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苗苗
公元1920年承接著剛過去的將載入史冊的一年—— 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成立,巴黎和會期間中國爆發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新青年》“馬克思研究號”刊載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眼看著,曙光已初露端倪。
1920年初,蔡和森抵達法國。這次赴法勤工儉學,他還動員了母親葛健豪與妹妹蔡暢隨行,臨行前引發了轟動,上海《時報》稱之為“中國女界之創舉”。
盡管是趁著法國政府招募中國工人的機會前去,但在巴黎公社革命的故鄉,了解歐洲工人運動的狀況,接觸新思想,才是蔡和森等人的主要目的。
這一年的7月6日至10日,赴法的新民學會會員和部分工學勵進會會員,在蒙達爾紀召開會議,史稱“蒙達尼會議”。為了向會員們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蔡和森在會議前廢寢忘食地“猛看猛譯”大量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著作,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轉變,堅信“社會主義真為改造現世界的對癥之方”。
蒙達尼會議為在旅法勤工儉學學生中創建黨組織的工作揭開了第一頁,而在與會者蕭三看來,初步提出了建立共產黨主張的蔡和森,成為了“留法會員中的先驅者”。
會后,蔡和森多次致信毛澤東與陳獨秀,提出要“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而毛澤東的回信,亦十分贊賞:“見地極當,我沒有一個字不贊同。”
這一年,距離中國共產黨成立已經很近了,東方欲曉,新生將臨。
(選自《廉政瞭望》202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