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方
摘 要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緊跟時代的趨勢,積極實施業財融合。通過財務端和業務端的緊密結合,能夠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促進企業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醫療器械行業企業在業財融合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業財融合的效果。本文對醫療器械企業實施業財融合的重要作用進行闡述,對目前業財融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醫療器械企業 業財融合 財務管理
一、醫療器械企業業財融合的重要作用
據《證券日報》報道,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增速約為15%,但在2萬家左右的醫療器械企業中,只有2000多家達到了一定規模,因此目前我國醫療器械企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業財融合對醫療器械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首先,在企業的組織方面,業財融合強調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因此能夠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集約化程度。
其次,在業務開展模式方面,業財融合十分注重財務與業務的溝通與對接,使財務能夠及時了解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有關信息,例如通過與業務的溝通,能夠及時了解業務成本信息,以加強對成本的管理,業務層面也能夠通過與財務的溝通進一步了解財務方面的要求,改善工作中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因此業財融合能夠進一步提高財務信息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提升財務工作的效率。
最后,財務人員已經不再只專注于賬務核算與處理工作,更多是要求財務人員走到業務前端,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根據實際的業務情況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工作融入業財融合的理念之后,已不再是以往的事后管理模式,而是更加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模式。
(二)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業財融合模式下,要求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保持緊密的協作,及時傳遞業務開展所需的信息數據,因此業財融合下的信息數據具有更強的時效性,財務部門能夠針對業務部門傳遞過來的信息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及時地將企業的財務信息傳遞給管理層。此外,業財融合模式下,財務部門的管控范圍已經不僅限于生產環節,而是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因此財務人員能夠更好地對成本進行分析與管控,對企業的資源配置提出更好的建議,以便管理層制定出更加科學有利的決策,提高經營戰略的科學性,進而促進企業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
(三)提升財務風險管控能力
業財融合要求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加強聯系,打通部門之間的溝通壁壘,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實現共享,加上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進一步提高信息的傳遞速度及信息處理能力,有利于財務人員在工作中及時識別出企業存在的風險及薄弱之處,并采取措施將風險控制在企業能夠接受的范圍內,向管理層提出改善的意見,提升財務風險管理水平。
二、醫療器械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主要問題
業財融合在醫療器械行業的推行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實務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做到“對癥下藥”,才能夠真正地收獲業財融合帶來的好處。
(一)對業財融合的認識不足
目前許多人對業財融合的認識不足,許多醫療器械企業的管理層不是財務專業出身,在財務管理方面更多是關注企業的資產、成本、稅務等具體板塊業務,關注績效的提升,對新興的財務管理方法模式缺乏深入的研究,對業財融合的認識不足,缺乏具體的規劃與管理要求,因此在推行業財融合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與科學性。
業財人員對業財融合的理解及認同度不足。一方面是業務人員對業財融合的認識不足,更多關注的是醫療器械的生產、研發及銷售等環節的工作,對財務管理方面的認識非常少,對業財融合這樣的新理念及其重要性更是缺乏認識,同時也缺乏主動了解的意識,這將對業財融合的進度及效果產生不利的影響。
另一方面,財務人員對實施業財融合的具體要求的認識不足,不清楚該如何融入業務、如何平衡好業財之間的關系,這是對業財融合的內涵認識不足導致的,使得財務人員在業財融合的工作中缺乏清晰的工作思路。
(二)業務與財務之間未實現較好的協作
目前業財之間尚未實現較好的協作,原因主要是各業務部門人員都有自己的專業領域,有各自的側重點,例如醫療器械企業的研發部門更多是關注如何進行產品的研發升級,生產部門更多是關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成本,而銷售部門關注的是如何提高銷量,對于與財務部門的合作,不清楚該如何溝通與協作,對財務部門的認識也較為傳統。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不論是心理上還是專業上,都存在一定的難度。
財務人員要深入業務一線,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業務部門的人員溝通,這對財務人員溝通素養的要求較高。而傳統的財務人員更多是專注于核算工作,要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業務人員輸出信息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業財融合要求部門之間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但目前醫療器械企業的業財部門缺乏長期的合作與協調、良好的溝通基礎和溝通素養,因此業財融合的效率不高。
(三)信息溝通機制不完善
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協作要以完善的溝通機制為依托。但目前許多醫療器械企業的組織結構尚未實現較好的扁平化,信息傳遞的效率不高。此外,當前醫療器械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變化莫測,信息的膨脹爆炸提高了對信息傳遞和溝通能力的要求,這往往需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建立信息化的溝通管理平臺,才能更好地收集、傳遞、處理信息,但建立信息管理平臺的成本較高,對中小型醫療器械企業來說是一筆較高的支出,且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端口不一致,阻礙了信息溝通的效率提升。
(四)業財融合績效管理制度不完善
業財融合是一種較為先進的管理模式,在實施初期由于業務熟練度、人員的理解度和認同度等方面的因素,難以提高業財融合的效率。因此,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來加以引導與約束,以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提高雙方的積極性。目前在業財融合方面的制度,更多是涉及業務流程方面的管理制度,業財融合績效管理制度方面的建立和完善還存在滯后性。
(五)缺乏專業的業財融合人才隊伍
業財融合的實施,需要財務人員具備更強的復合型能力,而傳統的核算工作已經逐漸交由財務軟件自動化處理,大大提高了核算工作的效率,節約了時間,因此財務人員在業財融合工作中,更多是需要具備戰略性的思維。目前大部分財務人員尚未實現轉型,仍關注傳統的核算工作,因此在業財融合的工作中,往往難以把握工作的重點、獲取有用的信息。
三、促進醫療器械企業業財融合的策略建議
業財融合打破了各部門以往各自為政的現象,要求業財雙方緊密溝通與協作。但溝通是一門藝術,并且各自專業領域不同,增加了業財融合的難度。上文對目前醫療器械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以下是對這些問題提出的具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建議:
(一)深化業財融合內涵,樹立正確認識
管理層要主動了解并認識業財融合的內涵和相應的管理方式,才能站在管理的角度對業財融合提出合理的管理要求和方式,制定合理的業財融合管理制度,避免出現“瞎指揮”的現象。業務人員要放下心中對財務部門及財務人員的畏懼心理,認識到自身部門工作與財務部門之間的聯系,積極主動地了解業財融合的內涵,了解如何與財務部門溝通。財務人員需要進一步了解學習業財融合的內涵,了解如何就醫療器械行業的特點開展業財融合工作。
(二)部門之間緊密合作,提升協作水平
業財融合的效率與業財部門之間的協作水平緊密相關,雖然許多醫療器械企業的業財部門之間缺乏長期的通力協作的經驗,但在業財融合的理念及引導下,業財部門雙方之間可以從現在開始努力,積極參與業財融合工作,雙方保持緊密的聯系。可以通過茶話會、部門會議等方式,提出雙方融合時存在的問題和改善建議,例如業務部門人員可以通過上述方式向財務部門人員及管理層提出本部門在工作中存在的疑問,財務部門人員也可以利用這種方式傳遞本部門的需求,向業務人員講解基礎的財務方面的概念及知識,以提高后續工作中的溝通效率,減少雙方的溝通障礙。
(三)完善信息溝通機制,強化信息溝通
首先,企業要進一步完善組織結構,減少信息傳遞的時間。其次,要明確部門之間如何進行溝通,明確信息傳遞的節點,既要實現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又要保證信息傳遞的流程節點遵循內部控制要求。最后,要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中型企業或大型企業可以引進或自行開發信息交流軟件、平臺,實現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數據交換,提升信息傳遞的時效性、準確性與完整性。而小型企業無法承受過高的信息化建設成本,可以引進成本相對較低的管理系統,加強信息的傳遞與處理,否則難以提升管理效率、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與中大型企業之間的差距會更大,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四)完善績效管理制度,強化績效管理
建立完善的業財融合績效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確業財融合的工作內容,明確業財雙方的職責與要求,使雙方能夠在制度的引導下開展工作。其次要根據業財融合的具體要求制定績效評價的標準,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使業財人員明確工作的重點以及工作要達到的效果。最后是要制定合理的獎懲機制和監督機制,對業財人員形成一定的約束與激勵,避免因為業財融合工作中存在的困難而產生消極懈怠的心理,同時結合監督機制,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五)加強業務團隊建設,提升業務水平
目前業財融合工作存在的問題之一是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還需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訓,一方面要通過專業的培訓促進財務人員盡快向復合型人才轉型,另一方面要注重向業務人員傳輸基本的財務知識,使他們了解自身部門的財務信息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對雙方的引導與培訓,加強雙方的溝通與協作,打造專業的業財融合團隊,才能提高業財融合工作的效率。
(作者單位為上海德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李翌.關于制造企業業財融合的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9):2-3.
[2] 張欣欣.業財融合視角下 S 制造企業成本管理研究[J].品牌研究,2019(19):29-31.
[3] 黃小燕.對醫藥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的思考[J].財會學習,2020(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