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艷
(廣東省博羅縣人民醫院,廣東 博羅 516100)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VC)主要由假絲酵母菌屬引起,常見癥狀為外陰奇癢,白帶增多,尿痛等[1-3]。檢查時可見小陰唇內側和陰道黏膜上有白色膜狀物附著,擦去后可見黏膜紅腫,有淺表糜爛或潰瘍[4]。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屬中醫“陰癢”“ 帶下病”范疇,多為脾腎兩虛證。本研究用中藥及西藥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90例,均為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就診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5例。對照組年齡22~49歲,平均(31.2±5.3)歲;病程2~7年,平均(3.7±1.1)年。實驗組年齡23~48歲,平均(31.7±5.4)歲;病程1~8年,平均(3.8±1.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有外陰瘙癢、灼痛,伴有尿路刺激癥狀,白帶為白色稠厚凝乳狀或豆腐渣樣,外陰,陰道豁膜潮紅、水腫、糜爛或淺表潰瘍。實驗室檢查在陰道分泌物中找到假絲酵母菌的芽生飽子。
納入標準:①為已確診的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②伴有外陰瘙癢、灼痛等;③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病史,且真菌學檢查鏡檢陽性;④1周內未使用抗真菌藥物;⑤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細菌、滴蟲感染;②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哺乳妊娠期婦女。
兩組均月經結束第3天開始用藥。氟康唑150mg,1日1次口服。每晚睡前用達克寧栓(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214)1粒,塞入陰道深部。持續治療1周,下個月經周期重復治療,連用2~4個月經周期。
實驗組加用黃苦蛇川湯陰道沖洗。藥用黃柏、苦參、蛇床子、花椒、白鮮皮、生百部各15g、明礬5g。患者處于坐位,將藥液水煎至300~500mL,加入一次性陰道沖洗器中,搖勻后插入陰道按壓進行沖洗。1日1劑,治療1周。
兩組治療期間均禁止性生活,停用雌激素,皮質類固醇激素抗生素等藥物。保持外陰干燥清潔,勤換內褲,將換洗的內褲和使用過的盆和毛巾予以開水燙洗消毒殺菌。禁止食用辛辣等刺激性劇烈的食物。
采用VVC癥狀體征評分量表對癥狀體征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采用ELISA法檢測陰道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水平。
觀察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6個月內復發率。
治愈:臨床體征、癥狀消失,白帶性狀及量恢復正常,陰道分泌物鏡檢示呈真菌陰性。顯效:臨床體征、癥狀基本消失,白帶有所減少,陰道分泌物鏡檢示呈真菌陰性。有效:治療后偶見外陰瘙癢癥狀,白帶減少但仍呈豆渣樣或凝乳塊樣,陰道分泌物鏡檢示呈真菌陽性。無效:臨床體征、癥狀無改善,陰道分泌物鏡檢示呈真菌陽性。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VVC癥狀體征評分以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VC癥狀體征評分以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VVC癥狀體征評分以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s)
組別 例 VVC癥狀體征評分(分) 癥狀消失時間(d)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45 10.09±1.13 1.48±0.77 3.11±1.28對照組 45 10.08±1.99 3.87±0.89 4.56±1.17 t 0.029 13.623 5.609 P 0.488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陰道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陰道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指標比較 (ng/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陰道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指標比較 (ng/L,±s)
組別 例 TNF-α IL-6 IL-1β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45 223.23±85.54 97.26±24.25 48.39±11.74 14.19±6.58 244.89±101.44 87.69±22.79對照組 45 228.13±87.24 143.58±51.36 46.87±14.22 24.58±7.74 242.78± 99.07 144.73±61.37 t 0.269 5.471 0.553 6.861 0.100 5.845 P 0.394 0.000 0.291 0.000 0.460 0.000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6個月內復發率比較。實驗組出現腫脹1例,陰部瘙癢1例,腹痛0例,不良反應發生率4%。對照組腫脹3例,陰部瘙癢2例,腹痛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07,P=0.002)。6個月內復發次數大于2次,實驗組3例,對照組9例。實驗組病菌變異1例,對照組病菌變異6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664,P=0.003)。
研究顯示,機體內各種菌群保持相對的平衡,陰道內存有少量的假絲酵母菌菌株,對機體無傷害[5-8]。若長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質激素,陰道內環境會發生相應變化,菌群失調,導致假絲酵母菌大量繁殖增長,使陰道分泌物增多,繼而出外陰瘙癢[9-11]。除此之外,性生活不衛生,居住環境潮濕等均能誘發假絲酵母菌大量繁殖。
TNF-α、IL-6、IL-1β水平為機體炎癥反應檢測重要指標,在炎癥反應中作用較大, TNF-α、IL-1β能加速單核巨噬細胞合成IL-1與TNF-α,使炎癥反應加劇。而IL-6能作用于諸多靶細胞,參與炎癥反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因為其假絲酵母菌大量的繁殖,使患者陰道上皮細胞受到刺激,進而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分泌炎癥因子。因此,陰道灌洗液中TNF-α、IL-6、IL-1β水平能反映陰道上皮細胞的免疫應答水平。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屬中醫“陰癢”“帶下病”范疇,多為脾腎兩虛證。治以殺蟲止癢,清熱燥濕為原則。黃苦蛇川湯方中黃柏瀉火解毒、清熱燥濕,苦參、蛇床子、花椒燥濕殺蟲、祛風止癢,百部、明礬增強殺蟲作用。陰道沖洗能清除附著于陰道皺襞上的假絲酵母菌,充分滲入病灶,調節陰道內環境,有效抑制假絲酵母菌生長繁殖。
中西藥合用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能提高療效,減少疾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