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語
摘 要:建筑工程的管理過程是一個復雜而又精細的有機過程,每一個管理過程都是各種應用技術以及專業技能的重要表現。一個優秀的建筑工程管理過程更能凸顯該項目的先進性和文明性,也代表了項目完成的高質量與高水準。本文結合項目管理管理相關的最新理論成果,對中國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應用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構建中國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國大部分地區;建筑工程;管理;對策
1 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應用的相關理論
1.1 ?建筑工程的概念
所謂建筑工程,即是包含一定的建筑安裝和建筑類工程,但專門為某以指定的目的而進行建設投資的一種建設項目。建筑工程時目前較為特殊但又數量最為之多的一種項目工程。比如,建筑工程包括建造一片面積較大的城市居民住宅小區;建造學校、醫院以及幼兒園;建造高速公路或者廠房宿舍等等,這些建筑類工程都是屬于建筑工程的范疇。
1.2 ?建筑工程的特點
首先,建筑工程的具有十分清晰的建設導向。換言之,也就是其具有極強的目標性。這里指的目標可以劃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大類型,不同類型的建設目標代表著企業在不同時期需要完成的進程。
第二,建筑工程具有一次性。一般情況下,每個工程都具有獨特性,包括工程面臨的施工目標以及條件等等都具有其獨特的個性。畢竟服務某一單位的項目時比較多的,同時,大多數建筑工程的施工地點、建設時間以及施工條件等等都會有所不同,更何況建筑工程有別于其它批量生產的產品和普通商品的制造生產。
第三,建筑工程具有不可逆轉性。建筑工程不像其它事情,可以推倒之前的一切決定,重新再來。一個建筑工程在實施建造的過程當中或許可以經過一些細微的調整,但如果建筑工程已經全部完成,那么該工程推倒重建的可能性就很低,或者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盡管建筑工程具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但是,它的整個過程仍然還是循序漸進的,建筑工程的整個施工過程都是蘊含著各種各樣的風險。
2 中國大部分地區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的應用現狀
2.1 ?職能型組織模式
2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大部分地區建設始終走在改革的前沿和經濟國際化的建設也進步,建設是發展經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國的項目工程管理水平也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而進步,相應的管理水平和質量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職能型在項目的權責問題上更加明晰,項目施行過程中各方的權責有著越來越清晰的邊界,特別是明確了項目業主責任制,進一步保障了中小型項目參與各方需要承擔的責任和能夠運用的具體權利。這一制度進一步促進了項目組織的管理的穩定性與高效性。
2.2 ?純項目型組織
監理制度對于我國的項目工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監理這一角色的出現,使得我國傳統的項目雙方的參與角色變為三方參與角色參與,監理補充了以往項目施行過程當中缺乏監督的漏洞,進一步為項目提供第三方更為客觀的監督管理功能和保障。項目法人、監理單位和承包商三者各自有著不同的利益考量出發點,三者共同參與項目能夠形成一個相互促進相互牽制的良好關系。一個項目在不同的建設過程中建設的側重點必然不同,所需要投入的人力也必然不同,而一定時間段內的人力資源固定現象使得一部分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低下。
2.3 ?矩陣型項目管理組織
相較于以上兩種模式,矩陣項目管理組織模式是一種較為新型的,使用范圍較廣的模式。這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以往傳統管理模式的優點和長處,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兼顧到企業的整體進展。項目工程具有較強的獨特性和一次性的特點,基于這樣的特點,矩陣型的項目管理模式的目標就是協調企業發展目標的長遠穩定性和項目的短暫性二者之間的關系,使得項目的進展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企業的整體發展也能夠為單個項目助力,帶來更多的幫助。這樣的模式主要依靠的原理就是同時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來進行矩陣式的管理。
3 中國大部分地區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應用存在的問題
3.1 ?在純工程設計項目管理中橫向管理軟弱
工程設計對于一個工程來說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一個高質量的工程始于一個優秀的功臣設計。而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還存在一定的短板。在項目橫向管理中,如何更好地發揮項目的最大價值,充分發揮各個職能部門的功能對于目前的項目管理來說還是一個急需改進的關鍵點。在建筑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項目進度受到各種因素的拖延,項目不能按時完成,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不暢,沒有一個高度統一的項目完成認知等等都是比較突出的問題。
3.2 ?在總承包項目管理中縱向管理軟弱
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采取矩陣式的項目工程管理模式的企業不在少數。許多企業運用這樣的管理方式來進一步提升項目的管理質量,進一步促進項目能夠擁有更加先進的技術指導,進而促進項目的高效運轉。然而,由于功能的削弱垂直管理,總承包項目管理已成為一個純粹的項目類型的組織,沒有跳出他的總部設在我國的建筑系統管理表單之前,如果沒有采取正確的管理方式,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在項目各個具體的執行部門和總體規劃部門之間將會產生溝通障礙,信息流通成本進一步增加,項目運行的有效信息流轉緩慢。
3.3 ?項目經理與監理方權限重復過多
項目經理與監理方存在較大的矛盾,甚至權限過大或者重復過多,難以讓建筑工程順利實現。根據《暫行規定》中對于項目經理所具有的職能和權利的具體體現,可以看到起具有的權責與項目的主觀之間具有較多地方的重疊和沖突,這就導致了在項目具體實行的的過程當中,二人的權利有所交叉,進一步造成項目管理的混亂。同時,這樣的角色沖突也為項目的監督帶來一定的難度,導致項目的監督成本進一步提高。此外,還有可能導致監理單位團隊人數的進一步擴大,增加項目的人工成本。
4 構建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的對策建議
4.1 ?完善監理行業協會體系,確保監理單位“秉公執法”
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仍然沒有構建健全的相關配套措施,使得監理行業的協會體系較為混亂,在具體的項目管理制度和體系上缺乏成熟的制度和機制。特別是在具體的法律法規層面,沒有完善的法律能夠保障相關工作的開展。這一點更是與西方國家現有的比較完善的法條制度形成很大的差別。介于此,必須要完善監理行業協會的相關法律法規,所有建筑工程都必須交由監理行業協會對建筑工程進行負責、監督,所產生的監理費用則由施工方交給監理單位。
4.2 ?精簡不必要的機構,降低工程建設成本
為了避免所有資源的鋪張浪費和閑置泛濫,必須要裁減不必要的機構,換言之,則要精簡多余的機構,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工程的建設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材料成本,畢竟項目管理的過程是一個整體有機的過程,必須要圍繞項目的實際需求來進行資源的配置。此外,在確保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的前提,需要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工期、施工成本以及施工設計等等環節進行嚴格的把控,運用各種不同的技術、手段以及技能知識進行施工,盡可能地達到建筑工程預定的目標。
4.3 ?健全建筑法規體系,成立建筑法院以及建筑執法隊伍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必須要構建完善的建筑法律法規體制,做到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盡可能地提高我國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并引進國外先進的建筑設計模式,實時關注國際建筑工程管理新模式,建立適合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 NEC 條款、FIDIC條款等等。
參考文獻:
[1]孔凡運,加強建筑工程管理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4(04)
[2]苑兆強,孔凡運,加強建筑工程管理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管理觀察, 2015(18)
[3]姜宏,張毅,橋梁建筑工程管理與實現創利策略[J],黑龍江科學,2014(09)
[4]高建明,關于建筑工程管理問題的幾點思考[J],價值工程,2010(11)
[5]王紅英,劉群,優化管理模式與管理手段 提升重大建筑工程管理水平[J], 中國核工業,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