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摘 要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企業管理實踐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預算的形式,企業可以對其整體的內部資源進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但目前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實踐中還不成熟。本文從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全面預算編制方法、執行控制與監督、預算評估和考核機制4個方面剖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法,為企業有效利用全面預算管理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實現企業戰略管理、提高企業價值提供依據。
關鍵詞 企業 全面預算管理 問題 對策
唐朝韓愈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孫子兵法《始計篇》曰:“多算勝,少算不勝,況無算乎?”由此可見預算的思維在我國由來已久。從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作為國家預算的典型表現開始,到現代企業管理中全面預算管理被廣泛地應用,預算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預算是企業戰略目標的年度細化,是以貨幣及數量形式反映的有關企業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對全部經營活動各項目標的行動計劃和相應措施。全面預算管理是以費用控制為基礎、以資金流量為重點、以目標利潤為導向、以風險防范為依托,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一種綜合性管理活動。全面預算的實施,首先要有明確的各級預算管理機構,明確其職責,確保預算管理實現自下而上的“分級管理、集中管控”。其次要有完善的預算制度體系,制定業務規范與費用標準,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從預算編制與調整到預算執行控制與考核等一系列的程序規范。另外,不斷完善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充分發揮全面預算的管理職能。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全過程、全方位及全員參與的預算管理,是信息社會對財務管理的客觀要求。市場環境變化莫測,及時把握信息、抓住機遇是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
第一,全面預算是企業戰略的細化形式,是對企業整體經營活動一系列有計劃的安排。它以企業發展規劃為導向,將責任細分落實,有利于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第二,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可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預算計劃過程和指標數據直接體現了企業使用資源的效率以及對各種資源的需求,是調度和分配企業資源的基礎依據。通過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平衡,企業可以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的安排和使用,避免資源的浪費和低效使用。
第三,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有效管理經營風險。準確、高效的全面預算可以初步揭示企業次年的經營情況,有助于企業發現可能面臨的問題與風險。根據預算結果,提早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規避與化解可能面臨的風險。
第四,全面預算可以為員工的績效評估提供標準、工具或指南。全面預算管理和考核、獎懲制度共同作用,可以激勵和約束各主體追求高收入增長和低成本費用,對市場環境的變化作出迅速有效的反應。
二、目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困境和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
企業沒有獨立的部門及組織體系負責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和考核,往往由財務部門兼任。由于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平行關系,部門間的配合程度較低。企業對全面預算管理的認識不夠,沒有全員意識,從企業管理層到各個部門都沒有擺正預算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位置。企業預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業務規范不完善,導致預算管理執行不到位。
(二)全面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
在確定預算目標時,企業多采用利潤增長率法和費用降低的百分比法,沒有仔細分析市場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也沒有結合企業戰略。預算目標設置不科學,最終導致預算與實際完成情況偏差較大。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只注重經營業績指標,忽視現金預算,現金預算的編制只完成了一個現金流量表。最終很可能導致資金安全風險、短缺風險,超出企業承受能力。另外,預算數據龐大,計算過程復雜,容易出現漏算、錯算的現象;因為對業務的經營過程不了解,只是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匯總,導致預算不準確。
(三)全面預算執行控制不力
“重編制、輕執行”是目前企業預算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全面預算目標制定后,未進行及時有效的跟蹤管理,預算編制完成,預算工作就基本結束了,預算執行只是走過場。預算執行較好的企業一般也主要注重對預算實際完成情況的控制,不注重預算過程控制。只是用簡單的財務數據來分析收入和利潤是否完成、成本費用是否超支,對異常情況沒有財務預警。
(四)全面預算管理考核與激勵未落到實處
在制定考核指標時,未綜合考慮各因素的可控性,預算差異無法追責至具體的責任主體。考核雖與獎懲掛鉤,給予認真完成預算的各主體合理的激勵,但未以整體利益為重,兼顧局部利益,存在責任部門過于強調本部門預算目標而忽視企業整體發展目標的情況。預算外事項的執行未納入預算考核范圍,導致考核不全面、激勵不到位。
三、解決全面預算管理存在問題的策略探討
(一)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1.建立權威的預算組織體系。全面預算管理的組織體系包括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和全面預算責任執行主體3個層次。各層次各司其職,確保預算從編制到執行、從監督到績效考核都有專門的部門及人員負責,以保證預算的效果,發揮預算的真正作用。
2.增強預算的全員意識。這需要從兩個層次抓起:首先,企業管理層必須認識到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一方面通過企業文化宣傳、培訓等方式使企業全體員工了解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加強制度管理,將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和個人。其次,各部門要認真對待全面預算,認識到自己的工作、業績考核與全面預算管理都密切相關,積極參與預算編制。
3.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企業應當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審批、監督、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從預算的編制部門及人員到預算的審核和監督,從預算的編制依據和方法到預算的控制和考核都應該有較詳細的制度規定。另外,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因此要提高預算的靈活性,不斷創新全面預算管理制度。
(二)夯實預算編制基礎,提高預算的準確性
首先,全面預算管理總體目標的確定要建立在企業戰略的基礎之上,以企業戰略和市場為導向,以往年經營情況為基礎。對上年預算績效評價結果不好的項目,扣減低效無效的支出事項,優化支出結構。總體目標確定后,分解為具體目標,采用零基預算和增量預算相結合的方法,提高預算的準確性。例如,對新增項目,須從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有效性和籌資合規性等方面進行評估論證,評估結果作為新增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從源頭推進績效管理和預算一體化。最終由預算管理委員會對預算進行審核和總體把握。其次,重視現金預算的編制。良好的資金循環是一個企業生存發展的命脈。如果資金鏈斷裂,嚴重的甚至會威脅企業的生存。資金預算必須分析項目運營,充分估計應收賬款回款率,衡量融資渠道,充分利用資金,而不至于因現金短缺使企業陷入困境。
(三)提升全面預算的執行力和控制力,強化企業監督機制
首先,在企業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可以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提高企業預算的執行力,促進預算管理目標的實現。牢固樹立預算法定意識,加強預算執行管理、硬化預算執行約束,切實維護企業預算的嚴肅性和約束力。
其次,細化落實預算安排,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只有基礎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證后續工作的質量,包括對員工在預算管理方面的培訓、預算管理目標的確定、原始數據的搜集和整理等。確保審核通過的預算得到順利執行,離不開企業的監管職能。例如,對企業發生的各項費用支出,借助財務軟件,實現預算執行動態監控,規范預算執行。對預算外的支出,嚴格按照相應的審批流程核準。
最后,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反饋機制,為全面預算管理活動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及資源,如制定預算報告制度,對預算執行差異及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溝通了解,深入分析原因,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
(四)完善預算評估和考核機制
健全的預算管理評價體系可以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質量,確保全面預算的執行效果。將績效管理貫穿預算編制始終,從“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3個維度加強預算績效管理。
一是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在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中,必須使每位員工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重視員工的激勵機制,推行預算管理的責任化、自主化。
二是打通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通過建立事前績效評估機制、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加強事中績效運行監控、開展事后績效評價和強化結果應用等措施,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績效管理閉環,將績效理念和要求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
三是逐步實現預算績效管理全覆蓋。預算執行結果必須與企業各部門的績效考核掛鉤,使企業整體為實現企業發展戰略而共同努力奮斗。在進行預算考核指標分析時,要關注預算內費用控制的情況,也要關注預算外費用發生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不能以為預算內的費用就可以隨便花、預算外的費用就不許花。預算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市場環境不斷修正,根據企業目標的實現情況不斷調整。
四、結語
全面預算的管理職能是企業內部管理控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國內外無數企業的錘煉與沉淀,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能幫助企業在競爭的路上走得更遠、更扎實。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現狀及全面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完善預算管理體系、夯實預算編制基礎、提升全面預算的執行力和控制力、完善預算評估和考核機制,使全面預算管理真正成為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的一把利刃,輔助企業前行。
(作者單位為中準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山東分所)
參考文獻
[1] 黃瑞娜,陳新國.業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困境與對策[J].企業管理,2016(12):109-111.
[2] 賈靜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商論,2019(02):158-159.
[3] 張永林.淺議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財會學習,2017(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