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舞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表演特征的培養能更好地體現古典舞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美感。本文分析了古典舞表演中表現特征的重要性。應改變某些教學策略,以適應當今快速發展的環境,從而大大提高大學生學習中國古典舞的積極性,為進一步推進高校中國古典舞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古典舞教學;培養途徑;表演特質
一、中國古典舞的基本特點
中國古典舞主要是指在傳統民間舞蹈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編排、加工和創作而形成的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舞蹈形式。中國古典舞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舞者表演過程中表現出典型的中國傳統文化特征,同時也要求舞者身體各部位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從而完美地展現舞蹈動作。中國古典舞的動作要剛柔并有節奏感。只有將舞蹈者的身體風格和節奏有機地結合起來,中國古典舞蹈的審美本質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現。再加上傳統音樂的背景,古典舞蹈獨特的身體魅力和精神被徹底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形與神高度融合的審美藝術。
二、古典舞表演中的表演特質特點
(?一)?情感性
表演特征是情感傳達的重要窗口。中國古典舞表演蘊涵著深刻的思想情感內涵。中國古典舞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必須注意充分發揮中國古典舞作品所蘊含的情感,從而塑造中國古典舞作品的靈魂。中國古典舞表演者會利用表演特征來完成表達藝術情感的過程,通過表演特征來表達中國古典舞的一些情感特征。此外,借助表演特點,有助于中國古典舞藝術被觀眾更廣泛地理解和接受,吸引更多的人。中國古典舞蹈演員必須更加注意使用性能特征,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從內到外,從外到內,然后意識到真正的結合性能的內部和外部形象的幫助下性能特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創建一個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這樣,中國古典舞表演者才能準確地傳達和體現形式與精神的關系,真正突出舞蹈的藝術感染力,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實現中國古典舞藝術形式的升華。
(二)?多樣性
由于每個舞者的表演特質不同,即使在相同的中國古典舞表演中,最終展現出來的舞蹈形式也是不同的。在中國古典舞表演中,表演特質是表演者塑造作品藝術形象的重要手段,表演特質往往會反映出一定的多樣性特征,或表現出率真、誠實,或表現出興奮、歡樂,或表現出孤獨、寂寞。所以,想要提高中國古典舞的表演效果,還應該關注多樣性的表演特質,從而吸引觀眾,贏得觀眾的喜愛,并不斷發展中國古典舞的表演。可以看出,只有更關注表演特質在中國古典舞中的運用,積極探索學生表演特質的培養方法,并且以一個合理的方式來運用表演特質表達,在促進古典舞良好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也能夠更加突出古典舞的藝術價值。
三、中國古典舞教學培養學生表演特質的培養策略
(一)滲透中國傳統舞蹈文化,營造表演特質培養氛圍
對于中國古典舞的表演而言,舞蹈既要有舞蹈的形式和精神,又要有扎實的舞蹈基礎,還要對舞蹈中所蘊含的情感有深刻的理解。古典舞蘊含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要深刻理解中國古典舞的深層內涵,學生就要了解中國古典舞的創作背景。有鑒于此,在高校中國古典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自覺滲透古典舞蹈文化,詳細講解中國古典舞的文化背景,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古典舞的內涵和藝術價值。
(二)合理使用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表演特質
目前,大學生的中國古典舞表演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中國古典舞的內涵沒有深入的了解,這主要是由于學生的知識和經驗有限。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表現特征的培養,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創造力、觀察力、感受力等。例如,在舞蹈情感的培養方面,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基本舞蹈動作,引導學生對獨特的舞蹈有一個個人的感知,使他們充分表現出自己對舞蹈的感知和情感。在培養想象能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舞蹈與學習生活中的常見事物結合起來,將想象融入到舞蹈動作中,不僅能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古典舞的內在魅力,還能增強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培養學生的性能特征,我們不僅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五個能力,還引導學生感受生活,擴大他們的視野在生活實踐中,引導學生感受古典舞蹈的意義和情感從多個視角,進一步加強學生綜合素養跳舞。
四、結語:
中國古典舞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在中國古典舞的表演過程中,舞者的表演特點將直接影響到舞蹈表演的成功與否。可見,高校古典舞教學必須注重學生表演特色的培養,提高中國古典舞教學水平,向社會輸送更多的中國古典舞人才。
參考文獻
[1] 文科.淺談高職院校古典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表演特質[J].教育,2017( 1) : 00252.
[2] 楊帆.論高校舞蹈教學中舞蹈表現力的培養經驗分析[J].北方音樂,2017,37( 11) : 235.
[3]雷冰琦.高校古典舞教學中學生表演特質的培養方法探究[J].戲劇之家,2018(15):169-170.
作者簡介:曾錚,1980年出生,男,漢族,籍貫陜西,碩士研究生,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中國古典舞