳統禮教的約束,她徹底與傳統封建家庭決裂了。白靈是一位舊時期的完美新女性。她美麗、善良、活潑大方,有很強烈的正義感,她受先進思想的熏陶,果斷選擇自己喜愛的人。白靈剛開始與鹿兆海一起參加革命活動兩人情投意合,并通過投硬幣的方式加入了不同的黨派,但陰差陽錯卻使兩人離初衷是越來越遠。后來他與鹿兆鵬在生與死的革命工作中逐漸培養了感情,并發展為真正的愛情。白靈勇于追求真理和正義,身上洋溢著生機勃勃的活力。她與傳統封建家庭決裂,積極尋找黨組織,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黨組織交給的一次又一次任務。然而劫后余生的她,最后卻因為黨內的肅反運動,慘死在同志的手中。她在囚窯里咆哮三天三夜依然嗓子宏亮,精神亢奮,雙眼如炬,這是她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精神風貌。在她被“活埋”的那天晚上下起了雪,她的靈魂隨著風雪飄入婆婆、姑姑和爸爸的夢中:一只全身雪白的白鹿伴著風雪飄到咱原上,從遠處不歪斜地朝我端直飄來……到眼前時我清晰地看見白鹿眼中的淚水,白鹿在委屈地流淚哩!在白鹿轉頭向西飄去的時候,我瞧見白鹿的臉換成靈靈的臉委屈哭叫了聲爸。白靈這樣一個有著精明能干、正直善良、果斷堅毅、堅強不屈等優秀品質的完美女性,就這樣像白鹿一樣“飄去了”。她短暫的一生,是中國婦女擺脫傳統封建禮教牢籠,邁向共產主義新生活的標識符。
在當今時下白靈仍然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像她那樣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人類的美好明天而奮斗。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我們一定要立足本職,堅守崗位,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我們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不懼風雨擔當時代責任,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書寫自己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陳忠實.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3.
[2] 鄭周明.《白鹿原》的女性悲劇. 學術探索. 2006(01)
[3] 陳忠實.《白鹿原》創作漫談. 當代作家評論. 19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