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靜
摘 要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進入平穩發展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企業在市場經濟下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這也對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財務分析的重要性也日益體現出來。只有建立在可靠的財務分析基礎上的經營決策才能稱之為科學決策,才能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和平穩發展,確保實現其經營目標。企業財務分析人員根據企業財務報表資料,通過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成長能力等方面進行分析,會為企業投資決策、融資決策、營運資金管理決策等提供科學依據。然而,實際工作中,受各種因素的限制,財務分析并未充分發揮其決策的支持作用?;诖?,本文在闡述財務分析的內容及方法的基礎上,對目前財務分析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時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本文認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財務分析的局限性、企業特點的限制、人為因素等。最后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具體包括優化財務分析的流程,保證其分析數據的準確性。本文對于提高財務分析的規范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財務分析 經營決策 財務報表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多,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地增大,企業在發展的浪潮中,隨時都有可能沉入海底,這就考驗企業經營的水平。財務分析可以幫助企業分析大數據從而提高企業決策的準確率,讓企業的營業額穩步上漲。財務分析可以有效地為企業經營指明發展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財務分析的內容與方法
(一)財務分析內容
財務分析內容包括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成長能力進行分析。盈利能力主要體現在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凈利率等。營運能力主要有應收賬款或存貨周轉率(天數)、營運資本周轉率(天數)、資產周轉率等。償債能力主要有營運資本、流動比率、速動與現金的流量比率、現金比率、公司財務資本的利潤、負債率、現金流量等。
(二)財務分析的方法
財務分析方法一般為: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相關分析方法。在分析和對比數據時,通常采用比較分析法,但一般該方法不會單獨使用,常常和比率分析法一起使用。主要是把同一類的項目進行多期的對比,繪制成折線圖,更直觀地體現數值的增減、速率的變化、趨勢的變化等。但是這兩種方法只能體現整體變化趨勢,無法分析單獨因素對整體的影響大小,這時候就要依靠第三種方法——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其實就是將影響整體變化的因素拆分開,對每個單獨的因素進行定性分析,精準地算出單個因素對整體變化的影響程度。
二、財務分析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作用
(一)財務分析為公司制定經營決策打下基礎
許多外界因素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影響。比如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市場匯率利率的變動等。這些因素都是人們不可預知的,都是隨時可能發生的,會給企業發展帶來許多困難。財務分析會根據成本和利潤的核算,分析得出建議,幫助企業采用合理的方式籌集資金。財務分析利用銷售部門提供的資料,分析比較當月銷量和營業額的變化,和前幾個月的歷史數據進行對比,通過顧客對產品信息的反饋,判斷產品的變化趨勢和市場同類產品的變化趨勢是否相同,之后由企業經營者來決定是否繼續生產和銷售該產品。財務分析讓企業經營者在做決定之前能有所依據,它利用數據分析總結出企業的優勢、找出企業發展存在的弊端,為企業優化流程、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樹立管理者的威信、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夯實基礎,所以企業管理者在工作中要足夠重視財務分析[3]。
良好的財務分析水平也會為企業經營管理決策打下基礎,這主要表現在處于不同行業的企業有不同的特征,處于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由于自身能力和市場地位不同,也具有不同的發展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想要謀取長遠的發展,就不能單純依靠市場經濟環境的走向,還需要結合自身發展的規律性和能力,才能在制定經營決策時不和現實脫節,對未來有深遠的認知。
(二)財務分析有利于企業財務計劃的制定和完善
企業首先通過財務分析的方法對生產與銷售、成本與利潤進行分析,總結經驗制定未來發展目標。工作開展一段時間后,要進行檢查,核查工作是否按計劃進行。由于企業中的財務分析的分析面廣泛,所以首先得確定目標以及行動計劃,然后根據行動計劃進行程序流程的實施直到財務的規劃與預算落地,并與階段性的財務報告、工作成果、結果預算進行比較,找差異,分析有差異的原因,對實際的工作結果進行評定,完善財務計劃,糾正偏差,從而實現企業的經濟目標,推動企業財務計劃的制定與完善。
(三)財務分析可以對經營結果進行評價
財務分析指標會對企業過去的財務情況進行反映,整體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則可以從整體上反映出企業的財務狀況,因此,優質的財務分析實質上是有利于對企業的財務決策結果進行評價的。企業當前的財務狀況實質上是過去經營決策和市場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對市場因素帶來的財務狀況變化進行剔除,則可以直接反映財務決策的結果。財務分析根據市場經濟數據制定出企業產品的預期指標。在產品經營一段時間后,財務人員會統計產品在這段時間內經營的數據。把分析得到的數據與之前的預期指標、產品同類的經營數據作對比,得出數據之間的差值,分析企業經營中的優勢與劣勢。制定出以后經營的方向和規劃,讓企業獲得更高的收益。
三、財務分析應用于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分析的局限性
從企業經營決策的過程中來看,財務分析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是財務分析的基礎數據的局限性。財務分析的基礎數據往往是企業財務報表,每個企業都有相應的財務報表的對應格式與編制要求,不同企業的財務編制要求與對應格式都不盡相同。此外,基礎數據的時效性也會因為政策、時期的影響呈現不同,因此,企業財務分析依據的數據時效性與可比性都有局限性。每個財務報表基礎數據的整理都與數據分析決策者的思路與習慣息息相關,很多時候會根據決策者的期望被人為滿足,使企業的財務分析基礎數據的可靠性、真實性與完整性存在一定的誤差,最終導致財務分析的局限性。
其次,財務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根據上一部分闡述的財務分析的方法,這些常用的分析方法的應用范圍都相對比較寬泛,但每個方法在使用的過程中給都有使用的局限性。例如,比較分析法,這種方法的分析核心在于它所規定的比較數據在口徑上要相同,不相同的數據之間不能進行比較;比率分析法要求基礎數據之間必須有一定的聯系;因素分析法更傾向于主觀方面的數據,往往主觀數據起到了絕對作用。以上的財務分析方法都是以歷史財務基礎數據為分析本體,若企業的經濟環境發生改變,則會導致分析結果出現誤差。另外財務分析方法的數據都是相關經濟數據,不能將經濟環境因素考慮進去,并且分析的技術比較守舊,預測企業未來發展的能力較差。
再次是企業財務分析標準的局限性。財務分析標準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分析結果上,因為分析的基礎數據只反映了企業的財務或經營方面,所以不能對企業的整體進行全面的分析[4],這也導致財務分析系統的嚴密程度不高,并且財務分析標準與分析人員的經驗息息相關,分析人員指定的評定標準不同,導致財務分析的標準也不同。
最后,財務分析人員業務能力也存在局限性。從財務分析的整體來看,財務分析是一項邏輯極其嚴密的工作,不光要按照財務評定標準進行計算,也需要對企業經濟環境下的每項標準進行邏輯分析,應用財務方面相關分析理論,進行合理的分析與預測。這就對財務分析人員的經驗、知識體系以及對財務數據的判斷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但實際上的企業財務人員的能力之間有差距,并沒有形成統一的分析標準,最終導致其業務能力的局限性。
(二)未考慮企業的特點
在企業業務的前期以及特殊時期的某些特殊指標和行業中的計算平均指標不一致,針對每月都有季節性因素或重大變化的公司,財務人員如果僅以單一方式進行各個月的數據分析,以點蓋面,則會直接導致分析的精度不高。由于市場經濟方面與行業特定要求的變化,會出現部分計劃外與預算外的支出,但傳統的分析過程中,財務人員不會將這些列為企業的特點進行分析,也不會進行特殊的整理。
(三)人為因素的影響
指標的基本特征是指標之間的關聯性和相互影響性。指標不能直接判斷結果是好是壞,太高和太低會使結果降低準確度。指標在不同時期有所不同,需要依靠評定的經驗進行分析。目前,許多公司的財務分析師的能力和經驗尚淺,并且企業高層管理者也沒有對財務分析有足夠的投入,甚至出現財務分析人員為了體現良好的財務數據而刻意修飾從而做出漂亮的財務數據以完成財務工作的情況,由于這種方式帶來的影響即為人為因素的局限。
四、解決財務分析應用問題的對策
(一)突破財務分析的局限性
在財務分析的全過程中,財務分析人員應該充分理解數據的背景、含義與價值,并運用數據信息的相關調整分析方法,及時對企業中的特殊數據進行特定的分析,這樣才可以使財務分析的標準與特定業務緊密聯系起來。財務分析要服務于企業所有部門的協調工作,數據要貫穿各個部門,并要求各企業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財務分析工作,使財務分析有一個暢通無阻的環境,從而增加財務分析工作基礎數據的來源,提高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制定財務報表時,需要數據收集部門添加文字說明,以提供更多相關的數據信息,這有助于財務分析過程中數據準確性的提高。企業必須構建和完善財務指標綜合分析系統,從公司戰略目標與運營特征的角度選定數據分析方法的,綜合更多先進的財務分析方法。在基礎的財務分析方法之外,還需要結合因素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進行分析,全面分析基礎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使財務分析的基礎數據實現“定性”、“定量”的統一,使公司的決策者能真正在企業的戰略方向上獲得有效的財務分析數據[5]。財務分析的表達方式也應盡可能地使用直觀、簡明的圖表結合的方式,更便于企業管理者理解。此外,財務分析報告應多添加相關的非財務類數據,使財務分析指標更加完整有效。
(二)衡量企業特點
財務分析也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調研行業整體的狀態,這些數據可以使公司了解整個行業的情況,了解當前經濟環境下行業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形態,掌握行業其他公司的位置和當前競爭形勢。財務分析也必須將公司同行現狀和商業模式的特點作為重點,分析確定公司財務指標發布的信息是否與之一致,評定人工調整異常情況,這不是簡單的財務分析相關的計算公式就能準確測算得到的結果,而是能影響到企業決策者的財務分析。
(三)降低人為因素影響
財務分析需要員工具有高水平的綜合能力。財務人員的專業性不光要體現在基礎的財務管理理論知識上,還必須對公司的發展未來目標以及相關業務有更加客觀的掌握,并且符合當前經濟環境下的國家政策以及行業的相關法規。所以,企業要加強財務人員的系統培訓,最好請財務分析公司以及專業經驗團隊來完成財務分析。企業要構架財務分析人才專業隊伍,從而使財務分析工作更加精準地服務于企業的管理人員,使企業的決策思路更加清晰。財務分析的精準度離不開準確的基礎數據,基礎數據的前提是要真實有效,所以財務人員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行核算工作與監督工作,進一步加強基礎數據的準確性。財務信息數據使專人負責,能大大加強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的風險、法律方面的意識,也使保證了企業長期、穩定、良性發展。財務分析技術手段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財務信息化也是目前大型企業進行企業管理的重要方式,所以企業在了解現代信息時代的同時,要對信息硬件、軟件有大力的投入,并引進相關的技術人才,構建企業大型財務數據庫,利用、整合財務分析的規則,并編制完整的材料。例如,可以應用大數據技術構建企業財務分析框架,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控制企業成本與相關費用,大大提高企業的營銷能力,真正做到企業管理模式的優化。
五、結語
本文根據財務分析的內容和方法探討了財務分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財務分析的流程、保證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讓財務分析規范化等解決財務分析應用問題的對策。企業財務分析工作是完全以歷史經營的數據為根據,科學化、合理化的分析問題的辦法,能精準地反映企業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的經營狀況和綜合實力,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無可替代的。精準地分析企業現今存在的弊端和發展的優勢,還能預判企業以后的發展方向和趨勢,給企業發展提出合理化、科學化的指導建議,決定了企業盈利情況。財務分析根據大量真實的數據,能讓企業盡可能地規避風險,讓企業能夠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新興的企業在不斷地增多,經營、營銷的方式在不斷地變化,企業們都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這時候財務工作肩負的責任將更加繁重,在做工作時應更加細心和認真,保證數據的準確性,不斷與市場接軌,保證分析的及時性,不斷要求自己進步,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提高企業的利潤率,讓企業實現更快、更好、更強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中汽知識產權投資運營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耿喜超.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0(02):99-101.
[2] 呂彥君.財務報表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的探討[J].中國市場,2019(36):157-158.
[3] 趙坤.談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J].納稅,2020,14(10):61-62.
[4] 歐陽紹文.淺析財務分析如何有效為中小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J].中國商論,2019(06):103-104.
[5] 達瑞胡.財務分析對企業經營決策的參考意義探析[J].管理觀察,2019(05):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