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琦 長謠 張禹
近日,美國留學生簽證新規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該新規從頒布到撤銷,只有不到10天的時間。在在這場美國高校與政府的博弈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國際學生在美國高等教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眾所周知,國際學生在美國高校學生群體中占據很大的比重。據路透社統計,美國高校約有超100萬國際學生,人數占高等教育人口的5.5%。國際學生是美國各高校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也有助于促進美國經濟。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8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總體貢獻450億美元。
然而,近期美國政府頒布的一項留學生簽證新規卻讓很多國際學生感到寒心。在眾多高校、州以及大量國際學生的反對聲音中,這項不得民心的新規最終以撤銷收場。《留學》記者整理了新規從發布到撤銷的一系列經過,帶領讀者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
美國發布簽證新規
留學生若只上網課或被要求離境
當地時間7月6日,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在其官網發布通知稱,由于疫情大流行,“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SEVP)修改了留學生秋季網課臨時簽證入境政策。通知表示,如果國際學生就讀的美國高校在2020年9月選擇繼續網上授課,那么美國國務院將不會給這些學生發放入境簽證,海關與邊境保衛局不會允許這些學生入境,目前身處美國的國際學生也需要立即離境,或轉至當面授課的高校就讀。
ICE指出,國際學生如不遵守此規定,將面臨一系列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啟動遣返程序。ICE還要求美國高校和國際學生在10天內,向學生和交流訪問者信息系統更新2020年9月份開學后的課程信息,是采取網上教學、現場教學還是兩者相結合模式。
通知稱,持有F1簽證的學生,如果所在學校采取面對面授課的方式,將繼續按照此前的現行規定執行,學生最多只能選擇一門或是3個學分的網課。此外,持有F1簽證的學生,如果所在學校采取網課和面對面授課的混合教學模式,學生可選擇多于一門或3個學分的網課,但同時學校必須向“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項目”提供采取混合教學模式的證明。而對于要在美國進行英語培訓的F1簽證學生或是要完成職業學位的M1簽證學生,通知規定,任何網課都不允許參加。
成千上萬的國際學生將受影響
簽證新規引發批評浪潮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指出,包括哈佛大學在內的眾多高校,已經決定在2020年9月份開學后繼續采取網絡授課的形式,美國政府的這項新規定將影響成千上萬的國際學生,他們繳納了昂貴的大學學費,卻不得不返回自己的國家上網課。
當地時間7月6日,美國白宮請愿網站上出現了一項有關留學新規的請愿,要求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ICE)撤回相關決定,并列出了以下幾點理由:美國大學可能因此過早開始面對面授課,導致疫情風險升高;國際留學生每年為美國經濟貢獻41億美元,很多學校和研究項目需要這筆資金;理工系公司需要國際人才。該請愿需要在8月5日前募得最低10萬個簽名,然而,截至當地時間8日晚,不到三天時間內該請愿已經募集到了超過23萬個簽名。很多國際留學生和相關團體通過社交媒體進行轉發,呼吁民眾參與簽名并提供幫助。
據報道,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就讀研究生的瓦萊里亞·門諾拉說:“不確定性太大了,這令人非常沮喪。如果我必須回墨西哥,我可以回去,但是許多國際學生并不 能。”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教育委員會主席泰德·米切爾(Ted Mitchell)稱這一新規“令人震驚”,且弊大于利。他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在目前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這一新規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該委員會副主席布拉德·法恩斯沃思(Brad Farnsworth)則表示,他擔心2020年下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法好轉甚至會惡化,那時大學為確保學生安全,或許會將所有課程轉為線上教學。他認為,這項新規只會造成更多混亂和更多不確定性。
美國兩黨政策中心移民和跨境政策負責人特蕾莎·卡迪納爾·布朗(Theresa Cardinal Brown)表示,“更大的問題是,一些國家還存在國際旅行禁令,這對許多不能繼續留在美國的留學生來說,回國是個難題。”
中國外交部也對美國留學生簽證新規作出了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7日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趙立堅對此事件的看法,趙立堅表示,中方正密切關注美方政策有關動向,將全力保護中國在美留學生的合法權益。
哈佛和麻省理工起訴美國政府
當地時間7月8日,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宣布,在波士頓聯邦法院向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和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提起訴訟,尋求臨時限制令,以阻止其執行聯邦政府關于禁止參加在線課程的國際學生留在美國的規定。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請求聯邦法院叫停這一留學生簽證新規,認為新規無正當理由、未經公眾評議且考慮不周,違反了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在訴狀中表示,正常情況下,國際學生須到校上課。但美國政府2020年3月明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致使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國際學生可以在線學習;“緊急狀態存續期間”施行相關簽證豁免政策。美國高校均據此規定安排秋季學期課程。目前,“國家緊急狀態”并未結束,美國政府突然取消現行規定是“武斷、任性和濫用自由裁量權”。
哈佛大學校長巴科在給師生的一封郵件中寫道,“這個規定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就下達,其殘酷性已不僅只是草率。我們認為,ICE規定是不良的公共政策,這是非法的。”巴科稱,學校將積極處理此案,以便該校及全國的國際學生能繼續學習而不受驅逐出境的威脅。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瑞夫在通知師生的信中強調,該校絕對歡迎國際學生。他說:“麻省理工學院的優勢是人——無論來自何方。”瑞夫還告知國際學生,學校不僅會采取法律手段,而且會與他們保持密切聯 系。
白宮回應哈佛起訴美國政府:
參與線上課程為何需要簽證?
面對哈佛與麻省理工的訴訟,白宮新聞秘書麥肯內妮回應稱,參與線上課程并不能獲得簽證,所以參加線上課并不需要簽證,國際留學生應起訴他們的學校,而不是聯邦政府。
7月8日,在白宮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有數所大學質疑最新簽證政策,非參與線下授課的外國學生無法獲得簽證,這個政策是否是向那些認為全面開放尚有風險的大學施壓?麥肯內妮表示,“我認為這個政策不言自明。比如說,你上了鳳凰城大學的線上課程,并不能獲得簽證。所以參加線上課程為什么需要簽證?我知道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在起訴,雖然包括了我的母校,但我覺得更應該提起訴訟的,是支付了全額學費卻無法參加線下授課的學生。”
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副部長庫奇內利(Kenneth T Cuccinelli)則表示,政府為國際學生提供了比過去更大的靈活性。過去,他們要保留簽證,只能參加一門在線課程;現在,他們可以上更多的網課,只要所上的一些課程是面對面進行的。庫奇內利說:“如果他們不是要成為學生,或者要百分百上網課,那么他們來這里就沒有道理了。他們應該回家,等學校開放校園后再回來。”
美國眾多高校加入訴訟隊伍
據報道,麻省理工學院網站介紹,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帶頭提起訴訟后,擁有4萬多名國際學生的公立加州大學系統,以及普林斯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私立名校或向法院提交支持兩校訴訟的法律文件,或自行提起訴訟。
美國高等教育和移民校長聯盟10日發表聲明說,該聯盟180所高校會員聯合向法院提交了支持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訴訟的法律文件。聲明稱,在高校已投入大量資源規劃秋季課程后,聯邦政府不事先通知就武斷出臺新規,給高校和國際學生帶來沉重負擔。
該聯盟執行主任費爾德布盧姆在聲明中說:“美國政府的留學生簽證新規會嚴重影響國際學生學習,使美國變得更糟”。她表示,如此之多的美國高校公開發聲,表明高教界廣泛支持國際學生,重視他們為美國高校所作的巨大貢獻。
伊利諾伊理工學院院長克朗布在聲明中說:“我對(美國)政府采取這一舉措的時機、動機和實質內容深感擔憂。”三一大學校長安德森表示,簽證新規不明智且危險,必須予以廢除。
當地時間7月8日,全美留學生最多的學府之一南加州大學,也宣布支持訴訟。南加大校長福爾特(Carol Folt)8日在社交網站連發三條推文,以示支持訴訟,并表示南加大還會“積極考慮所有其他法律選擇”,同時將“與地區國會代表和其他立法部門及人員,共同應對這個非常錯誤的決定”。同時南加州大學還表示,目前正在緊急制訂秋季學習課程,鑒于提供的課程非常豐富,無論是面對面授課的還是網絡在線學習,都能夠保證國際留學生根據需要,安全放心地安排學習計劃。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也對美國政府提起訴訟,試圖阻止其有關讓完全接受線上課程的國際學生離開美國的決定。據報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于10日在哥倫比亞特區的聯邦法院對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提起了訴訟。該大學稱,該機構的決定“完全顛覆了”該大學秋季學期開放計劃。據報道,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招收了大約5000名國際學生。該學校計劃開設包括面授及在線課程在內的混合課程,并打算在感恩節假期后改成完全在線課程。該大學稱,“這種突然流離失所的不利后果,對經濟和個人都造成了破壞。”
美國大學公開支持國際學生
很多美國高校公開表示支持國際學生。得克薩斯大學埃爾帕索大學(El Paso)宣布提供面對面和在線課程混合的形式,它將與1400多名國際學生合作,“以便他們的課程安排符合聯邦要求”,并且他們可以繼續向學位方向發展。
哥倫比亞大學7日表示,2020年秋季將主要邀請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本科生回校園,以保證社交間隔距離,如果春季仍有必要保持低密度環境,那么屆時將邀請大部分三年級和四年級學生回到校園。幾乎所有的課程都將有一個在線選項,有些課程還允許面對面的教學。哥倫比亞校長李·卡羅爾·布林格說,學校將嘗試混合課程,以方便國際學生。“我們希望我們的國際學生能夠在這里完成學業,如果可能的話。”他說。在給大學社區的一份說明中,布林格呼吁學生和教職員工“強烈反對”移民政策,他說這些政策正在損害學校,包括周一的新規定和最近的一系列限制政策。他寫道:“對推動這些政策的破壞性和站不住腳的目的我們都不陌生了,對全國學術機構造成的損害也太熟悉 了。”
斯坦福大學校長拉文(Marc Tessier-Lavigne)指出,校方正努力收集相關信息,并致力于幫助國際學生留在境內,目前校方尚未提出具體方案。但是已有學生發起聯署,要求校方提供四分之三的實體課程,目前已有3000多人參與。聯署書內容提到,ICE這項嚴厲且不歡迎國際學生的政策,等同于攻擊校園內杰出的國際學生與學者,這項政策同樣也傷害了整個斯坦福校園。聯署書要求,如果斯坦福大學下學期仍采取網絡上課模式,至少要替國際學生開出部分實體課程,讓國際學生可以獲得簽證資格。學生要求斯坦福大學與ICE合作,讓那些現在沒有辦法立即回到校園的國際學生,仍保有簽證身份。聯署書提到,身為國際學生,可以看到斯坦福大學在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以及面對政府仇外心理時,能采取正確的措施,幫助國際社會,希望校方也能以同樣的態度,關懷并幫助國際學生。斯坦福大學學生會發表聲明指出,支持國際學生聯署書,國際學生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我們校園的重要成員。
拉文指出,校方還在努力收集更多信息,也將與其他大學、全國性協會合作,了解如何應對新的規定,同時也將敦促聯邦政府重新考慮新規定。斯坦福大學貝泰(Bechtel)國際中心執行主任布塔尼(ShaliniBhutani)表示,現在的重點工作是分析國土安全部(DHS)的指南,以利于提供給學生更準確、即時的資訊,國際中心將致力于支持校內國際學生。
美國多個州起訴特朗普政府
反對國際學生簽證新規
7月9日,美國加州司法部門表示,將因國際學生新規起訴白宮,加州也將成為第一個因該規定起訴白宮的州。加州司法部門稱,該州國際學生比其他州多,簽證新規將對加州造成巨大影響。加州司法部長貝賽拉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這項規定武斷,不僅對學生上學造成風險,而且也將學生的健康也置于危險之中。這是加州第86次對特朗普政府進行法律行動。
當地時間7月13日,美國17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首都華盛頓)起訴特朗普政府,反對國際學生簽證新規。據報道,該訴訟請求停止整個新規生效。訴訟稱,新規定對美國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害,因為它阻止了數以萬計的國際學生來美國定居,也阻止了他們在科學、技術、醫療保健、商業和金融、教育等領域找到工作。
馬薩諸塞州檢察總長毛拉希利(Maura Healey)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在美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而這在此期間驅逐國際學生是“殘忍、突然和非法行動”。她還指出,特朗普政府未考慮到學校調整計劃和認證學生的巨大成本和行政負擔。希利說:“特朗普政府甚至沒有試圖解釋這一毫無意義的規定的依據,這一規定迫使學校在繼續招收國際學生和保護校園的健康和安全之間作出選擇。”
訴訟認為,政府頒布新規的方式違反了《行政程序法》。訴訟指出,參加起訴的地區共有1124所大學與學院,在2019年總共招收國際學生37.3萬人,為當年經濟貢獻超140億美元。
13日當天,許多大學生在波士頓的州議會大廈外舉行了抗議集會。波士頓與洛杉磯聯合其他24個美國城市也提交了聲明,支持這項針對留學生新規的訴訟。另外,包括波士頓大學在內的數十所大學對此表示支持。多數學校認為,新規“真正的動機與確保學生參加‘完整的學習課程或保護學生簽證計劃的完整性無關”,相反,其目的是“鼓勵學校重新開放”。
鬧劇收場:
美政府同意撤銷留學生簽證新規
在留學生簽證新規發布后,迫于輿論反對的壓力,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曾一度對該新政進行了部分修改。修改后的規則如下:身在美國境內的國際留學生,不能全部選擇上網課;身在美國境外的國際留學生,可以在當地選擇上網課;沒有回美國返校,但仍上網課的學生,學生身份仍然有效,只需要在SEVIS中保持激活狀態。
這項修改意味著大部分秋季開學和入學的國際學生不會因為無法赴美而失去學生身份,但是已經在美國的國際學生仍然面臨可能被驅逐出境的風險,除非其所在學校能提供至少一門線下課程。
在簽證新規修改之后,反對的浪潮并未平息,而是愈演愈烈。當地時間14日,在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起訴美國政府的留學生簽證新規案開庭前,波士頓聯邦地區法院法官伯勒斯宣布,美國政府已同意撤銷此前發布的留學生簽證新規。伯勒斯當日與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政府的律師一起參加了在線聽證會。他表示,訴訟雙方已達成解決方案——政府將撤銷留學生簽證新規,并恢復春季發布的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際學生在線學習的指導意見。
這一消息宣布后,美國多所大學校長對此表示了歡迎。
南加大校長卡羅爾·福爾特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對于我們的國際學生和整個高等教育而言,這是令人激動的勝利。我為南加州大學和全國各地的同事感到自豪。”
普林斯頓大學也在回應中稱,歡迎聯邦政府撤銷留學生禁令的決定。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博林格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由于來自高等教育界及其他地方的壓倒性反對,成千上萬的國際學生免于這種不明智的政府政策可能帶來的破壞性后果。”
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科在致全校師生員工的信中說,新規的撤銷對哈佛大學來說是一個重大勝利,新規擾亂了整個美國高等教育系統,把無數國際學生置于危險之中,試圖強迫學校在保護全校師生員工健康和保障留學生受教育權利之間作出選擇,“我們拒絕作出這種錯誤且危險的選擇”。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賴夫發表聲明稱,相關案件充分表明,新規“關系到真實的生命,可能造成真正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