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內
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開始施行。該法是我國衛生與健康領域第一部基礎性、綜合性的法律。首次用法律的形式將醫療機構定義為公共場所,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擾亂其秩序。同時規定醫療衛生人員的人身安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明確勞動為必修課程,共6學分,其中志愿服務為2分,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3年內不少于40小時。方案提出,體育與健康的必修內容,必須在高中三學年持續開設。
6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6月23日,川藏鐵路拉林段藏木雅魯藏布江雙線特大橋現澆主梁成功合龍,標志著拉林鐵路全線120座橋梁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同時創造了世界同類型鐵路橋梁海拔最高、鋼管拱跨度最大(主拱跨徑430米)、主拱鋼管直徑最大(鋼管直徑1.8米)、鋼管拱單根管內混凝土頂升方量最多(單根管內混凝土頂升方量1022方)4個“世界第一”。
6月28日,新建銀西鐵路跨董志塬區域,全長6.78公里的上閣村隧道,在距進口1362米處貫通。該隧道最高含水率33%,是國內首座穿越最濕黃土稀泥的高鐵隧道。
6月29日,采用我國原創并領先世界的柔性直流電網新技術,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的張北柔直工程竣工投產。該工程每年可輸送約140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將助力北京冬奧場館實現奧運史上首次100%清潔能源供電。
國 際
6月1日,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林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向中國赴塞抗疫醫療專家組授予軍隊最高級別紀念勛章——“為塞爾維亞國防作出杰出貢獻紀念勛章”,以表彰他們在幫助塞方防控新冠疫情中的付出和貢獻。
6月11日,由中國宇航學會推薦,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兩輪投票表決,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于登云,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獲得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年度最高獎——“世界航天獎”。這也是該國際組織成立70年來首次把這一獎項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
6月13日,山東青島港首個海外股權投資項目——意大利瓦多港二期土建工程全面建設完成。瓦多港地處意大利北部利古里亞大區,是歐洲中南部、意大利北部和地中海沿岸的重要物流貿易口岸,也是連接中歐、中意的“一帶一路”新建碼頭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