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林
摘 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全面預算管理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企業如果不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就很難在當今社會保持競爭力。在許多中小企業中,雖然預算管理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但是往往被視為一個純財務的概念,未能真正展現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效果。本文首先闡述了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從對全面預算的理解,編制、考核等方面著手,對中小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同時針對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對中小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 中小企業 全面預算管理
一、當前中小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各個企業只有經過事先充分的準備和計劃,才能在商戰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縱觀許多優秀企業,無不在一個健全的管理思想和系統下運行,他們懂得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針對企業的未來做好了周密的籌劃,并能科學、有效地執行這些計劃,最終使企業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實施預算管理,可以改變公司每個人的心智模式,讓其養成思考的習慣,提高思考的能力;可以控制過程的偏差,確保年初下達的目標可以實現,讓戰略落地,讓運營高效,讓績效雙贏。
二、中小企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預算的理解有偏差
所有預算都要進行量化,而且與資金密不可分,導致全面預算管理常常被狹隘地理解為財務預算,因此在很多中小企業中預算管理僅被納入財務部門的工作中。這樣的預算根本不能稱作全面預算管理。真正的全面預算管理必須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結合,而且要做到全員參與。如果預算僅是財務部門參與,一則會導致預算目標不準確,二則缺乏其他業務部門人員的參加,勢必帶來執行度不高的局面,其結果也不盡如人意。
(二)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
1.編制時間不合理。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沒有配備專門的預算編制人員。負責編制預算的人員往往還需要做其他工作,非常容易顧此失彼。有時候早已進入“陽春三月”,企業還在編制當年的預算,成了典型的“三邊預算”(邊設計、邊施工、邊預算),這樣顯然失去了預算管理的意義。
2.編制主體不合理。中小企業在編制預算時,很多時候都是財務部門編制,由于缺乏責任部門的參與,在執行預算的時候無法調動責任部門的積極性,甚至遭到責任部門的抵觸。也有企業是業務部門自行編制預算,這種方式下,業務部門必然偏向多要費用,少定責任,這樣的預算編制顯然會導致預算目標與企業總體目標不一致,不利于公司整體目標的實現。
3.預算編制方法不當。中小企業在編制預算時,常常選擇前三年的平均數作參考或者在其基礎上每個數據上浮一定比例。這在這種方式下,如果以前的數據本身存在問題,那么編制的預算必然不合理。
(三)預算調整的問題
大多數中小企業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出現較大偏差時,要么抱死原來的預算方案執行,超預算的業務一律關閉;要么輕易地改變預算。這兩種方式都太為極端,沒有深究預算偏差背后的成因,對企業的發展很不利。
(四)預算考核存在的問題
1.考核主體單一。許多中小企業都存在考核主體單一的情況。例如:有的企業僅將應收賬款作為財務人員的考核指標,有的企業僅將應收賬款作為銷售人員的考核指標。其實,這兩種考核方式都存在一定問題,因為應收賬款的背后是有多種原因的,可能是由于客戶資金存在問題,也可能是產品和服務本身存在瑕疵達不到合同要求,還有可能是相關責任人員未及時向客戶主張收款權利等。因此,忽略相關原因而只將某一指標作為單一主體考核,是非常缺乏科學性的。所以,設置考核主體的時候可以考慮關聯捆綁式考核。
2.過分強調預算的準確度。很多實行預算管理的企業會將預算準確率納入績效考核,如果過分強調考核預算準確度,就會形成“為了準確度而準確”。如業務部門在實際執行小于預算的時候突擊花錢,實際執行大于預算的時候停止做事。顯然,這樣的準確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反而偏離了預算的初衷,不利于企業業務的開展和長遠的發展,這也必然影響預算管理的效果。
3.獎勵預算節約額。很多企業將沒有用完的預算指標按照一定的比例獎勵給相應的業務部門,因為如果節約額度不獎勵,也不允許遞延到下一年度,業務部很有可能想方設法把預算指標花完,也為第二年搶指標打下基礎。所以,很多企業會采用對預算節約額發放獎金的方法。但是如果一律按照把節約出來的費用全部輕易地發給責任部門就會導致多報預算和該花的錢轉移用途,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
三、加強中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措施
(一)正確認識全面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作為一個體系,把公司的戰略、目標、計劃、運營、績效等各個環節都整合了進來,其實是公司層面的一個龐大系統工程,在管理與協調上的難度非常大。財務部門作為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僅憑一己之力,無論是從職權、職責還是能力來看,都無法獨立推動全面預算管理。只有把預算管理當成一把手工程,總經理成為預算管理的領頭人,親自把控預算管理的關鍵控制節點,才能很好地推動全面預算管理。
(二)要科學地編制預算
1.確定合理的預算編制時間。預算管理啟動時間的合理性主要取決于企業規模的大小、業務部門的多少以及外部環境的復雜程度。一般原則是,不宜早、不宜遲、不跨年。建議一般的企業從10月份開始啟動預算。預算編制的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導致參與人員疲憊,拖垮其積極性。時間也可晚一點啟動,但是盡量爭取在12月31日前將年度預算方案審批下發。有的企業在春節后預算方案才審批下來,這樣一來一季度的預算執行與控制就會出問題。
2.編制主體的確定。關于該誰來編制預算的問題,筆者認為是誰做事、誰花錢、誰編預算,因為業務部門最了解本部門的業務,又承擔著明確的目標和任務,最清楚實現目標和完成任務的資源需求,其編制的預算會更切合實際。財務部門可以配合其他業務部門提供數據資料但是不需要編制具體的業務單元預算,財務機構的作用在于組織、協調和平衡預算工作的過程和結果,保證預算目標可以實現。
3.選擇適當的預算編制方法。預算編制的方法有多種,對于剛開始實行全面預算的企業來說最好是選擇零基預算方法,零基預算法有助于企業剔除以往年度預算中的不合理因素。以零為基礎,以目標為起點,以業務路徑為依據,分析、判斷每筆支出的必要性與合理性,把重點放在預算項目投入產出效率的評估上。但是剛開始實施預算管理的企業,不宜全面鋪開零基預算法的編制方法,可以讓各個職能部門選擇一兩個重要項目嘗試采用零基預算法編制。考慮到編制者的能力和經驗,建議將采用零基預算方法編制出來的預算項目再結合以往年度的歷史數據做一次對比分析,對遺漏或疏忽的事項進行相應的補充和完善。
(三)適時調整預算
好的全面預算應該既有嚴肅性也應該有靈活性,當業務執行過程中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時,必須要進行預算的調整和修改。預算的調整要有一定的程序,業務部門可以隨意申請,但是管理部門絕不可以隨意審批。同時需要評價管理部門的預算管理業績,這樣就強化了管理部門的管理責任。公司在判斷預算調整的必要性時,還要做一個管理判斷:當初預算編制有沒有問題?如果預算編制有問題,要對編制質量追索責任;如果預算編制沒有問題,確實是環境變化所致,就要對業務部門把控環境變化而快速反應的能力和行為進行激勵。
(四)優化預算考核
1.設置多個考核主體。根據關聯程度的不同,可以把責任關聯區分為直接關聯和間接關聯。通常,把直接關聯的系數定為1,其他部門根據關聯程度設定相應的關聯系數。例如,某公司把應收賬款與銷售人員的關聯系數定為1,生產人員的關聯系數定為0.2,財務人員的關聯系數定為0.3,工程部人員的關聯系數定為0.4。如果年終考評,應收賬款控制達到預定目標,銷售人員獎勵100元,那么生產人員獎勵20元,財務人員獎勵30元,工程安裝人員獎勵40元。相反,如果績效有扣減,相關聯的部門也按相應系數扣減績效。這樣一來,相關聯的部門在無形之中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有利于公司整體目標的實現。
2.不刻意追求預算準確度。預算考核要兼顧內外環境和主客觀條件的變化,不能單純地拿預算數據與實際數據做比較。如果預算做得很好,預算執行也很到位,不考慮預算調整因素,一般來說預算準確率就會比較高。但是企業所處的環境是瞬息萬變的,我們應該鼓勵和提倡業務部門根據內外環境及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策略以應對變化。這樣一來,當實際數超過了預算數,在預算考核準確度指標面前業務人員就猶豫不決了,或者為了保持預算考核績效干脆放棄應對變化。其實,預算準確度根本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企業的整體利益才是目標。
3.以報告的形式來申請預算節約額。在預算考核時建議不要直接將獎勵預算節約額寫進相應條款,因為這樣可能導致相關部門搶指標或不做事。但如果確實是因為業務部門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能力有提升、方法有創新等得來的節約額還是需要獎勵的,不然就會挫傷業務部門的積極性。比如說銷售部門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以前都是傳統的投放方式,花錢多且效果不好。預算執行過程中,他們開闊眼界、切換思維,開始用互聯網的方式,通過新媒體傳播,不僅花錢少而且效果非常好,此時就可以鼓勵業務部門就預算節約額申報獎勵。我們提倡的是以報告的形式來申請。業務部門申報獎勵時,需要按公司要求說明預算節約額的成因,公司根據他們的申請報告,將當年的行動方案和以往年度的方案逐條對比,就能判斷出節約額是否是源自思路的調整、方法的創新。
四、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制造業與建筑業相結合的中小企業更是至關重要。因此,企業必須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針對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予以改進,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真正作用,以促進企業更長遠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四川麥克威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高坤.淺析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和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7(03):155.
[2] 董桂菊.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全國流通經濟,2017(0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