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琳琳
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醫療行業的高速發展,新醫改的高效推廣落實使得醫院財務管理發生明顯變化,傳統的醫院財務管理內容以及方法已經不適用于現今醫院運營發展需求;因此結合實際做好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創新工作便顯得極為必要,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醫改;醫院;財務管理
一、新醫改背景下財務管理對醫院發展的作用
從現實角度出發,新醫改的普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隨著《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推行,進一步要求醫療事業發展必須以人為中心,總結起來其短期目標即減輕人民群眾看病負擔來營構針對性的醫院財務管理模式,與此同時,此次新一輪醫改的長期目標是“力爭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高效、方便、廉價的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結合本文的研究內容,新一輪醫改在更深層次上也對醫院當前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創新提出了要求,即“不斷完善我國當前醫療衛生體系的財務制度,以使其更加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醫院作為我國當前醫療衛生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醫院的發展狀況及其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的醫療服務水平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國各個層面的衛生健康事業。從財務管理理論出發,財務管理可以為市場主體的財務決策提供依據,進而促進市場主體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首先探討財務管理在新醫改背景下對醫院發展的作用和影響十分必要,特別是在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的宏觀背景下,如何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為促進醫院更好、更健康的發展提供財務保障,已經成為醫院管理層深入思考的問題。
1.為醫院短期目標與長期戰略的實現提供財務支持
一套成熟的財務管理制度可以通過合理的成本管控、價值鏈管理、預算管理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提高財務資源的配置效率和配置質量,從而有效節約成本、延長并豐富醫院的價值鏈,為醫院經營目標和經營戰略的實現提供財力保證;此外,高質量的財務管理制度所反映的財務信息,可以為醫院管理層的相關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及時反映醫院管理方面存在的潛在風險,通過及時彌補風險為醫院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的實現提供保障。
2.與市場機制相結合,提高資產管理水平
根據戰略地圖理論,資產管理水平是衡量一個組織發展潛力的重要維度,一套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可以以財務管理為抓手,利用財務資源與醫院經營所需的各項資源的高度融合這一特征,通過提高財務管理質量的方式,間接提高醫院的資產管理水平和資產管理效率,讓醫院相對有限的資源可以有效地服務于醫院的正常經營活動。
3.及時規避財務風險
在實踐期間院方必須結合實際對自身情況做全方位的分析,了解日常運營以及后續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并做好實時的整理匯總以此制定完善地方財務風險管控方案。且院方必須注重相關財務制度設定要充分采用標準成本管控與財務內部管控結合的形式,以此所構建風險預防機制,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財務管理的實質性價值作用。而在此基礎上對財務管理內容做全面分析,進一步加設完善的信息溝通系統,可以形成第一時間將財務風險信息通過信息系統實時上傳至醫院管理層的模式,繼而為醫院管理層迅速解決并消除各種財務風險等安全隱患而提供有利參考依據。
二、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存在的風險
1.成本管理存在漏洞
與一般行業相比,醫療衛生行業在經營過程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成本所占比重很大,一套醫療設備的價值量可能動輒數以千萬計,因此,做好成本管理對醫院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我國很多醫院,甚至是大型醫院,其成本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成本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存在漏洞,精細化管理要求成本管理與市場主體的價值鏈進行充分結合,沿著價值鏈的方向,逐步確認可能存在成本浪費的環節,并消除這些環節,但我國很多醫院忽視了精細化管理,從而對成本管理的某些重要方面監管不足,造成了成本的浪費;第二,采購環節成本管控不足,采購環節是醫院經營成本形成的主要環節,但很多醫院的管理層沒有能夠對此加以合理管理,采購環節的成本管控風險有很多表現形式,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醫院采購人員與供應商“合謀”,侵占醫院的利益;第三,對成本變化的分析不足,成本管理的最終落腳點在于成本分析,通過成本分析,對比不同時期成本的變化情況并確認變化的原因,可以為下一期成本管理目標的制定提供參考,但我國很多醫院忽視了這一重要環節。
2.財務管控制度存在漏洞
部分醫院在財務控制過程中所存在漏洞問題相對較為明顯,比如財務收支核算不嚴格。這個問題主要是由于在新醫改之前,我國很多醫院財務收支方面沒有有效實現崗位分離,從而使得印章的保管、總賬和日記賬的登錄與核對、收支的審核等方面沒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制約,最終使得收支出現問題。同時相關商品與服務收費不透明也是其財務控制過程中所存在較為明顯的漏洞問題,我國很多醫院沒有建立起比較透明的財務核算制度,特別是有關藥品與醫療服務方面的收費,透明度往往偏低,這一問題的出現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醫院的收入,但也為某些管理者設立“小金庫”、公款消費等問題留下了空間,直接導致了財務管控制度的混亂。
3.人員素質與崗位要求不匹配
新醫改的推廣和落實進一步對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予以了更高關注度,這便要求醫院相應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醫院的財務管理人員工作業務水平相對較為有限,本身專業知識更新速率極為緩慢;加之部分院方為響應新醫改指標需求,謀求復合型人才而從醫院外部吸納更具信息化水平的財務管理人才,又會使得醫院的財務管理出現了人員素質與崗位要求不匹配的問題,這些都對醫院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造成極為負面的影響。
三、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的創新性措施
1.抓管理、降成本、提效益
醫院全年資產總額共計69376.29萬元,負債總額24764.75萬元,凈資產44611.55萬元;總收入61912.94萬元,其中:醫療收入57238.4萬元,財政補助收入1937.72萬元,其他收入2697.02萬元;總支出55795.12萬元,其中:醫療業務成本49116.88萬元、管理費用6494.91萬元;本期業務結余5518.38萬元;藥占比35.18%,耗占比10.83%,資產負債率35.69%。2018年是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雙增長的一年。
2.抓整改、嚴落實、提效能
根據市委巡察整改要求,迅速制定了《醫院財務管理制度及實施細則》,并重新修訂了《關于印發醫院差旅費管理的通知》,嚴格落實財務報銷制度;加強財務支出管理,嚴禁白條入賬;嚴格科研經費審核,杜絕違規列支招待費用;針對工會經費必須增設詳細管理規章,構建完善財務管理機制保障內控制度的功能充分得到開發。醫院財務科室必須全方位掌握市場情況,嚴把物價管控基本指標,按照物價規章以及相關部門規定合理定價,形成以保障患者切身利益為中心,且不影響醫院正常運作的模式,逐步形成合理合法且透明的收費模式,最大限度提升患者滿意度并使醫院醫療服務效率得以顯著提升。與此同時針對患者需求,可充分配合區域環境基本情況,設定專項收費標準指示欄并配備專人引導,使患者每項消費都可以及時的檢索查詢到。2018年6月份根據市發改委(物價局)相關調價文件要求,及時下調455種藥品價格、上調了441項住院診察費、護理費、三四類手術費及大型醫用檢查設備價格下調5%、充分體現了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
同時配合綜管辦制定并完善內部考核與獎懲制度,突出崗位工作量、服務質量、行為規范、技術能力、風險程度、成本控制、醫德醫風和患者滿意度,逐步將考核結果以及績效等信息數據與相應醫務人員待遇做有效銜接。采取考核結果好、績效高則適度提升人員待遇的方法,以此促進醫院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形成自發自主的工作態度,充分發揮醫院財務管理作用的前提下,也為醫院運營發展實效性打下堅實基礎。
3.抓學習、強素質、提技能
2019年起,醫院將開始實行政府會計制度。該項制度必然要求醫院財務科室人員必須第一時間更新完善自身專業知識儲備,了解相關政策制度規章要求基礎上積極改進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確保醫院財務方能夠滿足當今新醫改背景下的時代發展需求。這個過程中對于醫院財務管理人員便必須重視日常工作中對財務軟件的掌握情況,確保財務核算準確性和時效性得到全面提升。明確財務科工作核心也是服務臨床與患者,必須周期性的安排相應科室員工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服務意識并在熟練掌握新醫改財務管理規章要求同時針對性學習服務用語等各分項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綜合業務水平;實施財務科室獎懲機制,減少甚至杜絕財務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因人工操作失誤而引發財務風險的問題,以此使醫院財務管理創新效果能夠完全達到預期,繼而使我國整個醫療行業能夠高效、穩定、快速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鄧桂玲.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創新性的分析.現代經濟信息, 2017(13).
2.周明志.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創新性研究.財經界,2016(9).
3.陳安琪.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創新及其措施研究.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1).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